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研小白如何学习论文框架?

2024/7/15 14:53:28  阅读:19 发布者:

一篇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它的正文。没有正文,论文也就不算是什么论文了。然而,这个正文又是一篇论文各个构成要素之中最不重要的那个。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诡异,也较具讽刺意味,可是想想看,一篇论文被我们关注最多、最能引起我们兴趣的,往往不是正文。我们会因为论文的标题足够吸引人而把它从数据库下载下来,会通过关键词检索来找到论文,会认真阅读论文的摘要,也会对支撑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感兴趣,甚至我们还会被一个注释所吸引,陷入沉思。所以说来说去,反倒是论文的正文,成为最不重要的那个部分。

尽管如此,我们又必须承认,论文的正文又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刚才提到的论文其他部分,或是从正文中提炼、升华和派生出来的,或是为支撑正文中的观点和结论而存在的。而且实实在在地说,如果没有存在于正文之中的那些缜密而严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论述过程,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就成了皇帝的新衣,参考文献和注释就成了漂亮的花瓶,而那些高大上的观点和结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这节内容算是框架设计模块的一个总论。打算整体介绍一下论文正文写作中的框架设计问题。

所谓论文正文的框架设计,也就是一篇论文以怎样的结构来搭建自己的研究框架,并把这一研究框架落实在论文的谋篇布局之中,体现在论文的各级标题和具体行文之中。

从最具通约意义的理想类型来讲,一篇论文的框架结构主要有三种:总分总结构、三段论结构和并列式结构。

第一种是总分总结构。

拥有这类框架结构的论文,一般会在开篇时直接进入的部分,可以是做一个整体的说明或描述,呈现一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介绍一类观点,等等,以这个内容作为全文的总起。

然后,进入的部分,对前面的这个现象、问题或者观点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与论述。在这些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论文往往会提出一系列或并列或递进的分论点,然后就这些分论点逐一展开论证。

最后,就到了论文的第二个的部分,一般是要回顾研究议题,对论文中提出的各个分论点进行总结,概括和归纳论文研究结论,也包括对于研究前景的瞻望,算是全文的一个总结。

如果用一个简洁的文字公式来表示,可以把总分总结构概括为:总起+分论1/分论2/分论3……+总结。

第二种是三段论结构。

即论文以或明显或隐含的三段论结构来进行框架设计。从表现形式上看,又可以把三段论结构细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类型之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这种结构三段论的第一部分,一般会在文章的开头说明一下论文选题的缘起或由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当然也可以是把这个问题在开篇时就细化一下,点出来几个问题构成一个问题链。之后,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开始对这个或者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是从现象描述、现状评估进入到原因剖析,通过规范研究来分析梳理这个或者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原因和症结之所在了,就开始进入到论文的第三部分,通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路径选择等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类型之二: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实验)+证实/证伪

这种结构的三段论在实验学科和偏重量化分析的研究之中多有运用。比如在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学科/专业方向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实验方案/调查问卷/田野工作的设计和实施来获取数据或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分析,证实或证伪假设。这类论文一般是在文章的开头基于一些现象或问题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相关假设,然后通过对于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的方式来对这个/这些假设进行验证,验证成立即被证实,反之则被证伪。通常在证实或者证伪的结论之后,再进行一些相关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结尾。

类型之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这种结构的三段论和前面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照着来谈可能更容易说得清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围绕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问题链来作为论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的,这里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则是围绕着一个概念或者核心议题,从本体论的角度入手来展开研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三段论的问题意识更加明显,一般是指向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一般也会落实在应用对策层面,是一种应用对策型研究;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类型的三段论则更倾向于理论问题,更注重思辨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属于一种基础理论型研究。

第三种是并列式结构。

拥有这类框架结构的论文,一般是以论文标题呈现出来的研究议题为中心,从彼此并列的多个层面或者维度对这一研究议题加以阐述。处于并列关系之中的这些层面或者维度,一般又是围绕一个可以支撑研究议题的分论点来展开论证过程。也就是分论点1+论据+论证,然后是分论点2+论据+论证,以此类推。等几个分论点都阐述完毕了,论文也就戛然而止。

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点像学术散文、随笔或者漫谈,但是属于形散而神不散,各个分论点及其论证过程还是足以支撑起论文的研究议题的。而且以我的有限观察,以并列式结构写作的论文其实并不多见,但是这类文章往往会有非常高的引用频次,作者也往往是某一研究领域中公认的大咖。

我觉得这种情况并非巧合——敢于采用这种结构来搭建论文写作框架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能力的,而这类文章能够顺利通过学术期刊的初审外审和终审,其实也往往是得益于论文作者的学界口碑和影响力。

这么说有点抽象,是不是。我打个比方你就懂了,比如《2020年应用经济学国内十大研究热点分析与展望》(我自己编的题目,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怎么样?一方面,论文题目就是研究议题,十大热点。然后论文开篇就是第一个热点,第二个热点,十个并列的热点说完了,论文也就结束了。然后这里的十个热点,先说谁后说谁,其实都是可以的;另一方面,恐怕你也体会到了,敢于写这种研究议题的论文的,基本是站在这个学科的最前沿,占领制高点的人。所以你懂的,这样的论文不仅会过关斩将顺利发表,而且发表之后一般也会被各大文献转载期刊或渠道竞相转载,短期的下载量和持续的引用量都会非常可观。

可以把总分总结构的表达式概括为:(论点+论据+论证)×n”

以我有限的论文阅读经验,总分总”“三段论”“并列式这三种作为理想类型的论文框架结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三段论结构,因为这种结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通约性,研究逻辑更符合认知规律。然后是总分总结构和并列式结构,比较而言,这两种结构更像是三段论结构的补充,而并列式结构的论文更为罕见。

还需提示的是,这里有关论文框架结构的类型划分与特征描述是非常粗放和理想化的,目的只是给你勾勒一个有关论文框架设计的整体印象。必须承认,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人拥有相同的指纹和虹膜那样,具体到每一篇论文的框架结构上,其实不同才更接近框架设计的本质。我们在这个框架设计模块里的全部努力,其实是希望能帮你获得一种有关论文框架设计的结构化思维,进而在结构化思维的引领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到活学活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好,让我做个简单的总结。

从最具通约意义的理想类型来讲,论文的框架结构主要有 总分总结构、三段论结构和并列式结构。三种框架结构的表达式分别为:

总分总结构:总起+分论1/分论2/分论3……+总结

三段论结构:可以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是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实验)+证实/证伪,还可以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并列式结构:(论点+论据+论证)×n”

总分总”“三段论”“并列式这三种框架结构划分的目的在于培养结构化思维能力,进而做到活学活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老踏科研联盟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