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里要谈及的“行文组织”模块则是论文正文写作的“第二次创造”,它会让论文丰满起来,变得有血有肉。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随着一篇具体的、真实的论文写作的展开,这个写作的工作越是进入到细节部分,其实能够找到的共性的、可以通约的内容就越少,想要在共性层面上给出一般性的普适建议,难度也就越大。于是,“框架设计”模块对正文结构勉为其难的理想类型划分,到了“行文组织”模块就彻底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以我比较有限的阅读与写作经验,论文正文在具体行文组织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以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不同的选题内容作为分类标准,雷达图也好,坐标图也罢,应该可以划分出十几个细分类型或者次级模块的。我曾尝试要这样做一下的,但很快就放弃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那是超过我目前认知水平和控制能力的事情,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去试错,毕竟试错的后果我一个人承担就可以;但绝不能在一本教人怎样写论文的书里去试错,那就是在把读者,也就是此时此刻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当小白鼠。你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得了当小白鼠的机会,这件事情怎么想怎么不靠谱。所以我做了妥协: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把自己有把握的问题说清楚,我没有包打天下的野心,只提供有限的,但亲测有效的建议。
也许,保持敬畏之心,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才是对这本书、更是对读者的最大尊重吧。
下面这篇文章摘自老踏新书《即学即用社科论文写作技巧与发表指引》第五章第一节,原文标题为别笑,要确保每句话都通顺,每段文字都自洽。特此说明。
关于论文正文的行文组织,如果只允许我给出一个建议,那就是这个标题里的这句话:要确保每句话都通顺,每段文字都自洽。
是的,正如我在“篇头写作”模块针对论文摘要所做的提示那样,要消灭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常识性错误,确保每句话都通顺。因为如果在论文摘要里出现这个问题,论文大概率直接就被枪毙了。而在论文的正文里出现这个问题呢,第一次编辑可能会忍着,人家有涵养,不和你计较;第二次编辑也许会出于“来都来了,算我倒霉接着看吧”的考虑会继续忍着;第三次呢?第四次呢?第五六七八九次呢……
当你对编辑耐受能力的极限进行疯狂试探时,你就是在拿自己这篇论文的“生命”当赌注。
俄罗斯轮盘赌,你一定听说过。它的规则很简单:在一把左轮手枪的六个弹槽中放入一颗子弹,然后任意旋转转轮,关上转轮。参加赌博的人轮流用手枪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板机——中枪者死,未中者胜。俄罗斯轮盘赌其实是有技巧的,最好玩法就是,永远不要玩轮盘赌。为什么?因为输不起。以生命作为赌注的赌博,赔率再高也一定不能参与。
永远不要把一篇在正文里充满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常识性错误、语言不通顺问题的论文投稿出去。而且还要再加上一点,那就是每段文字都自洽。否则,这里的每一处错误都可能成为射向你脑袋的那颗子弹。
虽然这是论文正文的行文组织里面比较低级的,特别low的错误,但它的发生率、出现这些情况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这么说吧,一篇让我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的论文被《国际论坛》录用了。然后,这位编辑为了能让这篇论文顺利发表,特地告诉我把这篇论文打印出来之后,他再给我打电话。那时我家里还没装打印机,我跑到楼下街边的打印店打印了论文,忙不迭地给编辑回电话。编辑那边挂掉电话又打回来,然后,就有了你正在看的这篇文字。
是的,编辑挂掉电话又打过来是有理由的。那可是长途电话啊,那可是一次通话持续1小时零11分钟,整整71分钟的通话啊。事实上,编辑都应该提醒我在接电话之前先去趟厕所的……这是在我职业生涯里难以忘怀的一个电话——因为,这篇在我看来近乎完美的论文,在编辑眼中简直就是一坨那什么。好在,编辑用极大的耐心和韧性发现了里面的闪光点,让我懂得自己曾经以为的完美是多么破败不堪,也让我懂得在确保论文消灭错别字、消灭标点符号错误、消灭常识性错误和消灭语句不通顺的道路上,我还有多远的路要去走。
好了,不自我批评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里提到的这些错误。
其一,关于错别字的问题。常规性的比如“的、地、得”的正确用法,“作报告”还是“做报告”,“部署”还是“布属”,“发轫”还是“发韧”,“既然”还是“即然”,“以至于”还是“以致于”……等等。在我审稿的过程中,还见到过把“毋庸讳言”写成“无用讳言”的,把“不再赘述”写成“不在智慧树”的(这个印象超级深刻);学生的论文里就更是经常会碰到让人无语的情况,比如把“实证”写成“湿疹”的,把“专家”写成“砖家”的,把“教授”写成“叫兽”的……我表示强烈怀疑是不是他/她得罪了自己的输入法。
其二,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问题。这方面经常能看到的是中英文标点符号混用,或者通篇都是英文标点符号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英文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分号、冒号、破折号、问号和感叹号分别是:
【中文】,,;;::——??!!
【英文】,,;;::----??!!
放在具体的句子里,两者的差别是这样的:
【正确】小胖说:怎么能这样使用标点符号呢?不,不对——不该是这样的!!
【错误】小胖说:怎么能这样使用标点符号呢?不,不对----不该是这样的!!
怎么样?其实两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但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这个标点符号经常会被混用。我们写的是中文论文,全文的标点符号自然要用中文的。至于说脚注和参考文献中出现英文或其他外文的,那自然应该使用英文或其他外文的标点符号。
再有,也存在中文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在这种情况之下,双引号、书名号之间是不需要加顿号的:
【正确】“金”“木”“水”“火”“土”。
【错误】“金”、“木”、“水”、“火”、“土”。
【正确】《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错误】《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另外,应该是“第一,”“第二,”“第三,”而不应该是“第一。”“第二。”“第三。”也不应该是“第一、”“第二、”“第三、”
其三,关于常识性错误的问题。比如在一篇洋洋洒洒两万余字的论文里出现了“18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作为一个拥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国家,冰岛……”“这是自爱迪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世界物理学界最重要的……”怎么样,惨不忍睹吧?我们千万要避免。
其四,关于语句不通顺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些情况:
究其原因,是公共权力主导下缺乏多元利益关切主体之间的协同,需要通过协同治理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这句话缺主语,谁缺乏?)
多民族国家为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必然要有效的处理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在多民族国家中政治与权力的集合体一般表现为政府机构,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政府作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代表,会通过出台法律、条例、政策等规范公民行为,让社会的发展现状维持在预期的限度之内,政府为了回应民族事务出台了相应的民族政策,这体现了多民族国家以政府为代理人运用政治手段去维护民族、社会、国家内部稳定。(这句话……太长了,反正我是怎么读也读不通的。)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主要阵地,就业前的择业观、择业心理、竞争意识、责任感与奉献精神都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是空间概念,这一阶段是时间概念。高校作为空间概念起笔,落在时间概念上,比较奇特。)
最后,再来说说关于“每段文字都自洽”的问题。还是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先来看第一个例子:
进入大数据时代,巨量数据正在成为一种资源、一种生产要素,渗透至各个领域,而拥有大数据能力,即善于聚合信息并有效利用数据,将会带来层出不穷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一种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认识到数据的价值,把握住机遇,开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姑且不去考虑语句不通顺,以及需要改几个逗号为句号的问题,单看逻辑:前面一句话说的是拥有大数据能力的意义,后面一句说的是充分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其实不是一回事。两句话的逻辑是割裂的。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作为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智慧城市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互联网+”行动与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全面实施,全国各地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正加快纵深推进,从传统城市数字化建设的“数字城市”,到依托物联网和互联网实现“全城物联”的“智慧城市”,再到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城市自该调节与管理的超级人工智能中枢“城市智慧大脑”,城市公共治理正经历着不同版本的升级与变革。
这段文字前面谈论的都是智慧城市建设事业本身的发展,结尾却落在“城市公共治理”上,前后文之间缺乏逻辑关联。
好了,让我简单总结一下。
在论文正文的行文组织方面,一个最为基础性的问题是要尽力避免出现低层次错误。因为这些错误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就断送论文的“生命”。
这些低层次错误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与使用不规范、常识性(知识性)错误、语句不通顺,以及无法做到每段文字都逻辑自洽。
转自老踏科研联盟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