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要规范精确,最好能酷帅一点
经过了前面的论文选题环节和写作准备环节,我们终于要实实在在地开始论文写作了。出于介绍和理解上的便利,我是按照一篇论文的“结构化次序”来进行说明的,也就是就一篇完整学术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出现的前后次序来展开介绍,具体来讲,就是从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这样的次序来展开,然后分别就每个部分应该如何来把握,给出一些建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术论文的写作顺序往往与我们这里讲的顺序存在很大差异,以我的观察,论文写作多是个性化的,有的人先去布局谋篇之后设定具体题目,有的人是在一个严格设定的论文题目和摘要指导之下展开论文内容的写作,还有的人则是在文章内容写出来之后再去设计研究框架,确定论文标题与摘要……写作次序不一而足,难以通约。
与此相对应,学术论文的阅读顺序其实也是这样,这种专业阅读真的和读小说不一样,既不是从前到后通篇阅读,也不是按照行文的逻辑步步展开。关于如何进行专业阅读这个问题,请大家参考本书中《精准阅读(下):一个你不知道的文献阅读正确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在这里,我们重点谈一下论文题目该如何设计的问题。我想给出三个建议,分别是“规范”+“精确”+“酷帅”。
首先是规范。我觉得这是最为基础性的一个环节,一个起码的要求,底线要求。什么叫作规范呢?比如说正标题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20个字,这是一个学界约定俗成的标准,有的期刊会在投稿须知和征稿启事中做出明确的说明,但更多时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如果确有必要,可以加副标题。再比如说要确保论文的研究对象或核心议题在题目中是处于主语的位置,而不应该是定语,是助词,甚至是修饰词,它必须得是主语。再一个就是用词的规范,符合学术惯例和学界共识,有学术味道,是学理化的表述方式。
其次是精确。论文题目我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篇论文是要写什么,从哪个方面去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准确性。其实论文的题目是非常见功力的,它要回答的是如何在非常有限的字数范围之内,把这篇论文进行高度概括?这其实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才能做到。我们通过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反复练习、刻意练习,应该可以在论文的标题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是酷帅。我觉得之前谈到的规范和精确这两点建议,一个基础性的要求、一个是技术上的要求,而酷帅则属于锦上添花。能做到就最好,做不到或者觉得不想做,也没关系。所谓的酷帅,也就是如何让我们论文的题目更吸引人、更感染人,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一个学术期刊收录论文的目录,一个好的题目往往会让我眼前一亮,但是还要注意的是,题目当然是要进行精心设计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舍本逐末,为了酷帅而酷帅,忘记或忽视了题目的规范和精确。
以上这些说法比较抽象和笼统,我们可以通过一道选择题来进行分析,看看下面给出的几个学术论文题目中,哪个更好?
A:未成年人肥胖原因之我见
B:作为未成年人的小胖因何肥胖:一个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分析
C: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未成年个体肥胖成因管窥——以小胖为个案
D:小胖三个月胖了6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不一定合适,就是一起找找感觉,让大家体会一下。
先看A选项。“未成年人肥胖原因之我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老套的题目表述方式,又像是一篇中学生议论文的题目。作为学术论文,一般能驾驭得了这种题目的往往都是老学究,或者是在学界某个领域德高望重的重量级学者,而且重点在于作者都是很老很老的。然后呢,其实想想这个事情挺有意思的,因为使用这类题目的另一种人就是初出茅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科研小白。以前我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有一些本科生提交课程论文的时候,上来就说什么什么之我见,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我参加工作之后写的第一篇论文也是“之我见”,是“知识经济条件下课程改革方向之我见”,说出来都是泪啊。所以,如果我们是新手,还很年轻,哪怕已经是学界新锐了,我也不建议大家去选这样一个题目。
下面看B选项。B选项要明显好于A选项,一看就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题目,但是问题在于超过20个字。而且就算是把冒号后面的内容变成副标题,我也还是不会选择它,因为研究对象在题目中并不是主语。这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肥胖问题,而不是小胖,而选项B的主语是小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下面看C选项。怎么样,相信大家已经知道C是这里最适合的论文题目了。如果没有C做参照,那B也勉强可以选——当然这也意味着论文的题目有着非常巨大的提升空间,而一个好的题目本身就是实力的展现。虽然C选项里有一个副标题在,但是无论正标题、副标题还是两者之间的关联都做得很到位,看起来就很有学术味道劲儿,很老到,而且还多少有那么一点酷帅的感觉,看起来格调也比较高。希望大家多多体会,认真思考,让论文的题目真正成为点睛之笔。一个好的题目往往会让论文在投稿的时候,在面对诸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脱颖而出,赢得编辑的好感、好奇心甚至是尊重。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D选项就没有必要多说了,对不?这大概是个典型的新媒体标题了,和学术论文基本不搭调了。
关于论文题目的问题就介绍这么多,简而言之: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规范、精确、酷帅。我相信论文题目本身就是实力的展现,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反复练习、刻意练习,通过长期的训练,我们能够在论文题目设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摘要提炼要兼顾学理化和规范化
如前所述,一篇完整学术论文的结构,按照各个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次序(结构化次序)来说,是从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正文、注释到参考文献。严格意义说,这里除了注释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而不一定会出现之外,其他内容都是会出现的,否则就不是学术论文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摘要究竟该如何撰写的问题。
先定一下基调。论文摘要究竟是什么呢?我理解的论文摘要,是对这篇论文核心观点与研究结论的集合展示。一篇学术论文写出来了,那么在它的研究中心所展现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得出了哪些研究结论?就把这些核心观点和研究结论言简意赅地展示出来。这就是论文摘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构成摘要内容的这些观点和结论之间不是简单的、没有任何关联的简单堆砌,而是要形成一个有着明确内在逻辑关系的完整组织结构,成为一个独立的句群。这个句群能够很好地呈现不同观点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独立的段落,能够自成一体。
从字数来看,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是在200到300个字之间,当然不同期刊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期刊,比如《国际安全研究》要求500字左右的摘要。再有就是文字表述的方式方应该尽量学理化、规范化,尽量使用陈述句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论文具体行文写作的时候是可以去商榷的,可以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语气谦恭一些。但是在论文摘要这部分一定要给人一种确定性,用一种不容置疑语气来行文。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论文摘要。当然,这样泛泛而谈可能比较空洞,不好把握,下面我们给出几个摘要,大家看看哪一个是更好的摘要。
A:小胖为何发胖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学术研究。本文作者以观察法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跟踪了解,发现在小胖的生活方式中存在一系列需要改正的问题。这一发现对于了解小胖发胖的原因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改变以小胖为代表的未成年人的肥胖矫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B:本文从医学人类学视角出发,通过对于未成年人小胖的观察式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不良生活习惯是小胖肥胖的直接原因,此外,遗传因素、心理障碍、社会压力也是导致小胖肥胖的伴生性因素。小胖肥胖的矫治要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辅之以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和对社会压力的疏导。
C:未成年人肥胖成因及其矫治极具现实意义。医学人类学的分析结论表明,不良生活习惯是以小胖为个案的未成年人肥胖的直接原因,而遗传因素、心理障碍、社会压力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伴生因素。未成年人的肥胖矫治要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辅之以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和对社会压力的疏导。
D:小胖在过去三个月的时间胖了60斤,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我们通过走访观察,最终发现原来小胖的肥胖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而不是家族遗传因素,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下来,我们在如何帮助小胖减肥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现在小胖已经恢复正常体重了。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个更好。
我们首先应该排除掉的是D。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摘要,没有学理性和规范性,基本看不到什么观点和结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和“卓有成效地探索”,前者是情感的表达,后者是自我评价,而这两者都是论文摘要的大忌。切忌,论文摘要是不能情绪化的;也不要对自己的研究进行评判,只要说出观点和研究结论就好,而不要说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这个内容是留给读者去评判的。
接下来,A和B有两个共同的问题,一个是在摘要中出现了“本文”“本文作者”,其实最好应该避免这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的词语,因为这种方式容易让论文摘要陷入研究评判之中;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两个摘要都跑偏了,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小胖”这个个案,而不是“未成年人肥胖”这个问题。而论文的价值其实在于通过个案分析而形成有利于整个群体的结论。A和B比较而言,B更好一点,因为它在呈现研究结论,而A基本停留在对于研究过程的描述上,这样的摘要是不合格的。
这样分析下来,C选项应该是最好的摘要。它的学理性、规范性都非常好,呈现的是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并且把这些观点和结论很好地排列组合在一起,自成一体,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段落。而且在这个段落中也没有类似“本文”“本研究”这样的自我描述和评价性的词语。从内容上看,它没有就个案说个案,而是一直围绕未成年人肥胖这个研究主题在说事儿——它的表述方式是“以小胖为个案的未成年人肥胖”,非常见功力。
再有,C选项比较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是一句废话都没有的,甚至连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摘要的结构:它的第一句话“未成年人肥胖成因及其矫治极具现实意义”是在提出问题,点明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观点陈述。之后,第二句话,“医学人类学的分析结论表明,不良生活习惯是以小胖为个案的未成年人肥胖的直接原因,而遗传因素、心理障碍、社会压力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伴生因素”,这里从“直接原因”和“伴生因素”两个方面给出了未成年人肥胖的成因,是研究结论。第三句话,“未成年人的肥胖矫治要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辅之以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和对社会压力的疏导”。这里给出了关于未成年人肥胖矫治的途径和手段,呈现的也是研究结论。
大家可以反复体会一下,这就是我认为的比较高质量的论文摘要。
严格遵循关键词选取的“三高原则”
作为一篇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一般是出现在论文摘要的后面。
按照我一贯刻薄的理解,关键词是最能体现论文研究主旨与核心议题的高频学术专有名词。这意味着论文关键词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其一,关键词与论文的研究主旨、与论文关注的核心议题之间具有高相关性;其二,关键词在论文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是论文中的高频词汇;其三,关键词是学术专有名词。
与此想联系,我想给出选取论文关键词的“三高原则”。
首先是高相关性。也就是要与我们论文的选题、研究主旨,与我们论文所要研究的核心议题正相关、高相关。相关系数越高,这篇文章在学术文献数据库收录之后被别人检索到的可能性就越大,被引用的可能性也就随之提高。为什么呢,因为数据库的“关键词检索”功能会把拥有这个关键词的论文呈现在检索者眼前,而当他发现你的这篇论文和他的检索关键词高相关,他就愿意继续下载和阅读,你的这篇论文被他引用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而如果你设置的关键词不关键,就容易导致两种结果,一个是检索者无法通过关键词找到你的论文,哪怕你的这篇论文恰好是他最需要的;另一个是检索者找到了你的论文,却发现你的论文根本就不是他所需要的。这两个结果显然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在一个侧面提醒着我们,关键词的设置十分重要。
其次是高频性。也就是说,这个关键词在论文中出现的频次是比较高的,应该是出现频次最高的那几个词。这一点其实好理解: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当然会在文中被反复提及;论文讨论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也会反复出现在论文之中。而这样的词,往往就是论文的关键词。
第三是高学术性。这意味着关键词是学术专有名词,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语。在论文关键词中呈现出来是高度专业化、学理化的那些概念、知识、理论和方法。这也意味着读者一看到论文的关键词,基本也就知道论文作者的专业水准了。
以上的说法可能比较抽象,我们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题目: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未成年个体肥胖成因管窥——以小胖为个案
摘要:未成年人肥胖成因及其矫治极具现实意义。医学人类学的分析结论表明,不良生活习惯是以小胖为个案的未成年人肥胖的直接原因,而遗传因素、心理障碍、社会压力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伴生因素。未成年人的肥胖矫治要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辅之以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和对社会压力的疏导。
如果一篇论文的题目和摘要是这样一种情况,那么它的关键词如何设置会比较好呢?我们给出四个选项:
A:医学人类学;视野;未成年;个体;肥胖;成因;管窥;小胖;个案
B :未成年人;肥胖成因;医学人类学;个案
C :医学人类学视野;成因管窥;个体肥胖;小胖
D :医学人类学;未成年个体;肥胖问题;个案
好了,让我们共同看一下。
选项A基本是在开玩笑,因为这个选项中的关键词选取太过随意了,基本等于是把论文题目中能拆出来的所有词语都放在关键词里,过于分散了,也缺乏专业性,这是关键词不关键的典型反映。
选项B和C哪个好一些呢?我认为B会好很多。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四个词基本都能算是学术专有名词,又和论文题目和摘要中体现出来的论文研究主旨紧密相关。而选项C最大的问题在“小胖”——是的,其实“小胖”出现在关键词里基本就是一个笑话了,因为小胖是作为个案和分析样本而存在的。如果写小说,小胖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被塑造成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角色,那么在论文中把“小胖”作为关键词是完全可以的,那就类似“骆驼祥子”“祥林嫂”这样,是可以的。但是在我们展示的这篇论文中,“小胖”是不能做关键词的。
除此之外,这里的“医学人类学视野”也不太适合做关键词,“医学人类学”可以,加上“视野”就不伦不类了。“成因管窥”也不好,不是专有名词,“个体肥胖”也有点别扭,因为我们说的肥胖一般都是指个体的,只有在类似“肥胖症”这种概念中,它是对同一类疾病患者的统称,才有群体的意思。
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B和D选项,哪一个更好?我认为是D。好在哪里呢?让我们分析一下。首先,B选项中的“未成年人”不如D选项中的“未成年个体”好,因为前者是集合概念、群体概念,后者强调的才是个案意义上的个体,和论文研究主旨关联性更强。另外一个是B选项中的“肥胖成因”不如D选项中的“肥胖问题”好,因为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肥胖问题,论文不仅讨论了肥胖的成因,还给出了矫治的对策——哪怕这个对策可能不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大家可以体会一下,看看我的这个分析是否说得通。
再有就是,D选项是否就没有提升的空间了呢?它是最完美的关键词设置方式吗?我觉得还不是。如果把它改成下面这样,至少会比现在完美:
肥胖问题;未成年个体;医学人类学;个案
虽然只是改变了次序,但效果是不一样的。关键词的次序也很重要,应该按照它在论文中的重要程度来进行排序,把重要的排在前面。如果单看篇名,“医学人类学”是最早映入我们眼帘的,但是这个词在关键词中的位次不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不是医学人类学,而是肥胖问题。医学人类学只是一个研究的学科视角,这个视角当然重要,但它的重要程度并不是第一位的。其他关键的次序,也是这样。
关于论文关键词的问题的把握我能想到的基本就是这么多,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词的数量,一般是3到5个,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恰到好处即可。
……
这就是关于论文篇头(题目&摘要&关键词)写作,我想提醒你留意的所有事。
转自老踏科研联盟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