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研究的综述
从现有对行动研究这一研究方法的研究来看,不同的学者从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发展历程、参与者的放映以及参与者的不同类型四个维度,主要形成了现阶段行动研究认可度较高的四种方法类型:从行动研究的不同侧面来看,主要分为三类(郑金洲,1997):一是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二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三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分别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科学性、行动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改进功能、行动研究的批判性。虽然这些类型强调的方面各有侧重,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有可能同时结合这三个方面的特征。从每一个行动研究内部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赖秀芬、郭淑珍,1996):试验型、组织型、专业型、赋加权力型。这四个类型有如一个光谱的连续体,从左端的实验性研究到右端的赋加权力型研究,由理性的社会管理到结构的改变,然后往社会的冲突逐步演进。
一个研究项目可能随着阶段的不同从某一个形态转移到另外一个形态,也可能如同一个螺旋体,在不同的形态中循环往返。从参与对自己的行动所作的反思来看,主要分为三类(阿特莱奇特等,1997):内隐式“行动中认识”、 “行动中反思”、 “对行动进行反思”。这一分类就是我们大多数现有研究生进行行动研究的三种类型,详细的说,内隐式“行动中认识”是指通常实践者对自己的实践知识及其来源缺乏意识,无法清楚地用语言说出来。“行动中反思”是指研究者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分开,“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要多”; 当一个人在行动中进行反思时,他就成了实践脉络中的一位研究者。这种研究者不是依靠现存的理论或技巧来处理问题,而是针对一个独特的情形来思考问题。他将目标和手段视为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根据彼此之间的需要进行相互的调整。他的思考不会脱离实践事物,所有的决定都一定会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推进自己对事物的探究。这种研究无需借助语言,它是以一种非口语的形式进行的,是一种针对特定情境而进行的反思式交谈。它促使参与者将自己的思考转换为行动,比较不同的策略,将相同的因素提出来,排除不恰当的做法。而“对行动进行反思”是指参与者明白地用口语建构或形成知识,把自己抽离出行动,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来看,行动研究还分为三类:合作模式、支持模式、独立模式。
二、行动研究的定义
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学者提出了对行动研究的不同定义。库尔勒提出行动研究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约翰埃里奥特指出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凯米斯则认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加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总体上看,行动研究主要可以包含以下三个定义类型:一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二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三是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的一种研究活动。
三、行动研究的范式
从行动研究法在环节上,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研究环节,较为受到研究者认可的行动研究环节图如1所示。主要包括4个步骤:
1.计划,即旨在改进现状的行动蓝图,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一般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尤其是第一、第二步行动计划。研究者可以依据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实际情况的变化来修改总体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2.行动,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进行实践,在行动环节也可以根据其他研究者、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
3.观察,“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对行动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
4.反思,它是第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环节中,在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行动的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并为下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
四、行动研究的过程案例
以“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_冯春艳”的论文为例,探讨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本研究属于独立模式行动研究。“行动促进反思”,研究者本人即为教师,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践者和反思者,在特定的复杂的情境中,实践者的角色被定位为问题的解决者,实践者的解决办法既可以作为他人的工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反思下一步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凯米斯提出了“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再计划”的行动研究程序,并在行动研究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博格等人则提出了行动研究的七个步骤:问题确定——方案选择——研究参与者确定——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解释和应用结论——研究结果。该流程几乎是将教育研究中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流程都加入进去了。由于行动研究是一个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改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轮行动研究都需要对上一轮行动研究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够启动下一轮的行动计划,所以每一轮行动研究中都必不可少“总结反思”的步骤。另外,本研究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学生生命观念形成的效果如何将决定着总结反思的结果。研究者综合以上学者所提出的行动研究程序,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形成了每一轮行动研究“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具体步骤总结如下:
1.行动目标①设立问题主题,在先导性研究中围绕主题问题制定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调査,在根据调查的结果确立新的研究问题,接着将确立的新问题作为第一轮行动研究问题的主要方面,继而产生子问题作为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具体研宄问题;②按照第一轮行动研究的问题制定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开展实施行动,再以课程教学案例对实施行动进行说明验证,最后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问题、计划、行动进行总结和反思。③根据研究者研究中问题解决的情况,来设定每轮行动研究的行动目标,通过每一轮研究不断改进研究计划在实施行动中的可行性,进行循环式的研究行动。
2.行动节奏依据行动目标,研究者在以下的三轮行动研究中依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性地设置教学任务。因为行动研究一般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因此,关注的是微观水平上的改变。在研究中,要注意研究过程是持续不断的,且必须配合研究过程的规划、行动,观察与反省等,不断循环重复进行,并且彼此之间必须是有关联的。在行动研究的循环过程中,包含一个反馈环:最初的研究成果产生改变的可能,这些改变的实施和评价有成为进一步在研究的前提。因此,开始发现的研究问题并不一定适合下一轮研究中的问题,下一研究中的问题会根据前一轮研究的评估与反思而重新确立。正因如此,研究者在研究中的行动节奏应该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研究的评估与反思而发生调整,使研究者通过改变而获得提升。对于研究问题,要论述哪些问题己经解决,哪些没有解决,哪些是新产生的问题,对于行动计划,要发现哪些计划是合适的,哪些是需要调整的实施行动。
3.行动研究方法在行动研究中,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有观察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行动研究中,撰写研究日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研究日志实际上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记录研究的过程、问题、总结、反思的一项方法。研究者可以依据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安排,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对既定的研究计划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行动研究中开展的各项调查活动,如访谈调査、问卷调査等,还有实物资料如视频、照片等,以及为改善或解决研究问题而设定的行动实施计划中产生的问题随时记录,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出自我评价,形成对研究问题及实施行动的反思。是一种很好的资料研究方法。
4.研究自我反思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反思就是对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制定的计划、实施的效果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之处,从而形成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要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因此,它既是教育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教育行动研宄循环的开始。在自我反思能力方面,本研究主要针对研究者自身。研究者自身具备一定的研究态度和技能,这是成为一位行动研究者的重要条件。在本研宄中,研究者具有改善问题的研宄热诚,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敏感地察觉实践中的难题与困境,同时,具有自我批判精神,可以对实践教学进行反省式的思考。研究者自身反省思考的方式为课后教学总结与教师访谈或教师课下记录的观课感。通过课后对自己课堂目标、内容的完成度以及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梳理,思考问题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转自学术国际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