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选题如何把握学科界限
选题一般不要完全脱离本学科、本专业
(1)知识基础优势丧失。由本学科、本专业转移到外学科、外专业,尽管是因为兴趣使然,但毕竟自己在外学科、外专业是生手,而一个新专业的知识基础很难仅靠自学在短时间内补上。
(2)毕业论文被“毙”风险加大。如果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不变,毕业论文所属学科专业只能填写本专业,匿名评审时将被送至本专业专家手中。如果一个专家看到一篇毕业论文“挂羊头卖狗肉”,内容与学生所填写专业不符,也与自己的专业不符,他会怎么做?显然,论文被“毙”的风险加大了。
提倡在学科交叉地带选题
学科不断分化和交叉是科学发展的永恒规律,所以,学科交叉地带是科学的生长点。
学科交叉点具有一系列特点:容易被忽视,研究力量薄弱;便于运用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待研究的问题层出不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等。尤其是在学科交叉地带发展前景广阔这一点值得重视。因为选题有一个指标十分重要,这就是可持续性。
学位论文并不是做完就完了,或做完后再沿着这个题目的方向往下做没有前景、意义不大。原则上,通过微观表现宏观、以小见大是允许的,这种做法正是当代微观史学所倡导的。但是,对于微观题目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只有那些在全局中有关键意义的微观问题,才能够实现以小见大。枝节性的、琐细的微观题目,难以以小见大,是不值得作为选题的。特别是对那些打算读完硕士再读博士,甚至读了博士还想终身以学术为业的人,更应该注意研究的可持续性。
02
选题该不该追求热点
要重视热点,但不可盲目追求热点。冷门也是不可忽略的,比较恰当的做法是“热门冷做”和“冷门热做”。
热门冷做
对于热门选题,要尽量寻找热门中较少受人注意的有价值的“冷问题”。热门问题能见度高、进展快,容易受到社会支持;同时,热门问题研究领域聚集了大批精兵强将,竞争激烈,因此对于能力弱、条件差、指导教师水平一般的新手,最好避开中心热门问题。
冷门热做
对于冷门选题,要尽量寻找那些冷门中最有希望成为热门的问题。热门问题也并非一开始就热的,通常是由冷门问题一点点热起来的。许多冷门问题不会永远冷下去,条件成熟后也会逐渐热起来的。选题时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发现那些冷门中最有希望成为热门的问题。
03
如何占有和消化资料
占有和消化资料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环节。
如何占有资料
思想史类题目需要首先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一手资料”原指自己动手采集和发现的资料,别人没利用过。这里我们代指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始资料,如人物的论著、信件、档案等,或者历史事件的档案记载、当事人的口述、遗存与旧址等。“二手资料”是指学界关于该人物或事件特别是与作者所选定题目直接相关的研究性著述。对“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要详尽占有。
如搜集1949年以后的资料比较有效的工具是《社科新书目》《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全国报刊索引》。对于1949年以前的资料,近年来整理出版了大批历代“全书”和各类专题性文献资料。其中,制成光盘版的越来越多,可以购买利用。此外,还可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读秀等各类电子版学术数据库、各种网站和搜索引擎。
对于理论专题类的题目,首先要保证充分占有与论文题目相关的经典著作和权威论文;然后是一般性的相关文献资料。
如何消化资料
详尽占有资料以后,接着是通过浏览,对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进行分类处理。核心资料要反复读,对一般资料或通读或段落抄录或内容提要,而对大量关系不大的资料过滤掉即可。
消化资料是指在全面浏览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并吃透核心资料。首先,正确处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关系:一手资料是根本,二手资料是辅助;一手资料出观点,二手资料出“问题”;两类资料良性互动,轮番阅读。其次,消化资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关心如何从资料中提炼问题,使得论文题目进一步具体化,一直下沉到“点”,聚焦到真正的“问题”上;第二个阶段主要关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导向下,重新阅读和消化资料。
消化资料要始终围绕完成论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任务来进行。不过如果“解决问题”仅仅被视为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就不太适当了。因为解决问题还包含另一层更重要的意思,那就是观点创新。凡是观点创新一定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能实现观点创新。应当说,科学研究服务于决策很重要、很有意义,但服务于决策只是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而且是外围的、表层的。
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知识,即提出新概念、新命题、新理论、新学说。应当牢固树立这样的创新意识。每写一篇文章都要反问自己:我这篇文章有没有观点创新?甚至在决定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应当明确认识到自己在观点创新上的大致目标。
04
怎样构思论文框架
在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较充分的消化,并且核心观点已经浮现的情况下,就可以着手构思论文的框架了。
构思论文框架,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根能够有机串联材料的红线。选择红线的主要依据是看它能否较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和论文的中心论点。常见的红线类型有:时间顺序、空间位置、过程阶段、结构要素、内容与形式、要点并列等。
最理想、最有逻辑力量的论文框架是“演绎式”。“演绎式”就是按照演绎方法所要求的三段论格式来安排论文的框架。大前提是介绍与论文核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普遍性道理;小前提是与核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条件性内容;最后是推导出的结论。前面两部分体现在论文中不一定各占一章,可以分别有数章,章数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最前面还要介绍点背景情况。大前提通常是按照论点的要求深刻阐释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小前提则往往是一些关于核心论点的理论证据和事实证据。
05
投稿的技巧
投稿时最应注意的是以下三点。
研究期刊,了解期刊
要了解期刊,就需要研究期刊。研究期刊,说来并不复杂。从学校图书馆或网上,把近三四年的某种期刊找齐,逐一浏览一下,就会对该刊的办刊宗旨、用稿偏好、重要栏目和近期的兴奋点等有个大概的了解。此外,作为了解期刊的一部分,作者还有一项功课要做,就是研究期刊的责任编辑和主编,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浏览他们的研究成果,弄清他们的研究方向等等。
扮靓门面的“三大件”
大多数编辑都很忙,每个人的手头都有源源不断的稿件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不可能仔细通读每篇来稿。通常的做法是,依次浏览题目、内容摘要和框架等论文门面“三大件”。这“三大件”只要有一件未被相中,论文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厄运。只有“三大件”都相中了,编辑才有可能读正文。所以,扮靓门面“三大件”,是提高投稿命中率的重要一环。
框架问题已如上述,下面扼要谈一下论文题目和内容摘要。
(1)论文题目。从文字表述角度看,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恰切。论文题目应能统领文章内容,力戒以偏概全甚至张冠李戴,最好直接反映论文的创新观点。二是亮眼。在“恰切”的基础上,表达尽量简洁、新颖、奇异、犀利,有冲击力,切忌平淡无味、四平八稳。
(2)内容摘要。在内容摘要的写法上,毕业论文和小论文有所不同。毕业论文的内容摘要在以创新观点为核心的前提下要求比较齐全:选题理由、内容简介、研究方法、不足之处等都要有;小论文的内容摘要由于篇幅短,需要紧扣创新点去写。常见有的小论文的内容摘要只介绍文章内容而不讲创新点。这样做,要么是文章乏善可陈,要么是内容摘要不合格,而这两者都极有可能使论文被拒。另外,讲创新点一方面要力透纸背、扎扎实实,让读者能感受到一定的冲击力;另一方面要客观,切忌自我评价,否则会有自我吹嘘之嫌。
“给自己找茬”
怎样提高投稿的命中率?最有效的办法是“给自己找茬”,即主动自我批判和征求别人的批判,也就是要高度重视“修改”环节。写文章不是单纯的“写”,而是一个研究和认识的过程。文章初稿完成后,这个过程远没有结束。“修改”乃是研究和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审查、反省和征求意见,对文章进行纠错、调整和补充。
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1)冷处理。一般说来,文章写好后,作者自己往往会非常满意,可是放一段时间后再重读文章,就会发现不少缺点,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缺点。所以,文章写完后,要预留一个冷处理期。
(2)千方百计征求意见。尽量在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中间广泛征求他们对文章的意见。可以对文章的全文征求、重点章节征求、摘要征求,也可以口头征求。
(3)演讲。充分利用院系设立的学生论坛等场合,或者组织有关同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报告自己的论文。人在演讲时,大脑兴奋、精力集中,很容易迸发思想火花,洞察文章缺点。
(4)阅读资料。文章写完后要继续扩大阅读范围。随着新资料进入视野,常常会对文章内容产生新的想法。
转自闻刊科研1V1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