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的核心逻辑:如何进行提炼总结
2024/6/6 16:44:38 阅读:244 发布者:
材料写作中,提炼总结是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合理、有效的提炼总结,可以为材料加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本文将深入探讨提炼总结的逻辑,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技巧。
一、常见的提炼总结类型
1. 材料结构上的提炼总结
- 大标题、小标题:将具体内容以更简洁、精炼的方式呈现,让读者一目了然。
- 段首句:通过提炼段首句,使材料的结构更加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2. 材料撰写过程中的提炼总结
- 落笔前总结: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在大脑中构思好要写的内容,并以一定的形式总结出来。这种方式需要较高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
- 落笔后总结:根据已经写好的内容,对相应部分进行总结和提炼。这种方式可以对材料进行再加工和提升,使其更加精炼和完善。图片
二、落笔前提炼重统筹思考
在真正落笔之前,就应该把相关内容提炼总结好,这样在写稿时就可以直接使用提炼后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具体细节。这种方式需要先思考好要写哪些内容,然后再进行提炼总结。
为了更好地进行提炼总结,可以参考以下两种路径:
1. 简单的提炼总结路径:使用简洁的动宾结构,如“通过建立机制、丰富服务、夯实平台”等。
2. 精加工的提炼总结路径:将内容进行包装,使其看起来更加系统和规范,如“构建一张服务网、两类支撑平台、三种推进机制”或“整合一张网、两平台、三机制”等。
相比之下,精加工的路径效果更好,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果相应部分的材料内容不是特别重要,可以使用简单的提炼总结路径;如果一个稿子中处处都需要提炼总结,可能会导致词穷,无法突出亮点。建议刚开始时,可以挑选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进行练习,然后再慢慢提高提炼总结的精准度和效果。
三、落笔后提炼重调整内容结构
落笔后提炼的目的是让大小标题以及段首句等关键位置更加引人注目。可以通过调整表述方式,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一篇信息稿中写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二是丰富服务内容,……。三是完善平台建设,……。”可以调整表述方式,改为:“一是全力完善制度建设,……。二是大力丰富服务内容,……。三是发力完善平台建设,……。”这样大标题就可以提炼为以“三个力”怎样怎样。这种方式处理起来比较快。
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将其修改为:“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当好分析员,……。二是丰富服务内容当好指导员,……。三是完善平台建设当好传递员,……。”那么大标题就可以提炼为“扮演好三个角色”怎样怎样、以“三个角色”推动什么什么。这种方式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创意,但可以使材料更加引人入胜。
四、总结
很多人在提炼总结方面比较薄弱,这与个人的能力特点和对实际工作的熟悉程度有关。对于熟悉的工作,可以有意识地建立联系,更有利于进行提炼总结。因此,要多熟悉具体工作。
另外,提炼总结也需要反复揣摩,通过调整稿子结构、转换表述方式等,使其更加适合提炼总结。稿子本身和提炼总结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写出精彩的材料。
转自评职论文发表助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