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科技论文题名写作与投稿中应注意的问题

2024/5/24 17:05:05  阅读:24 发布者:

题名又叫文题、题目,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为了规范科技论文题名写作以及提高科技人员投稿命中率,作者仅就科技论文题名写作与投稿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简单刨析。

1.简短精练  

科技论文题名应简洁明了,使读者印象鲜明,也便于记忆和引用。对科技论文题名的基本要求是简明、准确、恰当、完整,切忌冗长繁杂。国标规定科技论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我们应把它视为上限,在保证特定主题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然而,编辑中发现,题名长几乎是通病,但仔细阅读,有些词语是可以删去的,同时也决不影响作者的写作意图。处理方法如下。

(1)尽可能地删去多余的、重复的、可要可不要的字和词。多余是拟定题名的大忌。如:关于……,论……,浅议…………的研究,……浅论,……探讨等之类的词语是可以删去的。因为科技论文本身就是研究、探讨的过程,因此,可以不写出诸如此类的词语。如:长效硅钾肥对甘庶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初探,可以去掉初探二字,改为长效硅钾肥对甘庶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可以去掉研究二字,改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与空间重构题名中,空间二字重复出现,可改为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与重构。当然,在简短精练的同时,也要详略得当,如应避免的多用和漏用。一般的做法是:用修辞效果不好,不用也通顺,就不用”;若不用便不通顺,那就应当用。例如,专家系统结构的分析题名中不用既通顺又简练,故可改为专家系统结构分析”;又如,城市战略联盟运作模式题名中,未用,使定语同中心语之间界限不清,使人不便理解,故可改为城市战略联盟的运作模式

(2)避免同义词与近义词连用。像分析与探讨分析与研究等意思相近,保留其一即可。如自然灾害诱发因子与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初探。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自然灾害对重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现题名概念不确切(主要指自然灾害诱发因子)、字数较多、近义词连用,应可改为自然灾害与重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修改后的题名由原来的25个字减为16个字,且读起来也比较顺口,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简明、准确。

(3)题名不要求非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词或词组的组合就可以。例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特别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句子非常完整,但题名共22个字,超过了GB7713-87中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的规定,且不简短精炼,故应改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科学技术。修改后的题名只剩下12个字,但仍可以准确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再如,把关中高新带建成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区域题名共20个字,虽然未超过标准要求,但仍有可删减的余地,可改为关中高新带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仅剩13个字。当然还有其他修改方法,这里只是为了说明该类情况,仅供科技人员写作时参考。

2.定位要准确  

(1)有些作者也许是为了提高投稿命中率或有意拔高文章层次等原因,喜欢设计一个泛泛的、看似具有理论研究意义的大题名,另外再设一个副标题。这样看似阵容强大,层次较高,但当仔细查看正文内容时,则是某市、某县的一个小的研究案例,这种情况我们称它为大题名、小文章。这样命题的结果不仅人为增加题名的繁琐程度,而且题名定位也不准确,即拔高了文章的研究层次。类似这类问题,我们在编辑加工时的解决办法是:实事求是、直接切题、降低层次、准确定位。例如,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对城郊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郑州市为例一文,初一看题名,象是一篇有关城市理论方面的文章,郑州市可能是个案例。但仔细阅读全文,包括前言通篇都是论述郑州市的具体内容,而对其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对城郊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方面的论述几乎没有。类似这种情况,我们在编辑加工中本着题名能简则简、能不要副标题的就不要副标题的原则,就把副标题去掉,因此,上述题名改为郑州市空间扩展及其对城郊经济发展的影响。再如,作者有时会无意间拔高文章层次,即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冠以研究二字,而实际上,有些论文只是提出的问题带有探讨性质,有些仅是过程分析,甚至是初探更为确切。例如,硅石的活化与水稻增产效果研究一文,根据文章的实际内容,可将题名中的研究改为浅析比较恰当。再者,还有些作者拟定的题名小,而文章的内容较多,讨论的范围比题名中的范围大,我们称之为小题名、大文章。由此可见,文章题名一定要仔细推敲,实事求是。既不要降低层次,也不要有意拔高层次,给人以文不对题的感觉。

(2)有些作者喜欢把题名写成是一个泛指问题、一般化问题,同时也不设副标题。观其内文也是某市、某县的具体情况。例如,砂礓黑土生物工程综合治理途径初探关于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思考两例,观其题名就是一个泛指和一般化问题,而内容却都是河南省的具体情况研究,并没有讨论其他地区的情况。显然,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故在编辑加工中将题名改为河南省砂礓黑土生物工程综合治理途径初探关于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修改后的题名既切题又定位准确。一般来说,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这一点只要避免了题名笼统空泛就比较容易做到。

(3)题名求新求异,故弄玄虚。有些作者为了提高投稿命中率和吸引审稿人的眼球,把文章题名写的很怪异,让人一下子看不太明白,但看其内容却是属于极其传统又一般的内容。如,开封历史遗存再文化现象的初步研究一文,初读题名感觉很新异,再文化这个词不多见,很吸引人。按理说这是新提法,应该花些篇幅阐述清楚的,但阅读其全文后发现,文章题名与内容有距离。再文化这个词在开头既没有解释说明,更没有提及,正文中也较少涉及,根本就不是文章的关键词。事实上,这是一篇普通的历史遗迹方面的旅游开发类的研究。如此求异的结果是:要么通不过审定,要么在编辑过程中再文化这个词被删掉。其实,写文章不见得就是题名越大越好,也不是越标新立异越好,而是要实事求是,题要对文,文要切题,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题名要定位准确。现在有些研究人员正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思路,那就是瞄准一个小问题象解刨麻雀那样研究透彻,一般所列文章题名的研究范围都很小,定位很具体。再者,对于审稿人来说,主要是看文章内容的新意、观点及分析是否透彻,和题名的大小新异并无太大的关系。

3.最好不用标点符号  

前已述及,题名是能反映特定内容、恰当、简明、完整的词语的逻辑组合,所以,一般题名中尽量不使用标点符号。另外,书刊的题名都是大字号排版,如果题名出现标点符号,看起来非常不美观。但实际上很多作者在拟定题名时比较随意,想用什么就用什么,逗号、顿号、冒号、破折号随便取用。例如:鲁西北季风性风沙化土地的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合理利用一文的题名中,不仅用了复杂的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而且还用了标点符号,这不符合科技期刊编排标准对题名的一般要求,是题名写作中的大忌。因此,我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及编排标准,并与作者商量后,将题名改为鲁西北季风性风沙化土地研究。修改后的题名不存在上述问题,且题名简洁明了,诸如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合理利用则统统放在层次标题中显现。再如,类电影艺术:旅游景区属性的一种假说,完全可改为旅游景区属性的一种假说。其实,一篇文章的题名怎么着也能用一个完整的词语表述清楚,为什么非要用标点符号呢!

4.符合所投刊物的办刊宗旨  

由于网上投稿的方便与快捷,使有些作者在不了解其刊物办刊宗旨的情况下,就将写好的文章随意群投群发,结果文章投到编辑部后,审稿人一看题名就知道与办刊宗旨不符,因此,初审就不会通过。如《地域研究与开发》是地理学方面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始终坚持发展本学科,促进学术交流,服务于生产建设的办刊宗旨,主要刊载地理科学领域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有的作者将其所写的科普、数学、诗歌、年画、书法等方面的文章投到该刊,这些文章与其办刊宗旨及刊载内容不符,故投稿的命中率几乎是零。

5.结语  

题名应能准确的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尽量注意分寸,不要有意无意的拔高文章的研究层次;尽可能给读者一个清晰、简洁、准确、规范的论文题名。另外,还有个别论文存在题名中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语、字符、代号等,使读者不易认读,这些也应尽量避免。上述题名写作中的几个问题是作者在多年的科技期刊编辑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无论是存在问题的论述,还是修改方法等方面的阐述都不太全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论及,这里仅供科技工作者写作及投稿时参考。

学术与论文写作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