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核心论文“问题提出”部分须“注意这三点”

2024/5/17 16:09:05  阅读:27 发布者:

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中,问题提出在最前面呈现,主要目的是引出要研究的话题、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让读者知道作者要写什么内容,主要以引言”“问题的提出”“问题缘起”“提出问题等小标题出现。

在传统写作中,我们经常不重视问题提出部分,对这部分内容写作比较简单,往往三五句话就结束。

其实,这是错误的写作认知。

核心论文写作01

问题提出注意这三点

问题提出部分是全文的引子部分,也是全文的基调,如果这部分内容没有定好写作基调,那全文可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主要来说,问题提出部分写作要注意三个方面:

本文以《过渡期的职业社会化:规培生职业互动中的边缘与冲突》(《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三期)为案例,详细讲解问题提出部分的写作要点。

一、引出话题尽量回溯历史

全文第一句话,我们最好采用回溯历史的方式展开。

回溯历史的开篇写作方法能够有助于我们将研究问题一开始就写得深入、有很强的理论性。

传统写作中,我们常常是从近些年的政策、文件、重要人物讲话引起话题。

比如,说到产教融合的问题,我们一般采用职教二十条或者教育部吴岩副部长最近在常州考察调研的讲话。

这样的写作方式并没有问题,但是不太容易写得深入,也容易和其他普通论文的开篇写作重复,缺乏亮点。

而回溯历史的开篇写作方法却能够把读者一下子带入该问题的历史情境中,也能够直接将全文的写作基调定在理论问题上。

如《过渡期的职业社会化》一文,开篇是:早在 1957 年,社会学家默顿等就在一本名为《学生医生:医学教育社会学的初步研究》的论文集里,将那些在医学院里学习的医学生称为学生医生,因为医学院的目的在于塑造他们的专业自我,培养他们像医生一样思考、感受和行动’”

然后,作者逐步过渡,写到20世纪八十年代后,直至当下,最后,引出规培生这个话题。

这样的写作方式远远好于我们常用的开篇直接写当下规培生的境况。

我们在写作回溯历史部分时,应该注意找到研究的问题的根源。

如想写作双减政策相关的文章,有作者就不容易回溯历史,认为双减政策是我国独有的,没办法从其他国家历史上找到对该问题的研究。

这样的写作认知就是错误的,因为作者把双减政策当成了研究的问题,其实,真正的研究问题是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我们应该从世界历史中去寻找其他国家对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的论述。

二、提出问题尽量理论化

我们认为,核心期刊论文写作尽量避免三段论,即简单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实,我们常常写作问题陷入三段论主要源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实际的问题

这里的实际的问题并不是褒义,而是贬义,主要是表明我们经常提出的问题比较肤浅,涉及某一些必须去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往往提出问题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如就业机会少、企业不对口、实际能力差、就业环境不理想等,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很肤浅,同时在文章结尾时候肯定就会提出一些肤浅的解决的策略。

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做到理论化,或者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如《过渡期的职业社会化》一文,作者先论述了什么是规培,接着告诉读者,规培生对他们自己规培的身份并不认可,主要是由于经济收入低、地位也存在争议等。

然后,作者提出了目前三种理论对规培生职业社会化的解释,分别是:

以默顿为首的结构功能论强调职业文化和规范的传承,以及社会结构的强化和再生产(Merton et al.1957Miller2010Jenkins2020)。

而以贝克(Becker et al.1961)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则主张社会化者在职业互动(以职业身份和职业方式开展的互动类型,以区别于日常的人际互动)中对情境的理解和再定义,以及他们不断创造的新的意义,从而解构了职业刻板化的规范和内容。

新制度主义视角试图把社会化者的意义生成和制度规范整合到同一构架中,但它仍然强调制度的稳定性和制度在职业社会化中的向导意义(Everitt & Tefft2018),这一点与结构功能论并无二致。

在这三种解释之后,作者提出了全文的基调:理解上述经验中的矛盾和不确定性,以及调和相关理论视角之间的冲突成为本文的问题出发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要去解决规培生目前面临的困境,而是去调和目前解释规培生的三种理论,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视角。

这就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我们传统的三段论写作完全不同,非常有深度。

三、直接阐明本文做什么”“怎么做”“价值和意义

中华民族是比较谦逊的民族,这导致很多作者在写作核心期刊论文时候不喜欢在第一部分表达出自己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

编辑在审稿的时候其实时间也非常有限,很多时候看了全文的三分之一还不知道作者到底想干什么,有可能编辑就会慢慢没有耐心,直接退稿。

这样的写作方式是不可取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认为,在论文写作的第一部分问题提出的最后一自然段,作者要大胆地向编辑表明本文要做什么”“本文是怎么做的”“这样做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如《过渡期的职业社会化》一文,作者就写得非常具体且透彻。

具体来说,本文致力于回答:为何旨在提升临床医师职业素养的规培却导致规培生们处于边缘状态?规培生们边缘的身份是如何在规培实践中得以塑造的?边缘在锻造合格医生过程中的意义何在?

下文首先在文献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分析视角,然后以医院科室的民族志为基础,以规培生职业互动中的边缘为纽带,试图将规培制度、职业结构和意义生成置于同一框架内讨论。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有助于全面考察合格医生的成长过程,调节相关理论的张力,并借此反思规培在医疗体系和医生职业生涯中的意义。

这样的写作方式非常直接,能够让编辑和读者第一时间知道文章的核心内容,也给他们留下阅读期待。

转自一方学术写作导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