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 写作,这5个问题最容易被忽视!

2024/5/16 16:35:55  阅读:60 发布者:

SCI写作过程当中,有5个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那大家就一起和小科来看看吧!

1. 时态统一

640.jpg

错误原因:动词时态使用错误,或者多个时态混杂。

全文、尤其是「Methods」部分的语法时态一定统一,容易犯一般现代式和过去式通用的语法错误。

 正:

640.jpg

2. 标点符号问题

640.jpg

错误原因:中文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

通常最容易出错的是中文的逗号,在来回切换输入法的时候,不经意打上的逗号,这点很难发现,可以通过看标点符号后面的空格距离进行判断,通常中文逗号后面的空格会略大于英文逗号。

此外, 冒号和分号也一定注意,最容易发现的是文章中出现的句号。

640.jpg

3. 弱动词

640.jpg

错误原因:「There be」大量使用

There be」通常表示「存在、有」这一类的词语,在写作的过程中在 Results 部分和 Discussion 部分经常出现这类的说法。

翻译后通常是:「ATF4 的表达在中、短链脂肪酸组间有下调」,表达意思不够强烈,且这种使用方法也非常口语化,修改后变成「大多数中、短链脂肪酸下调 ATF 的表达。」,明显比原句更加强势,语法上也更加专业。

 正:

640.jpg

4. 相同句型

错误原因:相同的开头,相同的句子构成,相同的词语出现次数过多

最常见的是,所有的文章引用都使用一种表述方法。比如,全文都是「A pervious study showed that 」,其中「showed」一词有多种替换形式,「suggested」,「indicated」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替换,不要全文都只使用「showed」。

另外,还有在 Results 部分很常见的全文都是「there be」的情况,有时一段话连续四五句的「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XXX」。

英文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选择,尽量多使用不同的句型,可以有效的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5. 助动词的使用

640.jpg

would, should, could, may, might can 这一类的助动词表示推测不确定的语气,翻译成中文就是「好像、大概、也许吧」这类的说法。

比如,示例中的话翻译完后是「总之,我们的试验发现 A 可能会对小鼠体内血清中 B 的含量造成影响。」这与 SCI 要求的客观、具体的写作风格相违背,连文章的结果都是「可能,大概,或许」这种推测,这样的文章又怎么能让审稿人信服呢。

所以,在 SCI 文章写作中,尽量减少这一类词语的出现,尤其是在文章的结果、结论部分。假如这类词语出现频率太高,整篇文章会很难令读者信服。

转自科睿众信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