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模糊限制语在学术论文中的重要性

2024/5/16 16:24:00  阅读:91 发布者:

模糊限制语的由来

模糊限制语(hedges)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1972年由美国生成语义学家Lakoff首次提出。模糊限制语表示的是不确定性、临时性和可能性的意义,用Lakoff本人对其的定义是有意把事情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词语,如kind of, can, may, will, shall, must, I think 等都属于这一类,而如果按照分类标准开区分又可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此就不过多赘述。

模糊限制语是学术论文写作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能帮助作者用谦和礼貌的方式表达见解,还能体现作者的科学态度,避免语言过于肯定、武断。

据统计,英语为母语地区的作者与英语非母语地区的作者在学术论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仅就中国作者而言,文化思维差异是主因,其次是模糊限制语自身的复杂性,比如表示概数的限制语有maymightcancouldpossiblyperhaps等,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具体该用哪个词最准确合理,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作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有些模糊限制语按照学科划分使用的频率也明显不同,例如关于may can 的使用,社会科学中 may 的使用率要明显高与自然科学,而对于 can 的使用率却恰恰相反,这主要因为社会科学更侧重于逻辑推理,而自然科学就要用实验数据来说话了。有趣的是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作者都较少使用might,这是由于might 在表达可能性时的语气最弱,容易被认为对研究命题缺乏信心,使作者处于不利地位。

前文我们提过,合理是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为学术论文增色不少,希望作者能够提高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以及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让你的科研成果更好的表述出来。

转自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