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好医学论文?
2024/5/16 15:31:14 阅读:73 发布者:
为了晋升职称,及时发表职称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然而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不少医学工作者对于写医学论文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好医学论文呢?掌握写作技巧,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尤为重要。
一、大量阅读文献
刚开始,对整个领域缺少基本的认知,最好先从宏观视角整体了解,从基本名词、术语开始了解,一开始打好基本功格外重要。
1、国内学术论文/著作:
可以先广泛阅读国内论文以及专业书,了解国内发展概况。
2、国内期刊:
此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判断哪些期刊对自己的研究有价值。
3、英文论文/期刊:
读英文论文文献还是相对吃力的,因为生词多、术语多,要不停的查词典,看翻译,花费很多心力。阅读英文文献最好要有方向:
1)获取全文大意:
要读的英文文献太多,篇幅又太长,每篇这么一点点读下去,耗费时间、耗费体力且没必要。这时候选择一款好用的翻译工具很重要,比如我后面会详细讲到的芝麻秘语,100多页的PDF文献不到1分钟就翻译好了,轻松方便。
2)精读:
获取文章大意后就可以轻松判断哪些文章适合精读,然后就是各种模仿,文章结构、格式、表达方式等,一边模仿一边给自己心里暗示——我也能写出这样的结构严谨、术语准确、论据充实的论文。很有用!
二、带着目的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是会上瘾的,但是做研究性阅读还是要明确自己的目的。
研究课题—实验数据—研究方法—结果分析
1、我要求自己精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用”的,或者直接跟我课题相关,或者能激发我的灵感,这也就是我前面选择翻译工具先快速获取大意的原因,时间紧任务重就要如此。
2、将文献中的数据分析整理是相当重要且有趣的,但是图表数据的翻译、整理也是件体力活,看个人习惯可以选择文献管理工具,也可以整理到云笔记中去。
3、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结合原文的方法,有目的的了解整理。
4、结果讨论、分析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关注成功结果,还要关注未成功的结果,并结合实验条件总结分析。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不要准备好了才动笔--你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你试试假如明天就答辩,明天就晋升。你肯定抓起笔来就写,哪里顾得上什么准备。“准备好了”不过是拖延的借口而已。
不要等到把文章一点一滴都想清楚了才下笔。不管想到什么先写下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写就是了。往往写着写着思路就理清了。
四、化整为零地写作
学会利用零碎时间,排队的时候、等车的时候、课间一二十分钟,都可以用来写。不要寄期望于有大段的空余时间供你慢慢写--整块儿的专门时间本来就少,况且真到了那个时候你也不一定能静下心来写好。
制定写作计划,具体到哪一天写完哪一段。不要想当然地写,不然最后十有八九写不完。
写作指在纸上增加新的内容,或大幅度改动已有的原文。如果这一天你只是加了几个句子、换了换形容词,是不能称之为写作了的。至于改行距、调字体、引文献,统统都不作数。发邮件就更不是了。
如果你怕自己写得不够好而迟迟不肯动笔,想想这句话: 要想写出好文章,先把文章写出来。把写好的论文给同事和导师看,听听他们的批评和建议,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论文。
转自华笙编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