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投稿人都有被拒稿的经历吧,自己辛辛苦苦写作的论文初审就被退稿了,心里难免沮丧。
初审被退稿了怎么办?关键在于提高论文质量、掌握投稿技巧!今天我们总结了8种常见的初审退稿原因,在投稿前可以先一一对照进行自查,减少被退稿的几率。
01
投稿信息问题
有的作者填写投稿信息时不认真、不严肃,还一年内往同一家杂志社投了好几篇,内容还空洞不实,这种稿子编辑们一般会直接pass。另外,一定注意不要一稿多投,知网最新的编辑系统已经实现了“期刊互联”,在系统内的期刊都能查到作者投稿情况,一旦发现一稿多投情况,可能会集体拉黑!
02
重复率太高
编辑一般在初审阶段就会查重复率,如果重复率高于杂志社规定的重复率,一般就会直接把你的稿子刷掉。有些期刊要求重复率不超过15%,有些甚至更低。
建议别复制粘贴太多,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并注明参考文献。
03
研究方向与期刊不符
有些期刊只发表理论研究,所以实践案例可能会被直接拒掉;有些期刊更注重技术应用,理论文章录用的机会就少一些;有时候稿件内容和期刊的栏目设置不符合,比如你写了个“疗养院接站工作”的文章往医学杂志投,录用可能性就不大。
建议投稿前要认真看看目标杂志的投稿要求,了解它的版面设置、关注的研究方向、常设栏目,以及之前发表的文章特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04
题目拟题不当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精准概括论文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所以,标题一定要简洁明了。有许多作者起的题目存在选题老套、范围太广或太窄、用词不当、表达模糊不清等问题,标题名称太长,还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缩写,那编辑可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建议从文章的主题、研究问题、方法和结论中提炼出关键词,确保题目包含了研究问题和要点,能够清晰地描述研究内容,字数不要超过25个字。
05
论文逻辑、排版混乱
如果你的文章结构清晰规范,编辑读起来顺畅,也更容易理解你文章的要点。然而,我们发现有不少作者的文章结构写得乱七八糟,没有层次、没有逻辑,基本格式也不对,写一篇论文像文献综述,甚至还有的像工作述职报告,这些问题肯定会导致退稿。
建议多研读本专业领域的优秀论文,多练习写作,仔细研究目标杂志的论文格式。在写作时,论文内容要紧密围绕主题,注意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使用小标题,让论文结构清晰、层层递进。
06
参考文献引用不当
参考文献是编辑判断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查看作者引用的文献,可以了解作者对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如果一篇论文引用的文献都是几年前的,且都来自一些低水平的期刊,或者综述文章未引用国外文献,这些问题都会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
建议注意文献的数量、质量和格式,参考文献基本格式要符合期刊的要求,多引用近3~5年内的文献,综述文章应注意引用国内外文献,同时注意多引用行业内优刊文献,凸显自己的专业度。
07
摘要描述模糊不清
摘要可以说是一篇论文的精华,期刊编辑每天都需要审核大量的稿件,因此无暇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一般都会通过阅读摘要来初步判断论文的质量。摘要常见问题有:语言表达不清、目的与方法或结论不符、结果不完整或与正文不一致、结论不严谨、数据逻辑不合理、样本量不足等。
建议撰写摘要时留意期刊的规范要求和本专业领域的写作范例,准确概括论文核心内容,保证摘要简明扼要、直奔研究主题、方法信息充足、结果突出关键数据、结论有说服力。
08
前言写作问题
前言应当为论文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帮助编辑理解论文的要点和研究的重要性。许多作者写作前言时经常出现这些问题:过于简单或冗长、表达不清;与摘要雷同;盲目拼接文献缺乏相关内容;背景介绍过长没有论文要点;文献批评缺乏逻辑或依据,无法阐明解决问题的路径;甚至只是堆砌术语和数字,语言逻辑混乱。
建议学习前言的规范写法,规范的前言应包括研究主题、研究背景、文献回顾、文献批评、前沿观点、研究问题和框架等要素(可根据论文篇幅适当删减部分内容),与文章内容呼应但不重复;要重点提出研究的切入点,突出本文观点,凸显本文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转自笃实核心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