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投稿之前如何修改文章?
2024/5/8 16:43:07 阅读:24 发布者:
“ 文章初稿出炉后,很多作者会迫不及待地投出去,结果等来的是rejection亦或是大修。经验告诉我们,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反复研读初稿、反复修改,先过自己这关,最后让导师再帮助检查验收,都觉得没有问题了,再进行投稿。”
修改文章是一种需要耐性的体力活,需要作者极大的耐心和体力,可选择每天修改一部分,分阶段修改,或拿出整天时间来修改,搁浅1-2天后再次校审修改,如此反复几次,势必得到意向不到结果。如果跳过了这个过程,直接投稿,这个过程相当于让给了审稿人,结果是让编辑跟审稿人帮你修改文章。所以有些作者的收到审稿人要求返修的意见N多条,这是有耐心的审稿人的回复了,有的审稿人直接就给拒稿了。不如把修改文章放到投稿之前,尽量减少返修和拒稿的风险。
修改文章的时候,要站在公正甚至刻意挑刺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正视自己文章的缺点,才能让自己文章的档次更上一层。我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觉得有些问题不好解释,就干脆连提都不提了。存着侥幸心理,希望审稿人疏忽也看不出来就让自己过了。但是后来发现审稿人总是聪明的,总是可以揪出这些问题,写到审稿意见里面让编辑跟其他审稿人都见到,让你更加没有面子。所以与其藏着掖着最后给揪出来,倒不如一开始就弄明白,然后大大方方的写到文章里面。
请别人帮忙修改稿子是提高文章质量最好的法子。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即使作者希望多挖掘文章的缺点,但是受到自己的思维定势或者受到自己的知识的限制,很难发现问题的。如果另外一个人站在他的立场跟角度上,很可能就看到了不少毛病并且帮你指出来,就会让你的文章变得更加容易让别人接受。有些人本着敝帚自珍的心态,害怕同学或者同事指出自己的缺点,让自己觉得没面子。所以就干一锤子买卖丢到审稿人那边赌一把运气了。这样的代价就是本来几天可以发现的问题,到编辑那边走一圈之后,成两个月了,还给编辑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所以,最好要让同组的其他人帮忙读一下文章,提提意见。听了别人意见后,要摒弃我的文章我最懂的成见,仔细分析别人意见里面的有益成分,补充到文章中。
如果找不到别人帮你修改文章。那么,别急着投文章,先把文章放上几个星期,当你忘记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回头去读文章,这个时候会发现不少问题。文章刚写完的时候自己的思维已经限定住了,短时间内很难跳出那个思维定势,怎么看都看不出问题。过一段时间再读,从另外一个角度就会发现潜在的问题。比如我现在再看以前发表的文章,有时候都觉得奇怪,这个文章是我自己写的吗?怎么写的不清不楚的呢?一方面是当时自己的水平有限,现在水平高了点,就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过了一段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发现了当时考虑不周的地方。
文章有几个部分是要反复修改的:文章结构。即使成稿之后,也是要反复修改文章的结构的。比如调整某些段落,让逻辑更加通顺。有一些结果有些隐含条件,这些条件需要在之前的段落里面指明。这样审稿人读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很突兀。
句子结构。有些长句是不是太长了,让别人读起来的时候容易混淆,就要注意拆分成几个短句。几个短句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口语化了,合成一个长句就可能更加书面了。
用词的准确性。对于科研文章,是要尽量少用一些模糊字眼,比如,可能,大概,也许,这样读者就会觉得如果你的论证都是模糊的话,怎么能得到一个确定有用的结果呢。还有一个就是也要避免语气非常强的词,比如非…不可,绝无仅有,之类的用法。要让文章读起来逻辑上更加严密一点。
转自CrossCheck论文查重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