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写SCI论文?

2024/4/30 9:16:57  阅读:102 发布者:

一:科研论文的结构

640.jpg

科研

核心部分(IMRD结构)

Introduction前言:[从宏观角度概括某一领域前人所做的研究工作,即说明背景信息等。]

回答“why”,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包括进行该项研究的原因,该项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价值是什么?

同时总结过去到现在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进行过的研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限制、缺点等。

最后说明本次研究工作有哪些突出的成果和研究意义。

Methods方法:[着重说明作者当前的研究工作]

方法用来阐明“how”,即如何进行研究

这个部分需要提供详细的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材料来源,选用的实验仪器、材料的用量、实验时间与洗涤干燥的方式。目的是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方便他人进行重复实验。

Results结果:[着重说明作者当前的研究工作]

用来回答“what”,即描述你做出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体现集中在数据与图表上;

Discussion讨论:[分析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升文章的深度]

用来回答研究工作中所指出的重要问题的“so what”,即原因

结合先前的研究,解释该项研究的结果,分析与先前研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说明该项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可列出本次研究的所有局限性,提出以后可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思路,然后进行总结和讨论。

必要部分

Tittle题目

Abstract摘要

Acknowledgments致谢

References参考文献

二:SCI 论文阅读

1)如何精读SCI文献?

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检索到大量文献后,有目的高效地获取大量所需信息;

把握正确的阅读顺序:

看摘要中总结的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相关

粗略地了解文献的总体框架

认真思考想从这篇文献中得到什么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略读:70%(略读+概读)

精读:(详读20%,精读10%

坚持做笔记和反复阅读,供以后引用和参考

重要的结论

经典的句子

创新的实验方案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相结合看

电子版:略读和概读

纸质版:详读和精读

对精读文献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

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方法

文献的创新之处、突出的结果

文献可能进行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的启发

完成精读后应该能回答的问题

文献做的工作属于哪个研究领域?

文献前言部分中提出了什么科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

文献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文献中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这个研究有何长处和短处?

研究取得了什么突出的结果?文献图片的排版结构是什么?

研究的结论是什么?是否准确回答了前言中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如何改进?

读完文献,你有何体会?同类的工作如果由你完成,如何凸显新意?

2)如何略读SCI文献?

通过文献标题判断这篇文献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

了解摘要、图表和结论等信息高度集中的部分获取想要的信息

通过翻译文献内容来掌握文章里的一些要点

学会使用图表等形式来理解和表达文献核心内容

多与他人交流阅读后的感悟

3)文献阅读技巧

由点到面

由杂到精:追踪某个热门专家(课题组)的研究进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整理下载文献,方便阅读

按时间先后顺序

按期刊名称分类

按主题分类

同一主题按精读和略读进行分类

跟踪新文献

三:SCI 论文写作

1SCI 论文中的IMRD结构难点解析

前言写作的要点和难点

提供研究的背景,包括应用和发展现状等

阐述研究的意义

指出论文中作者的工作内容

引用相关的研究,指出前人已做的工作

研究方法写作和要点以及难点

提供所有试验仪器的信息,包括实验药品等

介绍实验室条件或环境

介绍分析测试方法

准确描述试验方法,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

研究结果写作要点和难点

将研究结果以图或者表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示(图文并茂)

提供真实的实验数据

阐述你认为必要的研究结果

突出主要的研究结果

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已在图表中阐释的研究结果无需再用文字进行详细说明

讨论写作的要点和难点

阐述你的猜想是否得到证实

指明研究结果的精髓和意义

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必须解释研究结果存在的原因

介绍研究的局限性

不能只是简单地复述研究结果

不能得出无数据支持的结论

结论中应有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和论点

要能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结论中不应涉及新的事实,也不能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者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

2Method的基本结构

阅读和分析注意事项:

作者在本实验中采用的原料,仪器、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作者在写作时是如何进行省略从而使得语言简明扼要?

作者是如何组织他们的信息的?顺序是怎样的?

作者所使用过的惯性用法(如格式、缩写、动词以及时态语态等)

分析读者及其目的

SCI论文的Method部分是为科研人员所写,与实验报告不同;

科技论文的读者专业知识十分扎实,他们需要一篇简洁、快速、明了的文章;

科技论文的表述体现作者自身的专业性,使用专业术语,而不是日常的口头语;

结构分析

材料的描述

试验中使用的材料一般不用表格罗列出来,用文字表述即可

大多数情况,缩写被放在完整术语之后的括号里[比如:Voice of America(VOA)]

3)完善Method的时态与语态

两种固定的书写惯例:过去时态和被动语态

试验描述中所进行的每个步骤一般采用被动语态进行描述

修改论文注意事项:

阅读的对象和内容的精简,SCI论文是为专家读者写作,要言简意赅

组织文本,检查论文的整体组织结构

书写习惯:使用被动语态和过去时

语法和拼写:检查拼写错误,主谓一致,标点符号和单词用法

科学内容:是否简明扼要

4)如何写results & discussion

结果呈现注意事项:

区分数据的描述和解释

以一种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方式组织并呈现你的结果

在文本中适当地引用图片和表格

使用适当的时态和语态以及单词

准备一个适当的图片和表格格式

论文中的结果部分:研究中心的重要数据+科学故事+基本要点

结果部分实际上是一个合并的结果和讨论部分,许多科学家都希望把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并在一个完整的思维链中讨论。

三种结果描述模式

完全分离的R&D[结果1,结果2(讨论1,讨论2,讨论3, 结果3]

迭代的R&D[结果1 讨论1,结果2 讨论2,结果3 讨论3]——常见模式

集成的R&D[同时出现结果与讨论,结果和讨论之间无明显区分]

注意:有些期刊为R&D部分指定了一种必需的模式

阅读文献和写作分析[看文献学习写作技巧]

了解文献的组织特性和书写约定

在图片和表格中,你注意到什么格式约定?

哪些句子或段落是结果部分,哪些是讨论部分?你是如何区分的?

作者做了什么使他们的写作变得精炼简洁?思考该文献的结果部分属于三种模式中的哪种?

分析观众和读者

中心目的:用一种清晰简明的方式将你的研究成果描述给其他科学家或专家读者

分析结果

强调重要的发现,突出趋势,并强调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很少时间顺序讲述,相反它从逻辑上引导读者得出论文的结论

读者会简要地知道如何获得一组特定的结果

读者会被引至一个显示这些结果的图形(图或表)

准备阶段

讲述科学故事

论文结果部分的书写

实验部分——过去时

结果部分——过去时和现在时

"we" "very" 避免使用;"respectively(分开地,按顺序排开地)"一般用于句尾

使用量化的语言描述结果部分,而不是解释性的语言

使用精确的语言和中性的词汇,保证论文的科学度

分析Discussion

选择你要深入讨论的问题·[①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并体现出显著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区别体现的就是你研究工作的创新]

对问题按层次多角度讨论[①最重要的问题放在中间,其他按照逻辑关系将他们放在开头和末尾;对比类似结果;说明结论的独特性;系统阐述原因;讨论方法(实验设计,理论原理,分析方法,参考论文)]

保持和结果的一致性[①不要出现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注意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注意英文表达的习惯,避免引起误解]

结果部分——证据线索

前言——背景资料

给出结果而不说明其意义会造成结果被随意解读,减小研究的影响力

善用讨论部分来尽可能增强论文的影响力

讨论部分是考验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和广度(能否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结果)

Discussion的写作三个步骤:

对全文结果和讨论的总结

研究具体情况

实际用途

具体影响

减少过多描述专业性知识,避免审稿人或其他读者阅读时觉得晦涩难懂

重申研究问题和假设

回答研究问题和假设直接相关的主要问题

避免使用没有数据支持的语言和夸大结果的重要性

“suggest”"show"更好,切忌使用“prove”

尽量不要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

注意时态的转换[叙述结果用过去时,论述其意义用现在时]

提及有争议或难以解释的发现(论文的局限性)

描述你的结论(陈述该研究如何推进本领域的发展,做进一步研究)

5)撰写Introduction

位于论文正文中开头部分,需要阐述该篇工作的动因和目的

介绍一篇研究的背景,在该研究领域的现状,优缺点和重要意义等

介绍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是所有,并标明自己的研究工作相比前人的创新点

引言部分需回答问题:

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

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

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本文是如何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引言部分写作步骤:

阅读总结前人的文献

准备写

草拟开篇

确定Gap

起草完整引言

同行评议

微调引言

[①在记笔记时用自己的话描述文章内容,避免复制原始文献词汇;比较你的笔记和论文原稿,以确保你没有剽窃;添加完整的书目信息,包括所有作者的姓名,文章标题,卷号,年份和页面等]

640.png

引言部分的写作框架

起草完整的Introduction

期刊文章的开头有2个特征:(这个话题通常是以现在时态来介绍的;对参考文献的应用在第一句中试很常见的,同时引用的参考文献不止一个;)

要藐视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在引用别人的作品时经常使用现在时态;

引用时不是大量文献的堆积,作者通常不会一次总结一个作品,而是将多个引用以逻辑顺序分组在一起,最终指明当前的工作;

引用时与中文格式不同,不用使用引号直接引用别人的原文,需要论文写作者用简短的句子捕捉到他人作品的本质;

研究领域的介绍需要提醒你的读者为你的研究奠定基础的作品,说明这个领域的一些重要发现,总结与当前工作相关的基本知识;

提供背景资料及其他人的工作时,不要直接引用原文的句子,避免抄袭嫌疑;

完成草稿时记得插入引用的参考文献;

Introduction的简明性:

容易出现单调:使用的单词几乎为"showed"模式;冗长;

捕获文章关键实验结果,从句子中去除科学家的名字和作品的名称,这些信息在参考文献中都会详细列出,不用在正文中过多赘述;

分组相关的结果,对相关的想法分组并适当地使用标点符号。例如:在总结文献时合并一个冗长的段落,使其简洁;

流畅性:使用具有连接功能的词或短语;

引言内容的评议优化:

引言部分论文的结构:是否包括介绍研究领域?指明需要填补的空白?以及填补空白?

论文的简洁性;

书写习惯:英文论文中的引用不能直接使用引号“”

文献管理和插入软件“Endnote”或者“Noteexpress”

英语语法:写不出纯正的英语,但要确保写出来的句子的准确性[①检查单词拼写单词的含义是否符合要表达的内容检查时态英文标点符号是否使用准确]

科学性:论文是科学研究文章,用语要科学规范;

6)如何写摘要Abstract?

摘要的重要性: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总结,是对受众关于一篇文章的最简短和最直接的汇报;

主要目的是简洁地说明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和意义;

对于论文送审,一般SCI期刊编辑把论文的题目和摘要送给候选审稿人,审稿人根据摘要来决定是否有兴趣或者值得花时间审阅此稿。

摘要的分类:

描述型[50-100字,简短,介绍背景、目的、文章的主要问题、内容概要]

信息型[200字,介绍背景、研究目的、使用方法、结果发现和总结]

结构化[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半结构化[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非结构化[可能会提及文章中的某些部分]

摘要部分采用层级结构写作方法

640.png

摘要的层级结构

摘要写作注意事项

切忌把写在引言的内容写入摘要;

不要对论文内容做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写论文需要客观,只用直述研究,不需要在写作中渗入个人情感;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写作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用语精准,多用简单句;

摘要只有一段,不要分段叙述;

用第三人称写,把重点放在研究的客观叙述上,不加入个人主观情感;建议用“the study of....../ a survey shows......./ making a survey of.....”, 不用“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等做主语

使用规范化的专业名词术语,不采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不可以用其他意思相近的代替,这是不被公认的。如果不知道怎么写专业术语,可以参考其他学者发期刊是怎么写的;

摘要部分使用文字表述,文字内一般不出现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方程式,也不能出现表格;

摘要部分与引言不同,摘要部分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经出版的著作;

7)如何写标题Tittle

不要把很多内容都放进标题里

标题的六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how

写标题的注意事项:

避免重复,没有头绪时,可以模仿他人的课题研究标题,但不能抄袭;

避免冗长的标题(SCI论文长度控制在10-12个英文单词)

避免使用无意义的非特定词语,例如: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SCI论文的标题指向明确,突出重点和原创性的研究发现

避免检索性不强,应使用规范严谨的关键词

8SCI论文写作标点符号格式

SCI论文中所有的逗号和句号都是“Times New Roman”格式

英文的逗号偏小,后无空格;句号为实心点

英文中没有顿号,采用逗号表示

英文中没有书名号,一般采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

英文中的省略号采用3个实心点“...”

英文中的破折号,是英文输入模式下点“-”

空格:英文文章撰写时标点符号后要手动输入英文输入法下的空格,句与句之间也要加入空格;

常见的单位在写作时统一为“times new roman”字体格式

数字与单位之间应空一格

注意单位中的上下标

常用的表达:

摄氏度:

“pH”,应写成小写p,大写H

表达的意思应使用“etal”,至于斜体或者加点应按照具体杂志要求

9)如何在论文中插入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作用:

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有助于评价期刊质量,筛选核心期刊

有助于判定论文学术水平和选择审稿专家:参考文献的内容,语种,出版时间,数量,作者等都是审稿人在审稿时关注的;

5种文献导入方法:

手工输入(文献——新建;在工具栏中直接点击加号图标;③9Ctrl+N

endnote登录网上数据库直接下载(工具——在线检索——选中web of science(TS) ——设置检索条件——点击检索(或直接enter——根据输出的检索结果点击确认——右键将检索结果添加到自己建立的组里面)

从网上数据库导入(将文献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导入到endnote;通过web of science 设置检索条件——检索——选中检索结果——保存至endnote desktop——发送——直接打开)

PDF导入(单个PDF文档导入;多个PDF文档通过一个文件夹导入;操作步骤:文件——导入——文件(文件夹)——选择需要导入的文件(文件夹)——选择导入格式为PDF——导入)

格式转换导入(CNKI——从中国知网导入文献到endnote; (操作步骤:进入中国知网——输入检索限定——检索——勾选要导出的参考文献——点击导出/参考文献——endnote导出——保存——桌面(其他指定位置——打开endnote X7——导入下载文本文档——选择endnote导入——选择unicode(UTF-8——点击导入)

endnote最强大的功能——编写做边引用

第一步:尝试插入参考文献,确定参考文献插入位置;

第二步:进入endnote X7界面,点击“go to endnote”,word 自动跳转到endnote界面

选中要插入的参考文献,点击插入为引用,这样就从endnote自动跳转到word界面,自动生成了参考文献

endnote功能:

插入多篇参考文献,endnote 会自动编号

endnote也会自动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进行调整

删掉插入出错的参考文献:

endnote中的“ eidt & manage citation功能,移除已经插入的文献

如何调整参考文献的格式:

直接通过endnote自带的期刊参考文献格式调整(具体操作步骤:点击格式——选择参考文献格式——选择目标期刊——应用)

通过网上下载指定期刊(endnote里面没有的期刊格式)的文献格式,然后应用到endnote里面(具体操作步骤:编辑——输出样式——打开样式管理器——从网上获取更多——输入指定期刊名——Apply——Download——保存在指定位置(任意选定)——打开下载文件——文件——另存为——保存——进入word界面——endnote——style——select anotherstyle——找到添加的期刊——点击ok

10SCI论文写作小结

阅读时 IMRD顺序,写作时按M-R-D-I的步骤;

results部分的分析涵盖了初期的准备,也就是实验结果放置的逻辑顺序,以及讲述实验的结果;Discussion部分需要把结果中展示的政局线索和前言中的背景资料关联起来;

Introduction 部分再写作中可以按照七个步骤进行:阅读总结前人的文献——确定思路准备写作——拟定初步的写作大纲——确定GAP——起草完整前言——同行评议——微调前言;

Abstract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目的,所用的方法和取得的结果和意义,摘要作为论文的简要总结必须要传达正确的信息,作为一篇文章主旨的简要概述,读者也能从中判断文章是否为自己所要找的。

Abstract写作要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做了什么?主要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

Tittle非常简短,一般在10-12个英文单词,常见的题目格式“X of Y by Z”

转自科研人SCI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