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论文写作八步法(亲证有效)

2024/4/29 10:52:13  阅读:36 发布者:

确切来说,论文的构思和策划是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前期步骤。在此之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资料搜集,理清思路,制定清晰的大纲,并可能进行初步的草稿或提纲。这些准备工作常常比实际动手写更为耗时,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完成一篇庞大的论文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准备时间,但一旦准备妥当,真正开始动笔的写作过程可能只需数天到数周。这种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直接影响着写作阶段的流畅与高效。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在广义上,几乎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论文选题,只要有新颖的观点、发现、研究方法、材料等。然而,五新的要求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硕士论文选题的范围。考虑到作者多数是第一次撰写如此长篇的学术论文,缺乏经验和深厚的知识积累,这就使得一些较为广泛或复杂的课题难以把握;另外,二三万字的篇幅限制也对选题提出了挑战,因为如果选题过于宏大,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得到适当的展开。因此,选题的合适性对论文的成功至关重要,甚至有人认为,一个好的选题等于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作。

根据许多硕士论文选题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即领域内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部分;其次是有争议的话题,即自己能够提出充分观点支持的议题;还有对比性的话题,可以与其他观点或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可以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此外,也可以考虑对老话题以新的视角进行重新探讨,以及研究刚刚浮出水面的本专业新问题。这些方法有助于在狭小的篇幅内找到一个既能够符合要求又有足够深度的论文选题。

第二步,围绕已确定的论文选题展开文献检索是一个关键而耗费精力的工作。在中国,大部分中文学术资料尚未上网,需要进行手工查找,因此检索中文资料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拉丁文资料,尤其是英文资料,由于网络传播的便利条件,相对较易查找。然而,即使找到了目录,真正获取并阅读这些资料仍需要作者不断努力。

这个步骤是不可或缺的。若缺乏这一步,论文内容很可能与他人已有的研究工作雷同,等于枉费心机。文献检索的过程也是激发思路、产生观点的闪光点的过程。若省略此步骤,便等于失去了涌现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源泉。这同时也为下一步在观点、角度和材料方面做好准备。在这个阶段,作者的视野会得到拓展,想法会得到验证或重塑,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过程。

第三步是提出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具体研究问题。选题是确定论文的大致方向和范围,但在实际动笔时,常常会面临两类具体问题。第一类问题涉及观点:究竟我的观点是什么?或者说,可以构想出一个或多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要证明这些假设的成立性,需要通过大量的证据和材料,经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而第二类问题则涉及实用性:我需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可能会涉及提出多种原因或各种环境条件对所论证问题的影响,需要确定它们与所讨论问题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来论证。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牵扯到论文的核心思想或论证主题,必须明确并贯穿于整篇论文始终。由于硕士论文篇幅相对较长,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难以把握全文,导致逐渐偏离最初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过多地叙述与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无关的内容。这种情况可能造成论文内容松散,失去了焦点和主题的连贯性。因此,明确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始终将其贯穿于整个论文,是确保论文连贯性和深度的关键所在。

第四步是确定适用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进一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在探究社会现象或事实时,选择不同的研究取向会影响选用的具体方法、研究假设、数据收集方式以及结果评判标准。然而,在当前的论文写作中,各种研究方法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容性和内在联系。

一般而言,根据选题和具体问题,可以主要采用一种研究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比如,若研究对象为作为大众媒体信息接受者的情况,这种研究取向通常以定量分析为主,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思辨研究来辅助。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进行的定量分析一般规模较小,适用范围也相对有限,更多地依赖他人的调查结果而非自己的直接调查。这可能是因为论文规模较小,研究经费有限,以及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所致。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度引入一些定量分析数据有时能够增加论文的权威性。但是,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行事,而不是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刻意添加。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课题更适合思辨研究,强行加入微观的定量调查结果反而可能事倍功半。这是在撰写论文时需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在确定研究方法时,需结合论文的整体逻辑和目标,避免研究方法和论题不相符导致论文质量受损。

第五步是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虽然一般文章写作也需要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而言,这一步显得更为必要,要求也更为精细。一篇硕士论文通常需要包括绪论、人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论。在写作之前,需要对章节设置进行整体布局,确保结构合理;各章之间必须有逻辑联系,避免盲目书写、淹没主题或失去重点。这个阶段很少能一次性完成,通常会根据收集的材料、调查访谈中的新情况不断变动。但就像建筑师在动工前需要有详细的图纸一样,在撰写硕士论文阶段,整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存在于头脑中,通常需要用文字形式表达,尽可能地细致(尤其是涉及到的部分,尽管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过于固定),以便在实际写作时心中有数。

在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骤中,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向导师寻求指导外,这也是在动笔写作前向其他专家征求意见的良机。论文框架还没有变得庞大,花费的审阅时间也不会太长,但却能够大致看出论文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在这时修改论文结构相对于完成全文后再进行修改要轻松得多,更容易,而且有较为宽裕的时间,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

第六步是对已获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以及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分类,并将其充实到各章节中,随后进行解释和论证。这实际上就是论文写作本身,因此这样描述是为了让作者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并非天生能够直接证明论点或解释具体问题,它们需要通过作者的组织和论证,才能赋予其生命力,自然而有力地为所讨论的主题提供支持。

在这个阶段,需要重新温习已学过的逻辑学或社会调查统计知识,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围绕已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通过论证手法,如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来阐释观点或解答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在论证过程中,常会出现材料运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符等情况,这时需要暂停写作,寻求更多材料或专家意见,对论文框架中的内容进行充实或删减,有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况非常正常且经常发生。在时间安排上,必须有相应的计划。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有时会导致论文最终失利,因为写作时间过于紧迫,无法进行论文结构的充分调整。这种情况并不值得。因此,合理的时间分配和计划对于确保论文质量至关重要。

第七步是在必要时重新评估选题,并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这种情况通常与第六步同时出现,即在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思考后,作者可能会感到原先选定的题目不太适合自己,或者难以完成。这时就需要及时调整整个论文写作的计划,甚至改变选题。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关键在于避免长时间的犹豫不决,而是需要快速做出决定,以便有时间重新开始构思。由于之前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进行了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重新开始,所需的时间并不会太多,因此过度担忧是不必要的。

另一种选题不当或难以完成的情况可能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于广泛。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需缩小论证对象的范围即可。然而,这里最大的障碍在于作者可能舍不得舍弃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准备的论文。一旦发现很多材料无法使用,难以割舍是很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重新设计论文框架结构。不过,相比之下,缩小较大论证对象的范围要容易得多。在硕士论文写作中,论证对象范围过小的情况较为罕见,因为二三万字的论文通常更适合于较为狭窄的选题。

第八步是对论文进行技术上的规范化检查和调整。这包括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包括目录)、文中的引文标注、注释和编号、文末的参考文献排列,以及非正文部分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摘要)、关键词等等,都需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尽管这些问题属于技术性范畴,但也展现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在引用他人观点的地方,必须注明资料来源,不能模糊不清,更不能将他人的研究成果冒充为自己的。引用资料的来源必须明确,包括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必须一一列明。有时,即便一篇论文在学术水平上表现良好,但在答辩时被提出的主要问题可能是引用不规范。由于这个原因,论文的评价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这样的瑕疵非常不值得。因此,在论文最后的校对和调整阶段,要特别关注这些细节,确保文中的引证、注释和格式符合学术规范,避免出现任何不妥之处。

转自Light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