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临床实验怎么避免数据缺失?

2024/4/17 14:46:45  阅读:109 发布者:

在临床实验中,数据获取是十分关键的一步。然而,由于临床研究通常非常复杂,收集资料困难,常常会或多或少会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为了保证研究结果正确,我们该如何避免数据缺失呢?

从经验上看,数据的缺失往往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患者的依从性、研究执行的质量(研究者的依从性)息息相关。如果想尽量避免数据缺失的发生,除了绞尽脑汁获取患者和研究者的对研究的重视、确保研究按设计实施外,还需要保证各观察指标易于获取、减少观察指标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当然,这也会相应的牺牲信息量,导致研究后期无法探讨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因此,彻底避免数据缺失基本没戏,大家还是死了这条心吧;但是数据确实是可以控制的,合理的数据管理和控制要从设计阶段贯穿到研究结束,是保证研究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a)做实验前,尤其是新实验(哪怕是实验室其他人已经做了N遍的实验)先尽可能的写清楚实验步骤, 这个实验步骤最好做成电子版,存在自己的电脑中,打印一份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以后再用该实验步骤, 只需写明:参见xx页。这样到时候写文章时,就很方便了;

b)新的实验结果一旦得到,要将数据尽快整理成图表,用Powerpoint做成PPT格式,质量和格式就和准备发表一样,哪怕是阴性结果,并且将实验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尽量详细列出,这样以后无论是开会做报告还是写作文章都会方便很多;

c)如果是阴性结果,和预测的不同,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有无别的替代方法?是否要修改原来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实验设计?

d)同样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查Pubmed(生物医学最著名的、最重要的摘要数据库), 看相关领域是否有新的文章发表,如果相同思路的结果已经发表,就要及时调整实验方向。

实验者在临床试验的执行和数据管理过程中, 应通过以上四种方法核查数据, 提高数据质量,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数据缺失。

转自基础医学学习交流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