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的使用存在误用曾称(俗称)名词、混淆、随意简化、学科专业不对应等问题 。医学名词是科技名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编辑要想做到规范应用 ,应了解医学名词规范化的主要依据 ,深入学习科技名词的定名规则、使用规范 ,关注医学名词的审定动态 ,掌握行业标准及其他权威参考资料的查询路径。
医学名词规范化应用的主要依据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审定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名词委)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经国务院授权 ,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名词委审定的名词是规范化使用的最重要的依据。
2. 药物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现行版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编制,从 1985 年以来每 5 年修订一次,是我国药物名称规范化的权威依据。
3. 部分没有经名词委审定的名词 ,其规范应用还可以参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4. 其他。作者可选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最新版《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及《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名词 。
表 1:医学名词查询常用网站
名称 | 内容 | 网址 |
术语在线 | 名词委 | http://www.termonline.cn/index.htm |
中文医学主题词表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 http://cmesh.imicams.ac.cn |
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 http://std.samr.gov.cn/ |
中华医学网 | 中华医学会 | http://medline.org.cn/clinic/index.do |
医学名词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1. 误用曾称、俗称
科技名词的定名原则是 :一个概念仅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称。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应确定一个名称为正名(规范名),其他为异名。异名主要包括“全称”“简称”“又称”“俗称”“曾称”。全称、简称是可与正名等效使用的名词;又称为非推荐名词,特殊情况下允许定一个“又称”,只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已淘汰的曾称和非学术用语的俗称不能替代正名。如:老年性痴呆、老年前期痴呆应为阿尔茨海默病 ;心肌梗塞应为心肌梗死 。如确需注明曾称、俗称 , 可在正名后括号内说明。
2. 随意简化
有些作者在写作时不够严谨 ,使用工作交流中常用的简称替代规范的医学名词。如:人流应为人工流产;上感应为上呼吸道感染等。有些名词有审定的简称,可在文中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并附简称,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后文可用简称。
3. 概念理解不清导致同音字混用
作者对名词概念理解不清或错误辨析造成字、词的错用。如“症”是指患者主观不适,用于症状。“征”是客观检查发现的异常表现,用于体征、指征、综合征。“证”既指疾病的现象又指疾病的本质,是对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病理本质的概括,如辨证。
4. 学科专业不一致
有些作者未根据学科、专业选用对应的名词,导致医学名词错用。在《中医药学名词(第二版)》 中鼻衄是审定名词,但是在《医学名词》中鼻衄是鼻出血的俗称,在一些文稿中使用鼻衄即为学科专业不一致。
5. 药品名称不规范
药品名称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用药物的商品名或别称、俗称替代药品通用名,如安定应为地西泮,先锋霉素应为头孢菌素,拜新同应为硝苯地平等。
6. 医学名词外文名称的规范问题
有些作者在写作中容易忽视外文名称的核对,将名词的曾称、俗称的对应英文作为正名的注释。如阿尔茨海默病的英文名称为Alzheimer’s disease。senile dementia为其俗称“老年痴呆”的对应英文。英文缩写应在对应中文名词首次出现时进行标注,后文即可使用。但是用英文缩写替代中文名词时要谨慎,避免出现混淆或者大量出现不常用的英文缩写影响读者理解。医学名词中有较多外国人名,要注意核对,特别是非英语国家人名的拼写,如 Ménière’s disease 等。
正确使用医学名词不仅关系到医学科研成果的记载、交流和传播,还关系到期刊的学术质量。为促进医学名词的规范化表达,提高作者、读者、编辑对正确使用医学名词重要性的认知,这里总结归纳了常被误用的医学名词的规范化表达形式,并按照音序编排,以下是A~G系列,欢迎关注。
以下为A~B系列:
_ | 规范词 | 非规范词 |
1 | 阿尔茨海默病 | 老年性痴呆 |
2 | 阿蒂斯现象 | 阿瑟斯现象、阿图斯氏现象 |
3 | 艾萨克综合征 | 神经性肌强直 |
4 | 鞍鼻 | 马鞍鼻、塌鼻梁 |
5 | 白内障摘出术 | 白内障摘除 |
6 | 白色海绵状斑痣 | 白色海绵痣、白色海绵状痣 |
7 | 斑点状角膜营养不良 | 斑状角膜失养症 |
8 | 瘢痕挛缩 | 瘢痕挛缩畸形 |
9 | 瘢痕性脱发 | 斑脱、瘢痕性秃发、油风 |
10 | 半切牙术 | 牙半切除术 |
11 | 包涵体性 结膜炎 | 包涵体急性结膜炎、副沙眼 |
12 | 鼻窦支气管 综合征 | 鼻旁窦支气管 综合征 |
13 | 鼻咽血管 纤维瘤 | 鼻咽纤维 血管瘤 |
14 | 闭胸心脏按压 | 闭胸按压 |
15 | 臂神经丛阻滞 | 臂丛神经阻滞 |
16 | 边缘性龈炎 | 单纯性龈炎、慢性龈缘炎 |
17 | 变性近视 | 病理性近视 |
18 | 变应原性(又称:过敏性) | 致敏性 |
19 | 辨距困难 | 辨距不良、辨距障碍 |
20 | 髌骨 | 膝盖骨 |
21 | 髌骨软骨软化(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 | 髌骨软化病、髌骨软化症 |
22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 | 窦房结 功能不全 |
23 | 病细胞综合征 | 病态细胞综合征 |
24 | 玻璃疣 | 玻璃膜疣、黄斑玻璃膜疣 |
25 | 勃起功能障碍(又称:阳痿) | 阳萎 |
26 | 搏动性 眼球突出 | 搏动性突眼 |
27 | 补液 | 输液 |
28 | 败血症 | 败血病 |
29 | 变应性紫癜(又称:过敏性紫癜) | 舒-亨综合征 |
30 | 补液量 计算公式 | 补液公式 |
注:简称,可与规范词等效使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并附简称,后文可用简称。又称,一般不推荐使用,由于种种原因确需使用时,必须前后保持一致,不能与其他词形混用。非规范词,由曾称、俗称归并而成,应不再使用。
以下为C系列:
_ | 规范词 | 非规范词 |
1 | 草莓舌 | 草莓状舌 |
2 | 产道裂伤 | 软产道损伤 |
3 | 产妇 | 临产妇、孕产妇 |
4 | 产前保健 | 产前护理、孕产期保健 |
5 | 肠壁疝 | 肠管壁疝 |
6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
7 | 超声监测 | 超声监视 |
8 | 成年型糖尿病 | 成人型糖尿病、成熟早发型糖尿病 |
9 |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10 | 成釉细胞瘤 | 造釉细胞瘤 |
11 | 齿轮样强直 | 齿轮式僵直 |
12 |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 | 视网膜脱离眼内注气术 |
13 | 充气止血带 | 气囊止血带 |
14 | 充溢性尿失禁 | 充盈性尿失禁 |
15 | 重叠感染 | 二重感染 |
16 | 出血斑 | 淤血斑、血斑 |
17 | 出血性梗死 | 出血性梗塞 |
18 | 初始耐药 | 起始耐药 |
19 | 初孕妇 | 初产妇 |
20 | 创伤后脑综合征 | 脑外伤后综合征 |
21 | 创伤性窒息 | 损伤性窒息、外伤性窒息 |
22 | 槌状指 | 锤状指 |
23 | 戳伤 | 刺伤 |
24 | 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造影 |
25 | 催产素激惹试验 | 缩宫素应激试验 |
26 | 蚕食性角膜溃疡(又称:蚕蚀性角膜溃疡) | 慢性匍行性角膜溃疡 |
27 | 糙皮病(又称:烟酸缺乏症、玉米红斑病) | 粗皮病 |
28 | 超声波 | 超音波 |
29 | 沉淀性抗体 | 可沉淀抗体 |
30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 纯红血球再生障碍 |
注:简称,可与规范词等效使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并附简称,后文可用简称。又称,一般不推荐使用,由于种种原因确需使用时,必须前后保持一致,不能与其他词形混用。非规范词,由曾称、俗称归并而成,应不再使用。
以下为D系列:
_ | 规范词 | 非规范词 |
1 | 大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 脑性瘫痪 |
2 |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又称: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3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单核细胞吞噬系统 |
4 | 单一性骨囊肿 | 单纯性骨囊肿、孤立性骨囊肿 |
5 | 胆汁浓缩综合征 | 胆汁黏稠综合征 |
6 | 倒睫 | 睫毛倒生 |
7 | 镫骨松动术 | 镫骨撼动术 |
8 | 低磷酸酯酶症 | 低磷酸酶血症 |
9 | 低位髌骨 | 髌骨低位 |
10 |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 低排综合征、低心排综合征、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
11 | 低置胎盘 | 胎盘低置 |
12 | 滴虫阴道炎 | 滴虫性阴道炎 |
13 | 滴状银屑病 | 点状银屑病、点滴状牛皮癣 |
14 | 骶管阻滞 | 骶管封闭 |
15 | 地霉病 | 地霉菌病、地丝菌病 |
16 | 地中海贫血(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地贫、地中海型贫血 |
17 | 癫痫 | 羊癫疯、羊角疯 |
18 | 电刺激术(简称:电刺激) | 电脉冲刺激 |
19 | 电化学疗法 | 电化学治疗 |
20 | 电子喉 | 电子人工喉 |
21 | 跌伤 | 摔跌伤 |
22 | 锭剂 | 含片 |
23 | 动脉瘤性骨囊肿 | 动脉瘤样骨囊肿 |
24 | 痘痕 | 麻点、麻子 |
25 | 窦房传导阻滞 | 窦房阻滞 |
26 | 毒血症 | 毒败血症、血毒症 |
27 | 对冲性损伤 | 对冲伤、对撞伤 |
28 | 钝伤 | 钝挫伤 |
29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又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 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 |
30 | 多发伤 | 多发创伤、多发性创伤 |
注:简称,可与规范词等效使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并附简称,后文可用简称。又称,一般不推荐使用,由于种种原因确需使用时,必须前后保持一致,不能与其他词形混用。非规范词,由曾称、俗称归并而成,应不再使用。
以下为E~F系列:
_ | 规范词 | 非规范词 |
1 | 额外肾 | 多余肾 |
2 | 儿茶素(又称:茶单宁) | 儿茶酸、儿茶精 |
3 | 耳毒性聋 | 中毒性耳聋 |
4 | 耳郭假囊肿(又称:耳廓假囊肿) | 耳廓假性囊肿 |
5 | 耳颞综合征 | 耳颞神经综合征 |
6 | 发声困难(又称:发声障碍、发音困难) | 发音障碍、言语障碍 |
7 | 烦渴 (又称:多饮) | 烦渴行为 |
8 | 反向隔离 | 保护隔离 |
9 |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 |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
10 | 房角退缩性青光眼 | 房角后退性青光眼 |
11 | 放射免疫测定(又称:放射免疫分析) | 放免分析、 放射免疫法 |
12 | 放射性活度 | 放射活性、 放射性强度 |
13 | 放射性结肠炎 | 放射性肠炎、 辐射性大肠炎 |
14 | 放射性损伤(简称:放射伤) | 放射损伤、 辐射性损伤 |
15 | 放线菌病 | 放射菌病 |
16 |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 放射疗法、 放射性治疗 |
17 | 非接触式眼压计 | 非接触性眼压计 |
18 |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 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
19 | 肥胖通气低下综合征 | 肥胖低症候群、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
20 | 肺不张 | 肺扩张不全 |
21 | 肺泡微结石症 | 肺泡微石症 |
22 | 肺血栓栓塞症 |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 |
23 | 分牙器 | 牙齿分离器 |
24 | 分枝菌酸 | 分枝杆菌酸 |
25 | 封闭因子 | 阻断因子 |
26 | 缝性白内障 | 缝间白内障、 缝合性白内障 |
27 | 辐射抗性 | 辐射阻抗、 放射抵抗性 |
28 | 辅助循环 | 循环辅助 |
29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 复发性口疮 |
30 | 复视试验 | 复视检查 |
注:简称,可与规范词等效使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并附简称,后文可用简称。又称,一般不推荐使用,由于种种原因确需使用时,必须前后保持一致,不能与其他词形混用。非规范词,由曾称、俗称归并而成,应不再使用。
以下为G系列:
_ | 规范词 | 非规范词 |
1 | 钙负荷试验 | 钙输注试验 |
2 | 钙拮抗药 | 钙颉颃剂、钙颉颃药 |
3 | 钙质沉着症 | 钙化病、 石灰沉着病 |
4 | 干扰 | 串扰 |
5 | 干燥性角膜结膜炎 | 角结膜干燥症、 干性角膜结膜炎 |
6 | 肝周炎 | 肝周围炎 |
7 | 肛门镜 | 肛窥镜 |
8 | 高钙尿症 | 高尿钙症 |
9 | 高钾血症 | 高血钾症 |
10 | 高位髌骨 | 髌骨高位 |
11 | 高压电损伤 | 高压电烧伤 |
12 | 高眼压症 | 高眼压 |
13 | 革兰氏阴性菌毛囊炎 | 革兰阴性杆菌毛囊炎 |
14 | 高张盐溶液 | 高渗盐水 |
15 | 梗死 | 梗塞 |
16 |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
17 | 功能性痛经 | 原发性痛经 |
18 | 宫角妊娠 | 角孕、 子宫角妊娠 |
19 | 宫口扩张 | 宫颈扩张 |
20 | 共生 | 共栖 |
21 | 骨软化症(简称:骨软化) | 软骨病、 低磷软骨病 |
22 | 骨髓增生性疾病 | 脊髓增生、 骨髓增殖性疾病 |
23 | 骨质溶解 | 溶骨症、 骨溶解症 |
24 | 贯通伤 | 穿孔伤、穿破伤、穿通伤 |
25 | 光疗 | 光量子疗法、光照疗法、光电疗法 |
26 | 光敏性皮炎 | 光敏感性皮炎 |
27 | 光纤喉镜 | 纤维喉镜 |
28 | 光线性角化病 | 日光性角化病 |
29 | 胱氨酸贮积症 | 胱氨酸血症 |
30 | 硅沉着病 | 矽肺 |
注:简称,可与规范词等效使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并附简称,后文可用简称。又称,一般不推荐使用,由于种种原因确需使用时,必须前后保持一致,不能与其他词形混用。非规范词,由曾称、俗称归并而成,应不再使用。
转自医刊界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