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检索或者阅读一篇文章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的标题,各大文献检索数据库都会根据文章的关键词(key words)来为读者提供检索结果。因此,对于正在撰写论文的研究者们来说,写好文章的标题,选择合适的文章关键词,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文章的被阅读与被引用量。
在Wiley的科研写作专题讲座中,来自各领域的专家们就如何写好文章的标题与关键词为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今天,基于多位学者们的经验,我们总结了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相信这些可以帮助你撰写和设置更加出彩的标题与关键词。
文章标题可以依据这样的原则来撰写:
标题是读者在检索文献时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浓缩总结,反言之,文章写好后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
在撰写标题时我们可以遵循一些原则,让我们更好地通过标题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也让读者(也包括编辑和审稿人)更加清晰直接的透过标题了解文章所传达的最主要信息。
Wiley推出的科研写作类讲座“科技论文撰写与出版——以Wiley科技期刊为例”中为大家推荐过一个撰写标题的原则:ABC原则,其中A、B、C分别代表Accuracy(准确),Brevity(概括)和Clarity(清晰)。
细言之,
Accuracy:指文章的标题应该可以准确地体现整篇文章的主旨,避免以偏概全,在标题中缺失了文章的关键信息。
Brevity:标题应该言简意赅,不宜过长,句式不宜过于复杂,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文章中的细节应该尽量不要出现在标题中以避免导致标题过长影响读者的快速阅读与理解。
Clarity:标题中应该突出整篇文章独特的、关键的信息,如文章中所使用的关键词,以便读者可以通过标题中的关键词快速锁定所需要的文章。同时,为方便读者的检索,标题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化学式、角标、特殊符号等(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研究领域中以上特殊用法很难完全避免)。
文章标题还有这样的结构划分:
通过索引ESI所收录2000-2010年发表的部分高被引论文的提名,《英文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一书将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总结归纳为了以下五大类:
名词短语式:该形式的标题多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其中所使用的动词也是以分词或者动名词形式出现的。此类结构可以很好地突出研究的关键内容。
例:Ecological responses to recent climate change
主副式:该结构多由两个或多个名词性短语式标题构成。这种结构在研究较为复杂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划分结构的作用,使用主标题强调研究主旨,而副标题可以起到进一步解释的作用。这种结构也最受科研人员的欢迎,是使用较多的结构之一。
例: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陈述句式:这类标题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即在标题中直接点明这篇文章的结论。由于科技论文是一个针对科研问题的求证过程,因此早期一些学者认为不应使用此类陈述句作为文章的标题。然而近几十年来,一些临床医学类期刊开始鼓励作者使用该结构撰写标题以更清晰地展现重要结论,但该类标题的使用依然较少。
例:Acrylamide is formed in the Maillard reaction
疑问句式:将探讨性的疑问句作为一篇文章的标题,这样可以使研究内容从开篇起就更加生动,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这样的标题常见于评论性文章,然而较少出现在SCI高被引文章中。
例:Which way for genetic-test regulation?
系列式:一系列由相同主标题但不同副标题构成的文章标题。其实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期刊并不鼓励以这种方式发表论文。因为系列论文会在摘要引言等介绍部分有过多重复性内容;读者仅阅读一篇文章难以了解整个系列研究的全貌;若系列文章中的某一篇或几篇被拒稿或发表在不同期刊中,会导致研究丧失连贯性;在读者检索时常常忽略副标题导致检索结果混乱。
看了以上内容,你对撰写文章标题更有信心了吗?
如果还是没有把握,不妨看看下面的小建议:
//
Tips:如果在论文写好之后还在纠结该如何更好地给自己的文章起个标题,可以把自己的研究讲给你的那些有相应学科背景但不完全了解你研究的同学、同事、朋友听一听,讲完之后问问他们你到底讲了些什么,这个时候听众往往可以更好地帮助你抓住关键点,抛掉不必要的细节。这是因为当人了解整个故事的所有细节时,往往更难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对整个事件进行高度的概括,这也是我们总是认为写标题十分困难的原因。
文章的关键词的设置也有讲究:
我们在投稿时,常常发现期刊要求提供3-5个关键词。其实这些关键词在文章检索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你的文章更高频次地出现在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读者的检索结果中,换句话说,选对关键词可以帮助你的文章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能被更多来自同一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阅读。
那我们该如何选取关键词呢?
关键词应该是那些高频次出现在文章中的词,它应该是与你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是你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或是结论中的关键信息。
选择使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为关键字,避免使用表意模糊的形容词作为关键词,如必须使用动词时,动词应该选取该学科惯用的技术性动词。
有层次地选择关键词,考虑到不同读者对于关键词的不同理解。
有学者将关键词分为了三类:
普通关键词:往往是你所研究的大领域,虽然对有目的进行阅读的读者来说普通关键词并不会帮助你的文章出现在他们检索结果的第一页,但是这类关键词可以用于定位你研究所在的学科。
过渡性关键词:它常是多个次级学科都会使用研究方法、技术等,可以帮助跨领域的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文章。
特指性关键词:你研究的重要结论,它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检索到你的文章。
对于研究领域或关注点不同的读者,他们对于这三类关键词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选取关键词时不能一味地选取特指性关键词而忽略了前两类关键词。
以笔者所熟悉的食品化学研究领域为例,如一篇文章研究某食物烹饪过程中受美拉德反应影响所产生物质的反应路径,则关键词可选择:所研究食物(普通关键词),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所使用技术,过渡性关键词),Maillard reaction(特指性关键词),产生物质(特指性关键词),如此设置的话,不管是关注该食物相关研究,关注该技术应用,还是关注该研究方向本身的读者都可以更好的检索到你所发表的文章了。
转自CAA会员服务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