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SCI论文写作,三个准备要做好!

2024/3/22 10:51:22  阅读:29 发布者:

SCI论文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顺利发表SCI论文,需提前做好准备。有些作者忽视了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导致论文质量不过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学工作者写SCI论文前,需做好三个准备。

01

短期(写时)准备

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文章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文章腹稿,列出文章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写文章的关键阶段。这时应将所有工作和数据通盘考虑,全局在胸。这就像战斗打响前的运筹帷帽一样,是作者脑力劳动最紧张的时刻。

02

中期(做时)准备

会写文章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文章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考虑着写文章。

文章题目引言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写文章时只要如实叙述就可以了。实验结果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讨论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经常讨论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是将平时思考过的众多问题集中几个主要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结论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

所以会写文章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着最后的文章。这整个过程就是文章的中期准备。可见,中期准备以文章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文章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03

长期(学时)准备

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文章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文章,这就要看文章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

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积累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终生积累训练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了。这些平时积累的功夫,决定着作者文章的写作水平,而文章写作水平又影响着文章的传播。这种能力不是临用时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从年轻时就下苦功的。

有些作者可能会问,我也知道SCI论文写作要做好准备,可是要提前多久准备比较合适呢?其实,这个取决于作者的实际水平和期刊选择。作者水平这种主观因素需要作者自己把握,而从期刊来说,不同的期刊需要的时间不一样,以下可以作为论文作者的参考准备时间。

SCI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8个月准备:

SCI是面向全世界作者征稿的,对论文的美式英语表述,文章创新性,图表,数据等要求较高,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大,正常的审稿周期为2-4个月,加之国人投稿量越发的增加,杂志社编辑审稿的周期亦会更长。再加上文章的写作时间,翻译时间,修改时间,所以建议18个月是最稳妥的。必须预留足够的时间能赶在晋升之前完成。

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5个月准备:

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2-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最主要是核心期刊版面有限,现投稿及安排的人更多,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在出刊版面时间排序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

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转自华笙编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