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论文的逻辑性

2024/3/19 9:28:25  阅读:60 发布者:

逻辑性是学术论文的一个最基本要求,通常包含科学逻辑性和语言逻辑两个方面。语言的逻辑是我们自己要说得通顺流畅,科学逻辑就需要我们在依据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对自己要阐述的内容进行科学性的分析或者说是论证。

科学逻辑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四股

1)你为什么这么做?

2)你是怎么做到的?

3)结果是什么?

4)你的解释是什么?

语言逻辑指的是三C原则:(1)complete (完整)(2) concise (简明扼要)(3) coherent (连贯的、合乎逻辑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coherent (连贯的、合乎逻辑的)最为重要,它意味着句子中指代关系是清晰的,逻辑是平稳的(绝对不容许逻辑跳跃或逻辑断层)

引言和介绍

(你为什么这么做?)

正常来说引言的目的在于总结和归纳,你所写文章涉及方面的国际轨迹和进展。否则,您的文章可能会被认为是研究报告资料报告”(Research Report or Data Report)。因此在引言中尽可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读者。

这当然需要建立在您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您得首先成为有相关领域的足够知识的人。然后呢,您得将您的这些知识有条理地总结和归纳出来,而且是沿着您的文章的思路去总结和归纳。自然,总结和归纳的目的便是:有说服力地和逻辑地导出您的文章的话题!

以下是我对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的建议。

1)自己制定一个能养成习惯的阅读规矩:每个星期至少读一定数量的文献。(2)规定其中的文献必需有一定百分比是英文文献。(3)规定阅读文献的精读和泛读比例。(4)确定一些您需要长期跟踪的杂志甚至一些作者,检阅它们的每一期和他们的每一篇,然后挑选出您需要泛读的文章和您需要精读的文章。

英文泛读:细读摘要部分和讨论部分,但粗读其它部分(过一遍即可)。当然,如果方法部分是您想深入了解的,您也不妨将方法部分精读一下。

英文精读:(1)确信您读懂了每个句子,(2)确信您贯通地读懂了每一段,(3)确信您以挑战的态度贯通地理解了这篇文章的精髓和可能的缺陷。对那些我认为很相关很前沿很刺激的文章,我会:(1)将关键部分从pdf版变为word版,(2)再将word版的关键部分理顺为逻辑通顺的长摘要,(3)再将该长摘要的要害部分中文化以加深记忆。(4)我有时还会将一些既高级又简练的英文表述方式摘录到我自己的珍藏记录本上去的。

研究方法

(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一部分是既容易又严肃的。容易是由于您只需像写菜谱那样记录下您的研究程序和步骤;严肃是由于您的程序和步骤记录必需详细和清晰到让别人也用同样的程序和步骤能重复出您的研究结果。如果您采用的方法是常用的方法和别人详细描述过的方法,您在研究方法部分的描述无需过分详细(当然,您需要交代您使用的方法的文献出处)。您也完全可以去模仿别人的好写法,将您的资料套进去即可,而且这样的模仿应该不属于抄袭范畴的。

研究结果

(结果是什么?)

SCI论文的研究结果部分难度一般不在于英文表达,而在于叙述逻辑。更难的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叙述逻辑。当然,您对叙述逻辑的选择一定得是服务于您的文章的主题的!例子1:如果您的文章是挑战或证实一个已有的资料或说法,您得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您要挑战或证实的原本资料或说法。再费详细的口舌去陈述您自己的资料。最后直白:您的资料支持或不支持这原本资料或说法。例子2:如果您的目的是去对比您的资料和标准资料”(然后以标准资料为基础,解译您的资料的意义),您的任务便是:甄别您的那些资料(如:哪一批资料,或哪些时段的资料,或哪些区域的资料)是属于或接近标准资料A类的,哪些又是属于或接近B类的,哪些又是属于或接近C类的等等。然后按类陈述您的资料即可。例子3:如果您的资料只需内部比较,那您先得自我分类,然后按您的自我分类类别去陈述您的资料。例如,在您的研究区域里,哪些亚区域的资料是属于您的自我分类A?哪些亚区域属于B? 那些亚区域属于C?等等。

讨论和结论

(你的解释是什么?)

先需说明,有的作者愿意将讨论研究结果合并,要么在陈述资料的同时去讨论资料的意义,要么在资料陈述完成后马上讨论资料的意义。不过,科学四股里,讨论(What is your interpretation? )是被另列的。

前面说过,在引言部分,您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和归纳的目的便是:有说服力地和逻辑地导出您的文章的话题!在讨论和结论部分,您得首先重述您在引言部分导出的话题,然后按您在研究结果部分的资料叙述逻辑去讨论您的资料的意义。例子1:如果您的文章是挑战或证实一个已有的资料或说法,您需要在比较您的资料和您要挑战或证实的原本资料或说法的基础上去讨论:这原本资料或说法是站得住脚还是站不住?为什们?例子2:如果您的目的是去对比您的资料和标准资料,您的讨论自然是:以标准资料为基础,解译您的资料的意义。例子3:如果您的资料只是内部比较,那您的讨论自然是:按您的自我分类类别(A类、B类、C类,等等),您的哪些资料是属于哪一类的?各属其类的含义又是什么?例如,在按年代序列的讨论里,我常用的远高于均值高于均值接近均值低于均值远低于均值等分类就可以表明某个变量(如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特征(如:远高于平均温度高于平均温度接近平均温度低于平均温度远低于平均温度)。

结论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如果将讨论研究结果合并的话)。结论部分可以选择的逻辑是您想警告您的读者的逻辑,它无需遵循您在研究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用过的逻辑。例如,您可以选择一个随意的逻辑:(1)您的资料显示,您的研究亚区1是属于标准资料的A类,您的研究亚区2是属于标准资料的B类。但是您的研究亚区3则不属于标准资料的任何一类。这里您可以猜测它(亚区3则不属于标准资料的任何一类)的理由,或您就干脆说:您不知道理由。(2)自然啦,正是由于您还不确定或不知道它(亚区3则不属于标准资料的任何一类)的理由,您就可以建议:我们应该去验证标准资料,进而,您还可以建议验证的策略啦。当然,上述只是一个众多可能的例子里的一个例子。

摘要

最好在全文完成后再去写摘要。我的摘要写作策略很简单:从Introduction里挑出1-3句最关键的话(即: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和归纳时导出的文章的话题)作为摘要的引子,然后将您在研究结果的陈述高度压缩,写成2-4句能归纳资料的话,再将讨论部分的要点(不一定是全部)复制过来或重组过来(2-4句即可)。当然啦,您得将上述凑成的摘要改造成逻辑很通顺的一段或两段话。记着:摘要:全文的高度浓缩。摘要包括至少三个部分:WhyWhatYour Interpretations,有时写1-2如何做”(How)的也是被期望的。

以上是关于学术论文的两个逻辑阐述。对于注重学术逻辑的编辑来说,如果一篇学术论文中不具备这两个逻辑,那么无疑这篇论文是减分的。这两个特点还是需要大家注意一下,尽可做好。

转自论文大讲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