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共同一作到底是什么含金量?

2024/3/1 15:45:42  阅读:47 发布者:

近年来,不同领域之间展开各种合作,被广泛接受的“共同一作”现象在科研领域迅速兴起。这种合作模式得到基金、期刊编辑、评审等多方认可,但在发表文章阶段,作者的贡献认定成为一个火葬场,特别是对于第一/通讯作者这个备受瞩目的位置,其贡献的确认变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回答两个核心问题:什么是“共同一作”?“共同一作”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01 共一是什么?

我国学术期刊署名方式一直以来遵循顺位排序的规则,将第一作者视为主要贡献者。然而,近年来,受到国外期刊的影响,我国学术界逐渐引入了“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概念。这一变化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多作者合作的实际情况和保障每位作者的贡献得到公正认可。

在这一新制度下,“共同第一作者”允许多名作者共同担任第一作者的地位,通讯作者则承担质量担保的角色。这一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多作者合作中贡献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当两名作者的贡献相当时,能够更为客观地呈现每位作者的贡献。

然而,随着“共同第一作者”的引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如何准确评估多名作者的贡献度仍然是一个挑战。其次,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甚至容许多达45名的第一作者,这可能导致署名过于庞大,影响了署名的清晰度和科研成果的准确评价。

因此,在接纳国外期刊经验的同时,我国学术期刊在署名规则上需要更为精细地平衡公正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科研成果的准确记录和作者贡献的恰当体现。

02 “共同一作”的价值

在学术界,共同第一作者的含金量在不同阶段和场合会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其认可度随着时刻和场合的重要性而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

①求学阶段:在硕博评奖及毕业阶段,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相对认可度较高。无论是评奖评优还是毕业要求,一般院校都认可这种贡献形式。

②求职阶段:在顺利毕业后寻找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职位时,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能够展现成果,但其含金量已经明显下降。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难以确保在竞争者中建立明显优势。

③晋升阶段:在涉及职称评定时,共同第一作者的作用大幅削弱。因为高级职称科研成果的“纯度”成为重要指标,有些机构规定第一作者只认可一个人。此外,一些单位按照SCI分级限制共同第一作者的认可范围,或者通过权重系数控制其分值,以避免共同第一作者现象泛滥。

因此,共同第一作者在学术评价中的影响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需要在不同阶段谨慎权衡其使用,以确保在特定环境下发挥最大的效果。

03 署名需谨慎

在学术领域,署名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工作。特别是在多人合作完成的情况下,如果确定自己有最高的贡献度,那就绝不可轻易放弃第一作者的位置。导师可以作为通讯作者出现,这一点无需过分担忧。但如果合作伙伴确实对文章有直接贡献,那也需要考虑给予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

在确定署名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每位参与者的贡献得到公正的体现。导师作为通讯作者的角色可以被接受,但对于有实质性贡献的合作伙伴,应当给予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以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

因此,署名不仅是一种学术规范,更是对每位作者努力的公正回报。在合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轻率或不公正的署名方式,以维护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

转自冠霖书院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