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投前先看看这些SCI拒稿原因
2024/2/28 17:55:34 阅读:38 发布者:
在SCI投稿的结果中,最不想看到的结果莫过于期刊拒稿。论文如果被拒稿,切忌不要立即盲目的将稿件转投其他期刊。我们应该做的是重新审视论文,仔细找出被拒的原因,一般有三个原因居多:
第一,数据引用的不正确或者不完整,造成了审稿人对结论的质疑,如果是这个原因,我们可以把实验数据再精准化,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某些数据再重新引用。对于实验数据的整理我们应该做到:
1.做实验前,尤其是新实验(哪怕是实验室其他人已经做了N遍的实验)先尽可能的写清楚实验步骤(protocol), 这个protocol最好用英文写,并且做成电子版,存在自己的电脑中,打印一份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以后再用该protocol, 只需写明:参见xx页(refer Pxx。这样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很方便了;
2.新的实验结果一旦得到,要将数据尽快整理成图表,用Powerpoint做成PPT格式,质量和格式就和准备发表一样,哪怕是阴性结果,并且将实验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尽量详细列出,这样以后无论是开会做presentation还是写作论文都会方便很多;
3.如果是阴性结果,和预测的不同,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有无别的替代方法?是否要修改原来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实验设计;
4.同样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查Pubmed(生物医学最着名的、最重要的摘要数据库), 看相关领域是否有新的论文发表,如果相同思路的结果已经发表,就要及时调整实验方向。
第二,在英语为非母语的国家,SCI论文被拒很大程度是英文表达上面的问题,比如英文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造成,这就要求科研学者必须提高自己英语的综合能力,当然也可以求助于专业的SCI论文润色公司。那么对于SCI文章的润色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步是关于文章的结构,我们要调整文章的结构,结构的条理要清楚,但是要尊重文章的原有结构,否则可能越改越乱。
第二步是关于文章的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那些表述模糊的数据和案例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如果数据不充分的话,需要寻找相关的数据进行补充。
第三步是对论文的材料进行再次的整合与修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引用的材料进行整合,使其能够简练准确地支持论文的观点。对不能支持文章的观点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删除,否则就会造成论文的冗长。对于证据不足的文章,要重新去寻找充分的证明材料。对于引用的数据和名言之类的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
第四步是关于语病的问题。由于一般论文的学术性很强,在语言的表达上面需要表达准确,同时要保证语句没有语病。如果论文投的是外文期刊的话,需要对翻译的句子进行修正,最起码要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不要出现语法的错误和单词拼写的错误。审稿人一般会对我们的论文提出意见,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改变论文原本的中心论点。在整体的表达上面,表达的脉络要清晰,语句上要表达通顺,论点清晰,论据充足。
第三,对期刊的选择不当。在投递SCI期刊的时候,我们会以影响因子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自然是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越想投递。但是,并非你想投递便能成功发表的,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对其收录的文章要求越大,这也造成了我们在投稿时候的更大难度。因而,我们在选择期刊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文章情况。
转自SCI科研小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