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论文怎么写 | 05 学术选题的七大原则

2024/2/26 11:29:36  阅读:30 发布者:

优秀的研究者一般都非常“专情”,懂得对自己的选题精耕细作。有些年轻学者喜欢频繁更换选题,这其实并非上策,因为学术研究讲求积累,而这种积累是很慢的,慢到大多数时候你觉察不到进步——当然,这是好事,不然,这个世界就乱套了。频繁更换选题,而不是深耕自己的研究园地,最终会让学术市场无法给你贴上一个合适的标签,因此,也就不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与认受。

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研究者在真正进入具体、琐碎而又忙碌的研究过程之前,应该对自己的选题深思熟虑、瞻前顾后,选择一个足以全身心投入的研究议题。

所以,如何规划研究选题呢?可参考以下学术选题的七大原则。

第一,有用性原则

学术选题的第一原则是,必须对学术界和读者有特定的价值。虽然很多人写作的直接动力是毕业和职称,但是绝不可以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否则,即便最后论文勉强发表,也不会有理想的学术反响。在学术市场中,只有富含特定稀缺性的作品,才能留存下来。具体而言,学术作品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为改变世界做知识基础。因此,在具体选题之前,你可以问一问自己:会不会至少有一个读考因为我的研究而受益?在此基础之上,学术选题最好具备某种程度的稀缺性,否则就是可有可无的泛泛之谈。

第二,公共性原则

学术,公器也。学术的生命力乃在于其公共性。张载的《横渠四句》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可以引申到为学、立言务必为公。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告诫后来者:学术研究一定要区分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研究选题最好是众人关注之事,选题越是众人需要,则越是能够造福社会。项羽小时候不爱学习,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眼看着项羽文不成、武不就,项梁大怒。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授项羽兵法。如果说,解决私人困扰是“一人敌”,那么,解决公共议题则是“万人敌”。

如何将选题做得更有公共性?可以借鉴迪尔凯姆的经典著作《自杀论》,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单独的自杀个案,而是群体的自杀率,通过研究不同宗教团体、国家等的自杀率及其社会变化,进而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自杀可能是个人问题,但是自杀率却一定是公共问题,

第三,经验性原则

尽管选题必须具备公共性,但与此同时,这个选题也必须具备经验性。研究者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个体独特生命体验和领悟的题目,只有具备个体经验的支撑,研究才能做得新颖、深入并有价值,研究也才能够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很多研究者试图选择一个宏大、时兴的主题——客观说,这些选题更容易发表,但是研究者在选择它们之前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己是否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如果没有,是否可以通过调研等方式加以补充完善?否则,缺乏经验支撑的选题,不论大小,都易走空,最后做出来的成果也难深入、新颖,甚至连自己都不能说服。

选题者不妨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选择那些与自身经验血脉相连的主题。这样,你的研究才会更有血有肉有个性,也才能做得更深、走得更远。

第四,传承性原则

学术研究不是从头来过,而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再积累,今天的学术研究一般都有自身的学科视角,这包含了特定的研究传统和研究脉络,它们是将研究深化的前提条件,研究选题的传承性就是指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继承这些积累性成果,一方面是理论的传承,另一方面是方法的传承。

有些研究生选题天马行空,结果往往会被导师或答辩老师痛批。这是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关注的研究视野、遵循的研究范式等传承内容。如果你想要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答辩导师组肯定会问:作为一个社会学博士,你关注的社会学问题是什么?

第五,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不竭动力,研究选题亦需要创新。关于学术创新,下面章节会有更详细的阐释。值得一提的是,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更多的时候,学术研究之中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创新,绝大多数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也就是说,通常所谓的“旧瓶装新酒”。理论上说,任何选题都有创新的可能性,只不过我们要权衡这一选题的性价比。

第六,现实性原则

好的研究选题,往往能够关照现实。尽管选题要学会务度,即必须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进入理论层面,但是任何学术选题都必须(或运或近、或深或浅、或早或晚)根植社会现实,能够最终对现实社会具有有效启发,甚至能够促动社会行动,催生社会政策。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乃在于认识社会、改变社会。即使有些研究表面看上去离现实有些远,甚至是形而上的研究,它们最终都是为了关照并服务现实。

1944年,日本败局已定,美国亦急于制定战后对日政策,但是他们发现,决策者根本不了解日本。于是,委托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做一个关于日本的“横向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菊与刀》。

第七,前瞻性原则

研究是滞后的,也是超前的。由于研究过程往往比较漫长,学术传播亦难一蹴而就,因此,选题最好对其研究前景进行预判,选择那些将来有可能成为主流、前沿的选题。反言之,研究选题最好不要扎堆热点、拾人牙慧。选题者应该立足学术前治,极目远舒,判断并选择一个将来更有可能备受关注的选题。

学术前瞻力的养成并来一日之功,需要多年的读书、思考、交流、作为新人,最好的办法有三条:多读书、多开会、多请教。读书是基础,开会可以让你接触到学术的最新沿,向前业私下请教可以对症下药地深度提升。

总之,选题大致有以上七个基本原则,其中,有用性是最根本的,剩下六个原则基本可以组成分别相辅相成的三对,公共性与经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当然,这些原则只是抽象的理想类型,在具体的选题过程中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转自“冠霖书院”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