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写论文没灵感?来看看这篇!

2024/2/22 14:47:33  阅读:42 发布者:

科研灵感从何而来?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都知道灵感是一位神秘的访客,常常在最不经意的时刻降临。

牛顿被苹果砸中迸发出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理论;阿基米德无意间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理论;门捷列夫做梦梦到一张表的元素纷纷落在了合适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张表的思想,后来就发现了元素性质的规律,元素周期表也随之诞生。

你有没有经历过,当你正坐在实验室的角落,或者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一瞬间,一道闪光的想法突然闯入你的思维,让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或许是在清晨的日光照耀下,你在喝咖啡的同时,突然意识到如何解决那个看似棘手的问题。又或者,你正在和同学们交流时,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语,却点燃了你头脑中一个崭新的选题构想。

所以,很多科研的发现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灵感,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迸发灵感呢?

今天,思泽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迸发灵感的方法(大部分来源于网络收集)。

01

先要有问题,遇到科研难题

02

要具备科研的基本素养

03

如何获得灵感?

04

找找自己的兴趣点,做好感兴趣的事

05

制定一个一年的短期计划

#1

 先要有问题,遇到科研难题

做科研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研究领域遇到的难题,这是一切的根源,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灵感,所以每个研究生在做科研时一定要明确的知道自己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不妨试着问问自己:

1.你所研究领域的问题有哪些方面;

2.你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先搞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其实问题也比较好找,只要你读过一定量的文献就能清楚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2

要具备科研的基本素养

好的科研idea =

大量阅读论文+模仿复现+深度思考+频繁交流+反复迭代

好的科研idea,需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进行长期训练、思考和实践获得。

大量阅读论文

做研究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传统方式,即先大量阅读文献,搞清楚目前这个方向的研究到什么程度了,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针对问题开展研究;

另外一种是非传统途径,即自己先想一段时间,有了idea之后再大量阅读文献。这样的好处是不让以前的研究限制思维,突破思维定式。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大量阅读文献,对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全局了解。

全面调研是形成好idea的基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需要从三个方面读文献:一是综述类文献;二是相关大牛组的文献;三是最新文献。

在哪里可以检索文献?查找中文文献可以用知网cnki,查找英文文献可以用google 学术。下载英文文献可以用Web of science进行检索下载全文。下载英文学位论文一般可以采用ProQuest数据库下载。

文献泛读主要读标题和摘要。通过标题可以了解这篇文献的领域、核心成果、侧重点。通过阅读摘要,可以知道这篇文献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创新点在哪里,从而推断出这篇文章的创新点和意义,以判断这篇文献是否需要精读。

通过精读,能够掌握论文提出的理论、模型、算法、实验设计等核心细节,并且为自己所用;同时还能够高度概况论文的创新点,可以作为总结。

在泛读和精读论文的时候,将这些文献的idea都总结成一句话,分类整理,有助于理解其本质,为下一步凝练自己的idea打下基础。

模仿复现

对于新手而言,模仿一些经典工作来获取经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模仿和复现,会有助于我们深度理解这篇文章:因为作者往往不会说明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做,所以这些步骤需要自己亲自去做,做完之后就能领悟到为什么只有这么做才能成功。

通过一步一步重复文献的工作进行理解,掌握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研究方法,最后自己再独立完成该工作,复现出对方论文的全部工作。

复现别人论文工作的工作可以先完全按照对方思路复现,之后再提出改进方法。

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是华为任正非提出来的,也经过了华为公司实际验证。这个理念和方法也可以用于科研idea的形成。

在自己啥也不懂的时候,先不要想着改变,先把别人的成功经验照搬过来,不要怀疑,先做起来再说。

深度思考

在阅读文献和模仿复现之后,深度的思考是必须的。

比如,可以认真分析别人的idea,因为每篇论文都有其限制条件,如果能想新办法解决,就是一个新的idea。尤其是看大牛的文章时,将他们的文章认真精读,总会发现漏洞和不全面的地方,然后就可以以此为点展开联想形成idea。再比如,抓住科研过程中,难以解释的现象或者反常的现象,也会成为一个好的idea

有些问题争论性很强,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对感兴趣的领域有了全面认识之后,还可以探讨尚未研究过的问题。

频繁交流

在阅读文献和模仿复现之后,深度的思考是必须的。

比如,可以认真分析别人的idea,因为每篇论文都有其限制条件,如果能想新办法解决,就是一个新的idea。尤其是看大牛的文章时,将他们的文章认真精读,总会发现漏洞和不全面的地方,然后就可以以此为点展开联想形成idea。再比如,抓住科研过程中,难以解释做研究不能闭门造车,不然很容易四不像,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多找非导师的其他人,如其他教授、博士后、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等讨论。最好他们和自己专业不完全相同,而是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找机会多参加学术会议,认识牛人,多和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如果无法参加学会会议,做做会议的志愿者也能学到东西。的现象或者反常的现象,也会成为一个好的idea

有些问题争论性很强,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对感兴趣的领域有了全面认识之后,还可以探讨尚未研究过的问题。

反复迭代

在以上流程的基础上,反复迭代,逐步提升自己的科研嗅觉,idea就会多如泉涌。

#3

如何获得灵感?

以下是一些灵感的来源:

1.开会听报告走神时:最好是大领域相关但小领域差得比较远,此时听到一半就听不懂了,然而思维活跃,耳中又充斥着各种多少有些关系的专业术语,有助于开阔思路。在会场上开始想自己的问题,常有意外的惊喜。所以有时候大领域的会比自己的小方向的会反而更有助于产生灵感。

2.把问题丢给New Bing/GPTNew Bing/GPT的回答尽管不靠谱,但是有时发散得恰到好处,会涉及一些多少有些相关但是你平时不会想到的工具和概念,可以开拓思路。和开会听报告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结一下,就是要集中精力在研究的问题上,但是同时思路要有适度的发散。

3.深度工作。是一种专注于高质量认知任务的工作方式,要求全神贯注、没有干扰地投入大脑的最优状态。深度工作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度思考,远离浮浅。我们往往可以从中获得心流的体验,从而容易产生灵感。深度工作可以带来更好的成果和创造力,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深入思考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4.多读读他人的论文和作品。对自己领域或者其他相关/交叉领域的知识、方法了解得多了,那么创新会自然地产生。有的时候会发现别人论文中的某个方法、思路,刚好适合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把其他专业的方法用在自己的项目上,或者结合之前别人做过的不同方法交叉。

除此之外,在放松的时候,让大脑不受束缚地自由运转地时候也会容易迸发出灵感,比如散步、吃饭、洗澡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大脑在自动处理已知的信息,并且探索信息和经验之间联系,从而创造出新的想法。

5.和同行的人交流讨论的时候。这个同行我觉得一定是要相对懂你做的东西的人,他基本上都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是怎么做的,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4

总结

科研想要产生灵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积累再加上一瞬间的灵感爆发才有可能达到效果。如果一直做不出来东西,不如进行放松活动或专注于其他事物时,他们的大脑有机会进行自由关联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灵感。

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让自己的大脑有机会接收新的刺激和想法。同时,保持持续的学习和研究,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也有助于培养你的创造力和灵感。

转自“思泽学术”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