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投稿后的状态你都了解吗?来看一下每个环节代表的意思吧
2024/2/22 10:14:33 阅读:114 发布者:
sci投稿是大多数同学都会经历的一项工作,但是sci投稿后的流程你真的了解吗?来和我们一起看一下sci论文投稿后的状态和每个状态的注意事项吧。
首先当我们在期刊的投稿系统中提交了稿件以后,会显示“Submitted”,这一步代表文章已经提交成功了,这是系统自动生成的状态。这时我们就不能再对稿件做修改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留意期刊编辑的通知邮件,看是否需要修改格式或提交一些补充文件。
在编辑收到我们的稿件以后,系统会显示“With Editor”、“Editor Assigned”或“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这就说明我们的稿子已经在编辑手里了,正在进行初步审核,也有可能正在分配稿件的责任编辑。这一步我们只需要耐心地等待期刊审核的结果就可以了。如果在初审过程中编辑发现我们的论文存在格式错误或内容缺失,也有可能会将稿件退回,要求我们修改完善以后重新提交。
如果我们的稿件经过了初步审核,杂志就会把我们的文章发给合适的审稿专家进行审核,这是文章投稿过程中耗时最长的部分,也是决定我们文章是否录用的重要环节。一般系统会显示“Reviewers Assigned”或“Under Review”。这一环节的时间每个杂志都不同,初次审核一般都需要一到三个月的时间,如果超出了期刊的平均审稿时间很久都没有回信,也可以发邮件询问一下。我们前面的文章里也提供了催稿信的写法:《论文以后迟迟没有动静?想问又不敢问?我们来教你如何有礼貌地写催稿信!》。
审稿专家审核完毕以后,系统会显示“Review Completed”或“Evaluating Recomendation”,当然也不是所有杂志都有这一步,也有可能直接显示“Decision”或“Decision in Process”的环节,这些显示方式的意思是一样的,审稿人已经把审稿意见提交给编辑了,而且责任编辑正在对审稿意见进行评估,然后决定是直接接受,还是拒稿,或者是返修。
如果杂志要求我们修改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文章是有机会的,如果好好修改,是很有可能被接收的。这时系统会显示“Minor Revision”或“Major Revision”,分别是小修和大修的意思。这一步需要根据审稿专家和编辑的意见,认真地修改我们的稿件,要逐一回答审稿专家提出的问题。当然了,返修可能不是一次就能结束的,有可能会面临多次返修的局面,但是一定要严谨认真。我们前面的文章里也有这方面的指导:《论文返修要写回复信?response letter不会写?手把手教你如何有效回复审稿人的意见!》。
提交了修改稿以后,系统会显示“Revision Submitted”,接下来返修的文章会再次进入审稿程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了。如果杂志最终决定接受我们的文章,系统就会显示“Accepted”,作者也会收到编辑的邮件通知,后期只需要根据杂志的要求完成后续工作就可以了。后续还会有“Proof”的阶段,也就是最终的校稿和定稿,注意查收邮件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我们的运气不是很好被拒稿了,系统就会显示“Rejected”,这是每个科研人都会经历的,不要灰心,sci论文发表本身就是一个有难度,有时候被拒绝了不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不行,只是我们和这个期刊不合适。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审稿人的意见,找出我们稿件的问题,认真修改以后重新上路,相信每个人都能成功发出自己的sci论文的。
转自“小憨憨同学”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