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唐小兵 肖琦:史学论文写作的现状、成因与解决路径

2024/2/22 8:29:59  阅读:37 发布者:

对拔尖史学人才的成长而言,“史学论文写作”是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操练学生的写作技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开阔学生的学术境界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对于文史哲等基础人文学科的学生而言,严肃阅读能力、严肃写作能力和公众表达能力是大学四年应该完成的基本目标之一,前者是输入和沉淀的过程,后两者是输出的过程。这些能力都应该在大学课程的设计、实践环节的安排和科研课题的实施等之中得到合理而周密的训练。

笔者在大学历史学系从事史学论文写作的专业教学,批阅学生的课程论文,也经常与同学互动了解其史学论文写作上的问题与困境,同时也常规性地参与学生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指导,综合上述经验与体验,对于当前大学历史学专业同学如何提升史学论文写作能力有一些个人的探索、思考和心得,不揣浅陋,野人献曝,提出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问题与现状:单向度的人生无法孕育饱满的生命体验

史学论文写作的境况不能自外于当代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的现状,更不能脱离于这个时代的语境。现在正上大学的00后一代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他们自降生到这个世界,睁眼看见的就是一个互联网渗入日常生活的世界图景,而他们从小围绕网络(如小宇宙、小红书、B站等)、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和短视频(如抖音、快手等)成长的岁月,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短平快属性,给他们的写作和表达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严肃的阅读和严肃的写作,[1]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比较少见,而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的即时性互动成为常态,由此,浅表、浮躁、趋新和追求流行的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支配性的话语方式和思维结构,看似自由喧嚣的表达其实是被凝固在一种高度单一的话语模式里。

标签化、碎片化、情绪化的表达成为新常态,被资本操控而精准投喂以及被权力审查过滤后的信息,成为淹没在互联网海洋里自以为自由表达的个体的滔天巨浪。严肃、深刻而理性的声音成为稀缺品,而且也经常被庸俗而不耐烦的大众弃若敝履,搞笑的、恶俗的、追求感官享受的视听产品成为年轻一代无法抗拒的“网瘾”。这些毫无疑问,对于年青一代大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构成了较大的影响。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受限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后遗症。中学语文课堂的写作课,大都局限于一些所谓经典美文的俗套,按照一种类似于新八股的方式去套取高分作文,几乎从开头到结尾都有约定俗成的“得分点”去精准击中阅卷老师的“高分神经末梢”。这种格式化、程式化的作文模式,成为影响大学生打开写作天地最大的阻碍之一。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如今的00后一代基本上是内卷的一代,从小到大高强度的学校教育、超强度的校外培训和高难度的升等考试等,基本上吞噬了学生自由感知和自由表达的每一个缝隙,甚至可以说,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完善表达能力的“源头活水”都被堵塞了。他们缺乏充分的时间去感受自然、接触社会和联结他人,他们甚至缺乏空闲去反省自我的心灵与人生,单向度的人生自然就无法孕育丰富而饱满的生命体验,而没有这些生命的体验和多元的观察,以及将这些体验和观察在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下灌注到文章之中的训练,又怎么可能形成一种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写作境界呢?

就史学论文写作的现状而言,则又在上述普遍的困境之外,还存在一些具有特殊性的写作症结和问题。史学论文写作与其他专业的写作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是高度依赖史料的。俗话说,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傅斯年更强调史学就是史料学,“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更成为史学界耳熟能详的名言。就笔者所见,史学专业同学的论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史学专业学生容易形成一个误判,即认为史学就等于史料学,也就是将查找到的史实做一些简单的铺排和陈述就形成为一篇论文,对于史料缺乏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辨析过程,更缺乏沉潜往复、从容玩味的体验,这导致史料以一种原始而初级的形态呈现。史料内含的意义与价值、不同史料之间的逻辑关联、具体史料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史料作为一种话语形态的内在结构和意味、风格等,都缺乏一种具体而深入的剖析。史料作为一种文本的写作意图和作为一种材料的形成过程,都缺乏专业而严谨的审视,这就导致写作者丧失了主体性,而完全被史料牵引,无法形成一种既能呈现出史料所依托的广阔而深邃的历史世界,又能探视史料本身的语言结构和意义世界的层次。

这种写作就造成了对史料实际价值的忽视甚至浪费。这种史学写作的方式,也就丧失了历史叙事的魅力,史学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史学,讲故事(道理内蕴其中)是一个基本的特色,而现在大多数的史学专业学生甚至专业学者都缺乏讲故事的动力和能力,反而是如史景迁、孔飞力、柯文、卜正民等海外汉学家能够讲出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2]

其次,互联网时代为史学论文写作提供了资料查找上的巨大便利,例如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爱如生数据库、大成数据库、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等为初入史学之门的学生提供了获取海量信息的渠道,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又为学生提供了方便而快捷的学术史追索的途径。史学论文写作确实是应该建立在更为广阔而细密的资料基础之上,但大大小小的数据库的出现,并非如一些历史学者所预言的那样带来史学论文质量的跃升,反而导致生产了大量的不忍卒读的碎片化、模式化的史学论文[3]

关键词搜索诚然提供了更多的史料,而对于这些史料的生吞活剥或拿来主义使用,尤其是无法将这些史料放置在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里进行细致的解读,就导致史料仅仅是历史的表象的呈现,从史料通往历史真相的幽径仍旧是模糊难辨的。数据库主导下的写作更像是对于各种类型史料的简化的排列组合,是一种浮动在历史世界表面的写作。这种文章往往既是碎片化的,又缺乏文章的美感和趣味,甚至也缺乏内在的逻辑。通过数据库对于史料的强烈的占有欲,和对于这些被发掘材料的粗枝大叶的极简处理,构成了一种非对称性的史学研究和写作状态。

最后,史学专业学生大多数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即认为史学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史实的挖掘和解读,以及基于这个前提而重构趋近历史真相的历史文本,他们认为这是史学从业者的最高天职,考证史实成为第一使命和最终责任,而对于这些史实从哪些层面去进行历史的阐释和解读,这是人言言殊由读者的偏好和习惯去决定,史家最重要的责任是提供不同学科讨论历史议题的基本前提——即历史真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史学专业学生大多数对于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存在一种轻视甚至无视,他们普遍存在一种“史学的傲慢”,认为这些社会科学太多依赖于模型、框架和结构等来认知历史和现实,就会导致对于事实的粗暴的裁剪和误读,也会形成历史认知的扭曲和偏执。

在这种长期的学科偏见之下,史学论文往往呈现出缺乏理论想象力的状况,很难提出在不同学科之中引起反响的中层概念(比如像陈旭麓先生创建的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新陈代谢框架)。也就是说,史学论文写作仅仅是基于各种细碎、繁复的资料做一个历史事实的还原和重构工作,并且以捍卫客观性为理由来证成其写作风格上的正当性,而缺乏一种基于事实提出一种统摄性观念的能力,更缺乏从历史事实的层面艰难穿行之后临空一跃的勇气和自觉,也就是没法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进行抽象化的概念思考,进而超越完全沉浸在个案之中而无法自拔的路径依赖。如此一来,个案就无法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而展现出其普遍性的意义,而事实无法上升到概念的层面,也就只能蜷缩在碎片化的经验世界的层面。这就是史学论文之所以经常被质疑讲述了这么多细节和事实之后,究竟想说明什么的原因。

在历史的世界里发生和存在浩如烟海的细节和事实,为什么读者应该知道你试图呈现的那一个部分,这个必须依托于理论思考才能进行周全的回应。理论的介入,才能照亮经由史料阅读所形成的历史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才能提炼出一些有生命力和潜力的学术概念以激发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也才能让一篇史学论文的结语部分不再仅仅是前文观点的简单综合,而是有着高度原创性的理论深化。自然,这种理论视角并不是主张照搬和堆砌理论,而是主张将理论打碎还原为思想,转化为洞见和史识,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这样的史学论文才能具有饱满而可靠的细节,以及熨帖而稳健的学术思考。

二、解决之道:重要的不是量的累积,而是质的飞跃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克服以上存在的缺陷和误区,引领学生形成学术和写作上的自觉。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的,就写作而言,未经反复修改的论文往往是难以成为一篇好论文的。针对上述写作上的种种困境,笔者在这些年的写作课上试图使用如下方法来摆脱困境,有失败的探索,也有一些成功的积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史学论文写作的导论课非常重要,这次课必须讲清楚一篇好的史学论文应该包含哪些要素,而一篇差的史学论文又往往是在哪些层面出了问题。正反对勘比较之后,学生就会逐渐明白“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写作之道。导论课上,笔者除了简明扼要地讲述史学论文的问题意识、学术史回顾、理论运用、文章架构、摘要与关键词、结语写作等一般性的问题,重点阐述了笔者结合多年的学术写作与教学总结出来的“两个脉络与三个之间”。两个脉络就是历史脉络和学术脉络。前者意味着初学者必须学会尽早去接触第一手的史料,举凡文集、奏折、诗文、书信、日记、回忆录、口述史、报刊、档案、工作笔记、图像等各种史料,初学者都应该敞开心扉去阅读、理解和吸收,这是进入历史脉络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此之谓也。

初学者面对千头万绪的材料时自然要有一个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但带着问题去思考,并不等于带着偏见和定见去研究,前者是打开自己的同时打开历史的多重面向,后者则仍然在历史世界中为自己的执念寻找证据而已。[4]后者意味着研究者应该通过学术史的文献回顾,尤其是对于有关问题的经典学术研究的回溯与反思,建立一个学术研究的坐标体系,了解最经典的研究在哪里以及哪些研究仍旧具有可进一步拓展的学术空间。简言之,学术脉络的建立除了避免写作者盲目重复前人做无用功之外,还可以进入学术研究的历史谱系之中,清晰地自我认知学术工作在哪些层面具有自足的价值,也有助于形成学术内部的对话。学术工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连续性的人类智性劳动,没有谁能够横空出世截断众流,必须学会从四面八方去汲取学术传统和历史认识,才能站在一个稳靠的史学基石上去展开学术思考和写作。因此,历史脉络指向历史感和史识,而学术脉络指向学术伦理和学术传统,两者合则双美,离则双伤,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为史学论文的写作奠定了一个最基础的平台。

所谓三个之间,是指明暗之间、虚实之间和往返之间。明暗之间是指历史的话语和历史的运作,初学者接触到了第一手史料之后,往往就会将这些在不同类型的史料中呈现出来的“表达”当作是历史实践的完整图景,其实,表达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或深或浅的裂隙甚至鸿沟,历史的展开也有潜规则与明规则。各种史料上呈现的“历史”有时候并不等于在事实上发生的历史,这就需要初学者警惕话语与实践之间的距离,通过考证、多种资料对勘以及对于史料撰写者的性情、写作习惯等的把握,去由明入暗,由表及里,辨析清楚历史事实上是如何展开的。现在大量的史学论文尤其是运用报刊资料作为主体史料的论文就缺乏这种审慎的自觉,最后所形成的往往就是将报刊上的话语表达当成了同时期在平行发生的“历史实践”。明与暗之间,需要沉潜往复,反复钩沉,这样才能将历史的复杂性、冲突性和含混性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面对巨量的史料时学会进行取舍和选择,才能运用史料服务于学术观点的论证时恰如其分。比如茅海建教授对于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后撰写的回忆录《我史》的长篇考证,再比如余英时先生对胡适日记的爬梳和考证,将他隐秘的情感世界揭示了出来,这都是由明及暗的佳作。

所谓虚实之间是指理论与历史之间,理论往往是务虚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概括,而历史往往是特殊主义的,是无数细节、场景、事件、偶然性和人物的叠加。史学写作离不开理论,但又必须在论文之中淡化理论。理论提供灵感、视角和分析的框架等,尤其重要的是理论可以帮助写作者形成一些更具有分析力和概括力的统摄性观念,但理论如果过度侵入史学写作的文本,就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本末倒置,也会导致一篇史学论文显得生硬、呆板而空洞。有些初学者恨不得将与论文相关的理论都移植到文章之中,唯恐读者不知道他理论涉猎之广阔,这种心态需要调整和克服。大道至简,大象无形,真正好的一篇史学论文是不需要借助理论来狐假虎威甚至装腔作势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理论最好是在后台的,理论如盐,融入论文而无形如入水中,读者可以感知其味道而无需见其形。

往返之间是指作为主体的写作者与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世界之间。史学论文最强调客观性,对于先入为主的偏见、定见和主题先行的后见之明都是特别地警惕,专业而严谨的史学论文强调论从史出,而不是以论代史。初学者在面对要研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一方面要能够入乎其内,尽量不带先入为主偏见地去尽可能多占有史料,并通过接触和解读史料形成对于历史的全方位认知,这时候往往要求写作者尽量放低身段,摈除“主体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出乎其外,也就是在综合了解相关史料之后,能够有一个客观评判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见解的能力,这又需要重新召回“主体性”。往返之间还意味着史学论文如何处理学者的“人间情怀”问题。[5]

任何一个史学写作者都不能自外于自己所处的时代,他对于历史的思考总是无法完全剔除现实世界对他的影响,但是他又不能让对于现实的关切完全主宰了对历史的认知,这样往往会导致历史写作完全服从于写作者的价值关切,而历史自身的自足世界遭受戕害,这也是影射史学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比如杨国强教授的《晚清的士人与世相》是对于晚清思想文化史与社会史的历史书写,处处是从历史出发的严谨而深沉的思索,但如果仔细玩味其文章脉络和肌理,又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人文反思如草蛇灰线埋伏其间。

史学论文写作要处理的是不同类型的主体史料,有时候偏重于私人性的史料比如书信、日记、回忆录等,有时候主要借助于公共性的史料比如档案、报刊资料等,依托于不同类型的史料的史学写作,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也有着对于材料处理的不同要求。甚至对于同一类型或者同一种史料,不同学者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史学论文写作的教学就可以从不同类型的史料出发,让学生对比阅读具有学术个性的学者在处理同一主题或同一批材料时所呈现的个性化风格,进而去分析这种风格得以形成的原因。这种对比阅读和分析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印象深刻,进而去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分析。

这种对比阅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史学名家是如何处理和解读史料的,是如何去形成问题意识和进行学术对话的,是如何去分析历史人物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是如何去总括全文得出自己的学术结论的。笔者在教学中曾经让学生去对比阅读余英时先生《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和沈艾娣的《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来看中西学者在处理日记这种史料时取径、视角、问题、架构、阐释等方面的差异,也安排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罗志田教授解读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的论文《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通过对比,学生往往对于如何运用史料就形成了真切而深入的认知。

此外,笔者也安排学生对比阅读邓野的《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和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以便让学生体会档案史料在史学论文中的运用,前者主要依托于公开出版的档案、文集、报刊等资料,从内政与外交的关联等视角去立体、动态地呈现巴黎和会是如何被国内各种政治力量挪用的,后者主要依托于英国、日本、台湾地区、大陆等各地档案机构收藏的各种未曾公开的档案来进行研究和写作,事无巨细地呈现了巴黎和会数十次谈判的具体内容。从写作而言,两本同主题的著作形成的是完全迥异的学术风格,前者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知人论世,多有洞见,后者皓首穷经,穷尽史料,深耕细作,稳步推进,厚重之中欠缺了一点轻盈和灵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自然会激荡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档案等史料展开史学论文写作的思考。

地方史料也是近些年史学研究中常见的材料,而如何运用地方性史料来写作学术论文,更是很多来自各地同学在考虑自己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时常见的思路。在史学论文写作的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设计对比阅读了王笛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专题论文《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和程美宝发表在《近代史研究》的《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专题论文,通过在课堂上对比分析这两篇文章的问题意识、史料运用、论证逻辑、分析框架、学术观点、理论反思等,尤其是如何思考地方与中央、边缘与中心、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国家主义与地方主义等一组问题,来看这两位学者的“地方史写作”的特质及其成因。学生因此对于乡土教科书、竹枝词、地方性报纸、地方文人文集、非虚构小说等的史料价值及其辨析都在对比性的文本细读中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进而从这两篇论文延伸到王笛的代表作《茶馆:成都的公共空间和微观世界(1900-1950)》和程美宝的代表作《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等的对比分析和深入思考,最后归结到罗志田主编的文集《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所提炼的更具普遍性和宏观性的思考,这样从小到大、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教学,比较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学生从中就能得到真正的史学论文写作上的启示。

史学写作能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自对于经典研究的重温和解读,在史学论文写作的教学之中,引领学生对于经典论文的文本细读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笔者曾经用两次课的时间,带领学生细读余英时先生《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一文。[6]这篇论文是一篇体大思精、史识和史笔都一流的经典文章,在教学中,通过一段段的朗读和分析,以及请学生朗读论文中引用的原始文献等,笔者重点就余先生如何提出明清社会这个重要的变动——即士商互动以及商人群体的价值自洽,所谓士与商“异业而同道”的问题,考察余英时先生如何针对传统的明清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说”、“商人的士大夫化”等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从多个层面环环相扣地展开论证进行分析。尤其是如何处理材料,如何从史料中发展出学术观点,如何与前代或同时代的学人进行学术对话,如何展开考证来确定一个时代的士风与商人群体的精神特质,比如通过墓志铭、奢侈观念来考察士人风气的巨大转折等。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沉浸式教学,将史学论文写作抽象的方法转化为对具体文本语句、段落甚至词汇的细致入微的分析,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学生就相对容易在对一篇论文的反复欣赏玩味中体会到历史学的境界,尤其是论证和逻辑的力量,史料处理的智慧和遣词造句的文章之魅力。

因此,重要的不是量的累积,而是质的飞跃,是通过对一篇文章的引导性文本细读教会学生怎样去品鉴论文。与此相应的,对于一篇“失败论文”何以失败的成因探讨,对于初学者的论文写作也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正面的启示与反面的教训相结合,才能给予初学者一种深刻的引导。笔者特意选择一篇选题很有新意但在写作上比较不成功的论文,提供给学生提前进行阅读,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进行研讨,寻找其之所以“浪费了选题”的原因。通过对于论文的问题意识、文章架构、标题制作、行文安排、史料运用、理论借鉴、结语写作等各方面的具体而微的分析,将这样一篇学术论文的症结清楚明白地揭示出来,并与学生共同研讨如何改善其文本状况的方法。这种“治病救人”的文本细读,也是一种有效的学术思考和学术表达方面的训练。

如前文所言,对于00后一代而言,史学论文写作面临的危机之一是如何准确而娴熟地运用汉语进行表达。汉语写作在粗鄙的网络语言、空洞的应试文体和生硬的政治词汇的三重挤压下已经奄奄一息,如何帮助学生从这种危机的境地里脱嵌出来,形成对于优美汉语写作的一种真切而认同的态度,并掌握汉语写作的技艺,这也是考验史学论文写作任课教师的一大挑战。除了推荐学生去阅读齐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赵越胜的《燃灯者》、徐晓的《半生为人》、北岛的《时间的玫瑰》等学人和作家的这些经典汉语写作作品外,笔者也有意识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训练学生的文字能力。

对于史学论文而言,如何处理史料引用和作者叙述、理论思考和历史叙事、讲故事和讲道理、情感表达和理性分析的关系,是一组具有关键性的表达难题。笔者通过引领学生细致阅读王奇生的《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王汎森《“烦闷”的本质是什么——“主义”与中国近代私人领域的政治化》、许纪霖的《五四知识分子通向列宁主义之路(1919-1921)》等论文,重点从上述几对关系来解读史学文本,考察史学名家是如何在行文之中具体而适当地处理上述议题的,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不同的史家因为知识结构、成长背景、专业侧重、生命体验等的差异而形成的个性化表达风格。这种异中求同、同中观异的比较性细读方式,往往对于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笔者也注意征引一些学术前辈如严耕望、罗志田、荣新江、王笛、李剑鸣在其著作和文章中对于史学写作的文字问题的讨论,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同时也指定阅读一些近现代史的史料片段,让学生进行解读和情境式写作训练。跨语际写作的王笛老师对史学论文文字表达方面的思考颇值得初学者深思,他在一篇笔谈中写道:

“不要使自己主要观点淹没在细节中,文章自始至终都要围绕主题,不要让太多的枝蔓造成主题偏离。写作的时候,引用的资料或者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和主题有关的。而不是因为某条资料或者某个问题太重要、太珍贵或者太有趣,而加在论文中。使用每一条资料,讨论每一个问题,引用每一个观点的时候,都要问一下自己,是否和这篇论文的主题有关。前面提到过,主要观点应该在文章开头便出现,这里要说明的是,在结论中还应该再次对中心观点进行某种阐述,以与开篇相呼应。而不应该是在开篇提出了问题,最后并没有告诉读者你在这篇论文中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就是说要告诉读者你的结论到底是什么。

要注意用词和语气,以便清楚区别‘历史事实本身’与资料所‘记录的历史’之间的不同。在论文或者著作中所讲的故事、事件,作者自己要有明确的意识,自己是在阐述一段历史事实本身,还是在引用观察者或者亲历者的记载或者讲述。用词和语气一定要清楚,否则可能误导读者。对于一个事件,可能有不同的人记录或者描述,因此经常所呈现的所谓“事实”是不同的,可能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但是也可能是片面的,是虚构历史的一部分。在用词时,一定要表述清楚,是“某人所记录”,或者是‘根据某人的观察’,或者‘依据某材料’。一定要让读者知道,这段论述是阐述历史事实,还是资料这么说的,或是作者论述分析的。现在有些论文,把三者混在一起,这样可能造成叙事的混乱。如果是作者的论述和观点,可以用‘笔者认为’等方式予以讲明。”[7]

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也是史学论文写作不得不关注的重点议题,也是保证一篇史学论文符合学术共同体的规范性标准,在此前提之下具有某种原创性的品格的重要保证。学术界因为征引、注释、观点引用等经常出现各种学术争端,初学者如果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能够清楚地区分个人观点和别人观点之间的异同,并学会在尊重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学术写作,这就能够避免其在之后的学术生涯中犯下大错。笔者会有意识地引入学术界涉及学术不端的著作和论文,尤其是一些年轻学者同主题、同领域的专题论文的“学术争议”,来让学生具体地认知到如何戒慎恐惧地进行学术写作,如何尊重前人和同辈的已有研究,这也有助于形成初学者的严谨学术态度和专业的学术写作习惯。

此外,笔者也通过引入学术书评和学术批评来进一步强化对这个问题的认知。[8]严肃而专业的学术批评是学术共同体良性运作的保障,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学术批评更是推进学术创新、守护学术尊严、确保学术品格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笔者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阅读罗志田教授评议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一书[9],激发学生讨论如何将写作者的价值关切与历史世界的历史人物的价值观念做必要的区分,不以后见之明强迫古人,这种高手之间的过招,除了让学生对相关议题有了更为清楚透彻的认识外,也让学生明白了杜甫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微言大义,更让学生领悟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真意,即在学术求知之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不可以被质疑的权威,但质疑的方式应该是真诚、严肃和专业的。这种讨论有助于学生在暴风骤雨的思维体操中磨砺其思想的锋芒,滋养人文主义的心灵,奠定学术写作的品格。

如前所述,笔者开设的“史学论文写作”有一个专门的“名家进课堂”环节,每一轮上课都会专门安排一次课邀请学术名家就一些关键性的史学写作议题进行内部讲演,并开放给同学提问。第一次邀请的是政治史研究和党史研究权威杨奎松教授。他讲述的是历史写作中的情感、概念与叙事,重点讲述了讲故事的历史写作何以可能。他在讲座中指出:

“历史学研究和写作,还是应该坚持走叙事的路。年轻同学有必要从开始写论文时起,就先注意养成一个习惯,即我经常说的,我把们要读者想象成完全不懂我们想要讲述的那段历史和我们想要讨论的某个道理或观点的最普通的人。我们从提出问题,到开始设计文章框架与论述逻辑,特别是开始进入文字表述的时候,就要注意提醒自己这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觉避免把文章写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在这里特别要注意概念的使用问题。除了普通读者不大容易读懂的各种生僻新奇的专业概念尽量不要用以外,即使使用我们自己觉得明白的各种名词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其涵义必须界定清楚,并且从头到尾一以贯之,千万不要稀里糊涂,导致同一概念在文中的意思变来变去;二是每个必须要使用的重要概念最初出现的时候,都要尽可能地在正文中,或在注释中,对其涵义做出说明或解释。”[10]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应邀在“史学论文写作”课堂上做了有关历史学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辨析的讲座,他重点讲述了历史叙事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对于学生认知史学论文写作的表达与历史世界中的事实之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他在讲座中提及的这一点也深具意义:

“一个历史学家,要特别地注重那些跟你的想象和设想不同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跟科学家是一样的,科学家都有一个理论预设,但是他一查有几个数据不合这个理论,那么他当然最重视的就是这几个不符合他的理论的数据,甚至可以说推动科学发展的就是这些反例。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也是这样,你可能有不同的叙事或者阐释,但是我拿出反例,既有的历史认知解释不了这些事情,那么这就是你要重视的,所以一个历史学家的客观性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对反例的敏感和对反例的认知。等到你把反例纳入到你的叙事系统和阐释系统,你就是个高明的历史学家。你的叙事就可以说高于以往的叙事,是通过这样一种历史实证的工作来推进,当然你可以反思,我也不反对反思,但是现在一般的说法,就是后现代很多理论把‘消除主观性’完全当作反思的任务,这个是完全不对的,这是我个人意见。”[11]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还邀请了文史专家徐庆全专门给全体同学讲了一次关于“史料的辨析和阐释”,他结合当代史的一些关键事件和细节,给学生展示了如何通过多重考证来厘定事实的方法。

三、结语

著名华人作家王鼎钧曾在与笔者的谈话中谆谆告诫:“写作训练的基本原则是:先寻求共通之处,再创造个人独特的成就。写作与做学问一样,要转益多师,先是模仿多家的路数,最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2]史学论文的写作同样可以遵循这位一生写作了80余部作品,也先后写出了作文四书的智慧老人所确立的原则。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史学论文写作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学术训练,[13]首先要让学生认知到何为一篇好的史学论文,它应该具有怎样的共通性,笔者通过推荐和指定阅读史学界公认的大家之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细读、研讨和报告,去揣摩和习得这些既具有个人性独特风格的史学论文的写作之道,又引领学生沿波讨源去发掘学者的学术成长之路,也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模仿的学界前辈的论文细细琢磨其引出问题、学术追溯、架构全文、辨析史料、逻辑推导、提出结论等方面的微妙之处,这就达到了让学生转益多师的学术训练之目标。

当然,史学论文写作所有的训练最后都应该在学生的写作练习中得到真刀实枪的实践,没有写作上的操练,写作理论永远是一团浓得化不开的迷雾。每轮课程,笔者都会在授课之初布置学生的课程论文主题,有时候是提供整体的史料让学生针对同样的材料选取角度和问题意识进行史学论文写作,比如曾经先后提供《新青年》和《观察》杂志的电子版给同学们进行写作训练。有时候则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和史料进行写作,笔者将前者称之为包办婚姻,后者为自由恋爱。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用三到四周的时间先系统阅读史料列出论文写作大纲,笔者与一起授课的同事针对同学们的写作大纲的共通性问题在课堂上做深入讨论,也会个别地给予写作指导。

写作大纲通过之后,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开始论文写作,课程论文提交之后,笔者与同事又会在认真研读和批改之后,专门用两次课的时间来集中讨论写作中呈现的问题,并一对一地进行修改建议的反馈。经过这样一组环节之后,历史学系同学的史学论文写作基本上得到了一个初步的训练,既掌握了如何评判和分析一篇史学论文优劣之处的门径,又大致掌握了如何进行选题、形成问题意识、学术综述、运用史料和发展学术论点等。

本文原载《历史教学问题》2023年第1期,转自 學人Scholar

转自“十九号见”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