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李良玉: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初稿的修改——以历史学为例

2024/2/21 17:02:06  阅读:39 发布者:

李良玉,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史、中国当代史和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

本文转自“人文学术社”公众号,原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作者附注:本文为作者2010515日在南京大学历史系社会史方向博士生第38次读书会上的发言, 龙观华、施亚利根据录音整理, 此次发表有个别修改。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许多专业领域。这些不同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 其选题内容完全不同而且具有不可比性;对于研究方法的运用, 有一致的科学原则, 也有极大的本质性差异。学位论文初稿写成后, 存在的问题并不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关于如何修改博士学位论文初稿, 本文的讨论, 是根据笔者所指导或阅读过的一些论文提出来的。这些看法, 仅仅符合笔者所涉及的这些论文现象, 或许没有普遍适用的意义。甚至, 与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修改的一般规律, 也不一定非常吻合。这一点, 需要特别说明并且提请读者注意。

笔者认为,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包含五个阶段, 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初稿写作、初稿修改、论文答辩。如果把前后两个阶段, 即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去掉, 中间这三个阶段的内容主要就是论文写作。也可以说, 开题、写作、修改, 是论文写作的三个环节。开题是否成功, 要看有没有把资料大致收集起来, 根据资料有没有厘清思路。初稿是否成熟, 要看叙述是否恰当, 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初稿完成之后, 就进入修改阶段。

博士学位论文初稿之所以需要认真修改, 是由于作者在开题、写作、修改三个环节上, 会碰到不同的问题, 它们都会影响初稿的面貌, 并且决定了它的质量, 具有一定的改良空间。

开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 资料不充分, 其中可以阐释的内容不够丰富, 选题确定不下来;第二, 资料大致够了, 但是, 对资料内容的理解不够, 确定的选题不能反映资料的价值;第三, 资料充分, 选题也正确, 但是, 思路不明确, 提纲归纳不出来。

在论文写作中间要防止三类情况:第一, 资料吃得不透, 提纲把握不准, 写出来的初稿不深不透, 或者部分偏题, 甚至基本没有用;第二, 心神不定, 精力不集中, 松松垮垮, 无法进入写作状态;第三, 日常工作压力大, 杂事多, 没有时间保障, 无法按计划完成。后两种情况在职学习人员中比较多见。

论文进入修改阶段要注意克服三种现象:第一, 由于写作过程中想法已经固定, 加上整体知识背景的局限, 对初稿内容存在的缺陷缺少认识,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修改不得法;第二, 对完善初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修改难度理解不够, 采取得过且过、草率了事的态度;第三, 写完初稿后, 思想上精力上都比较疲倦, 打不起精神, 有写不动的感觉。

博士学位论文是一种学术含量较大的专题论文, 初稿完成后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过去多年来的经验, 包括参加本系博士论文预答辩和为其他高校博士论文答辩前匿名评审的经验, 总的情况是, 个别论文初稿质量比较好, 只有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多数则存在一些内容或者结构性的缺点, 需要认真修改;个别整体水平不够, 基本不成熟或者距离定稿尚有相当差距, 需要全面补充、改写甚至是程度不同的重写。

初稿所以有缺陷, 原因比较复杂。如前所述, 开题、写作、修改, 是三个环节, 每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问题。有时是某一个环节上发生了困难;有时则可能是多个环节上出了症状;也就是说, 既有单因的可能, 也有多因的可能。

初稿问题的大小, 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 作者的诸项条件。知识背景越是全面, 研究能力越强, 课题把握越准, 初稿越成熟, 修改的难度就越小, 反之越大。初稿不成熟和作者的整体知识背景有关系, 和作者的研究能力也有关系;第二, 论文开题情况。开题越成功, 资料吃得越透, 写作越细致, 初稿越成熟, 修改的难度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初稿不成熟和开题不充分有关系, 与没有吃透资料也有关系;第三, 写作状态。在写作阶段作者时间越集中, 精力越充分, 努力程度越高, 初稿越成熟, 修改的难度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初稿不成熟和作者的重视程度有关系, 和作者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有关系。

要客观看待论文初稿存在的问题, 包括存在有难度的问题。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含量较大, 多数情况下又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研究生学术修养不够, 研究经历不长, 经验不足, 初稿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是可以理解的。

一般来说, 从预答辩开始, 到打印成为申请答辩的文本, 是一个完整的论文修改阶段, 是全面加工完善论文的最后一环。这个阶段, 视修改难度的大小或长或短。为了顺利完成修改任务, 应该根据过去的情况, 总结经验, 以便对初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大致上,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十五个方面:

第一, 中心问题阐述不够, 核心观点没有建立起来, 主题不明确。

这类问题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作者有论述意图, 但是表述不够, 现有内容不能说明主题, 初稿结构上有缺陷, 需要增加内容;另一种情况是内容已经铺陈出来, 但是, 在文章的主体篇章、重要部位点题不够, 论述不鲜明。假如具体事实已经叙述清楚, 仅仅是中心观点不明确, 其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重点部位或者有关场合, 通过必要的文字修饰、点缀、铺垫, 把主题思想或基本观点明朗起来。但是, 如果初稿内容不完整, 文章整体结构有缺陷, 那就属于下面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了。

第二, 结构上有缺陷, 需要增加、压缩或者调整内容。

所谓结构上有缺陷, 有四种情况。第一, 内容短少, 线索不全, 互不衔接, 整体面貌不佳。解决的方法是增加篇章, 补写内容, 填平补齐, 缺什么补什么;第二, 议论分散, 同一个问题的叙述分布在几个地方。既零碎, 又零散, 造成体系凌乱。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相对集中, 适当归并;第三, 个别章节内容庞大, 造成全文不均衡。对于这种情况, 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内容庞大的地方适当压缩, 内容相对薄弱的地方适当加强, 达成体系上的平衡;二是用拆分的方法解决, 把过分庞大的内容拆开来, 把一章分成两章或者几章, 把一节分成两节或者几节, 把一个子目分成两个子目或者几个子目;第四, 是枝杈太多, 许多内容和文章主线没有关系。处理的方法是大力剪除枝杈, 删除无关紧要的内容, 做到简明凝炼。

第三, 各章之间, 或者有关章节的内容, 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不明显不紧密。

文章的主题思想, 要通过整篇文章的统一叙述, 有机地表达出来。所以, 作者不仅需要在文章的某些重点部位, 包括主体篇章、绪论、结论或者某些重点场合交代主题, 还要在文章的各个部分, 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 形成有机的各有侧重的说明。如果各个章、节、目的观点不明确, 论证不充分, 与主题缺少联系, 全文的体系就不严密。各章、节、目的观点通常在什么地方表达呢一是通过每一章、每一节的开头语来交代中心思想;二是在行文中, 在论证过程中结合事实点明主题;三是通过某一章、某一节、某一子目的总结性结论来概括该章、节、子目的中心思想。因此, 在修改初稿的过程中, 要对各章、节、目的有关部分作统一处理, 加强论述, 凸显主题。前面所说, 在重点部位通过必要的文字修饰、点缀、铺垫, 把主题思想明朗起来, 这个方法, 在这里也适用。

第四, 史实的表述不准确。

叙事正确是史学研究最基本的要求, 否则, 学术研究就缺少可信度。论文初稿中的叙事不准, 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论文所涉及的一些重大事实, 由于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缺少完整的叙述, 作者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 利用所知的某些片段作出的描述。这种情况常常在交代相关问题的背景性事实的时候发生;二是资料消化不够, 对资料内容进行了错读, 根据这类错误理解作出了不恰当的叙述;三是对资料的鉴别不够, 根据错误的史料进行的表述;四是资料记载正确, 作者基本明白, 但是归纳出了问题, 叙述出现了偏差;五是写作匆忙, 由于笔误造成若干细节性、技术性的差错。

第五, 提纲不完善。

我们知道, 写作开题报告, 重点是拟订提纲, 因为选题的价值、思路和叙述, 最终要通过提纲落实下来, 或者说, 要顺着提纲完成写作。开题的时候, 提纲自然越成熟越好。不过, 开题阶段形成的提纲, 成熟的程度往往是有限制的。因为作者对课题和资料的理解, 不可能一步到位, 需要随着写作的进展而深入或拓展, 并且对提纲作若干变动。所以, 开始的提纲只要提出了基本的框架和路线, 把写作要点初步布置下来, 大方向不错就可以了。写作过程中根据思路、材料和认识的变化, 提纲的前后内容、章节、篇幅都允许有变动。这里说的, 是在初稿写完以后, 要结合修改情况, 重新推敲提纲。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原来的提纲比较成熟, 写作过程中变化不大, 甚至没有变化, 只要对全部子目进行最后的文字修饰;二是经过修改, 初稿内容有若干增删、挪位、合并, 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要根据这些变化, 修改相关章节子目的提纲文字。应该重视推敲提纲, 通过精心修改形成清晰简明的目录。

第六, 对某些特定的材料缺乏必要的说明、提炼或论证。

对材料的来源和可信度作研究, 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方法。在写作论文的时候, 对搜集来的各种材料, 多数情况下, 直接引用就可以了。但在有些情况下, 对某些特定的资料, 除了引用, 还要在行文中花费一定文字, 甚至利用一定篇幅, 交代其来源, 说明其可信度, 包括就同一问题上相关材料的内容与价值作比较分析。在关键问题上对材料的必要考订, 服务于对相关历史事实的研究, 有去伪存真、使分析论证更加扎实的意义。有些情况下, 对材料的鉴别, 也可以放在注释里。

第七, 对材料的解读不充分甚至不正确。

写文章需要使用材料, 但不是把材料摊出来就行了。对材料的解读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也是决定论文体系是否严密的一个要素。科学地解读材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些图表、数据或者文字, 其中包含了当初怎样的事实, 能说明什么, 有哪些意义, 必须加以正确解读, 恰当采纳, 其研究结论才能正确。有时候, 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技术处理, 有的要把文字叙述转化为表格, 有的要把表格转化为文字叙述, 有的要集合数据制定表格, 有的要合并不同表格重新制表, 有的要从不同的表格中分别提取有关数据重新制表。这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仅仅把图表、数据、文字史料摊铺出来是不够的。而且, 有些数据、图表、记载或者根本不可靠, 或者其中个别事实和数据有错误, 简单引用有隐患, 所以, 还要进行必要的考订。解读材料不充分的另一个表现是, 有的作者, 对资料的吸收消化不够, 不懂引用史料的技巧, 不善于把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直接转化为自己的文字叙述, 而是大段大段地引用, 造成单纯堆积史料的现象。这种现象需要坚决纠正, 否则, 论文难以形成有机的流畅的叙事风格。

第八, 引文有错误, 需要重新核对。

史学论文没有引文是不可能的, 论文初稿里有引文不准确的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保证引文的正确性, 我们规定预答辩要随机抽查连续10处引文, 这个规定是有道理的。因为初稿写作很匆忙, 很难保证引文不出错;而抽查连续10, 有错误基本就能暴露出来。这样抽查的作用, 在于教育学生养成细致的习惯, 不要粗枝大叶。引文错误类型不一, 数量多少不同。有的少几个字, 有的多几个字, 有的有错别字, 有的标点不对, 有的甚至中间缺几行字。这些情况初稿有可以谅解, 但是定稿还有就是硬伤, 出了书还有更加无法弥补。所以, 核对引文不能怕麻烦, 要采取最原始的办法, 地毯式地、逐条地、一个字一个字地、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核对。

第九, 有关人名、地名、方言、币制、度量衡、物件名、技术指标等不准确, 需要纠正。

此类问题不可轻视, 有时候, 它们是决定学术研究的科学性的不可缺少的要素。试想, 研究历史事件、经济产量、市场交换、科学成就、名人生涯等等, 有关人名、地名、币值、计算单位、技术参数有出入, 文不对题, 无法验算, 经不起推敲, 结论自然就有问题, 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论题不成立。

第十, 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问题。

文字和标点是论文的基本元素, 既是作者传达思想的符号, 又是读者理解作者思想的中介。要提倡用简洁流畅的语言, 形象生动地把内容说清楚, 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明白, 纠正一切故弄玄虚, 艰深晦涩, 花里胡哨, 辞不达意, 唠叨重复的现象。

第十一, 注释不规范。

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注释, 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则要有一个过程。注释的常见问题, 包括出处错、篇名错、姓名错、页码错、时间错、版本错、数字形式不统一、标注方式不统一,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第十二, 参考文献的列举有瑕疵。

开题报告一般也列举参考文献, 但是成文之后还要重新斟酌, 要把那些质量不高的著作论文剔除掉。这类文献由于价值低, 列为参考资料反而会降低论文档次。

第十三, 绪论不成熟。

一般情况下, 假如不做开题报告, 需要专门写绪论。如果做开题报告, 其中有些部分就是绪论的内容。但是要看到, 开题报告的重心是整理思路和提纲, 而且比较粗线条。初稿写成后, 则要回过头来整理绪论, 把初稿写作过程中获得深化的认识补充进去。

第十四, 在行文、个别事实、采用资料等方面, 有容易引起纠纷的内容。

这一类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有涉及当事人不愿意公开或认为不妥的叙述;第二, 有涉及国家保密制度禁止公开的内容;第三, 不经意之间引用了他人著作的内容甚至观点, 而没有按照规范加以必要的说明或者注释;第四, 在学术史或者有关学术评价中, 有不恰当的表述;第五, 在后记或其他场合表示的道谢有所遗漏;第六, 由于某种学术倾向, 可能牵涉学术界某些人事纠纷, 等等。这些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过去, 定稿之前一定要慎重对待。这一点, 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者尤须谨慎。

第十五, 结论不成功。

一般说来, 文章的结论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 不是所有论文都要有结论, 有的论文各章节已经把问题说清楚了, 因此不需要写结论;有些论文可以稍加总结, 适当收拢, 点到为止;有些论文则要着重写结论, 通过它对前面的具体叙述进行总结提升。

综合各种情况, 博士学位论文初稿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大致就是上述十五种。有的论文初稿问题多一些, 有的问题少一些;有的问题大一些, 有的问题小一些。不论其多少、大小, 都要在论文修改的过程中, 细心处理, 悉数加以解决。

对于作者来说, 有许多困难因素影响修改质量。写完论文初稿, 十分疲劳, 思维枯滞;有急于求成心理, 希望赶紧答辩;满足于初稿的现有水平, 看不出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作者盲目行事, 零打碎敲, 不得要领。甚至该改的不改, 不该改的改了, 越来越离谱, 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

看不出问题, 不能正确地拿出修改计划的情况最为普遍, 也最值得重视。因为一般情况下, 要提出合理的修改方案, 必须着眼全局, 透彻地掌握选题的内容和意义, 深刻地了解初稿现有水平与选题目标的差距, 恰当地指出初稿的瑕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一般情况下, 作者本人不太容易做到。因为连续写作时间长了, 现在大功初步告成, 除了辛苦, 还有成功的感觉, 心理情绪方面需要经过一定的冷却和转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 更有一份特殊感情。就像母亲看待自己的婴儿, 优点其多, 缺点其少, 骨肉相连, 无法割舍。特别要知道, 长时间的固定的选题环境, 包括历史资料构成的理解空间、定向性思维和体系性的写作, 会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思维和既定化的认识, 使作者很难站到批评者的立场上去, 并且带着挑剔的眼光来寻找初稿的缺陷。以上作者自身研究过程所造成的“自我屏蔽”现象, 是一种经验性局限, 也可以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效应。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在写作博士论文这个环节上, 所以有预答辩的规定, 就是为了组织力量, 帮助作者把初稿的问题找出来, 奠定完善论文的基础。周密地组织预答辩和导师严格把关, 是改好论文初稿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谈到预答辩, 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

第一, 个别处理。导师和作者单独商量一下, 甚至基本上由作者自行处理, 不组织预答辩。一般情况下, 采取这种处理方法是因为作者研究能力比较强, 初稿质量比较高, 有能力自行修改。

第二, 组织本专业有关专家举行预答辩。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 本专业的专家经验丰富, 学术水平高, 所谈的意见相对准确。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尊重, 对他们的意见也容易接受。而缺点是专家们会因工作繁忙、论文文字分量大等因素不太可能仔细研读, 往往浮光掠影地谈一点看法, 达不到应有的全面和深入的程度, 从而造成解决问题不彻底。这说明, 在博士生培养问题上, 制度的设计效能和实际效能之间, 有可能存在很大落差。

第三, 导师及其指导的全体学生 (包括其他方向、其他专业、其他学校学生自发参加者, 我们的读书会多有这种现象) 共同讨论, 把问题找出来, 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这样做的好处, 一是能够做到集思广益, 二是有利于形成讨论与批评的风气, 三是提出的意见比较全面和细致, 四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虚心的态度, 五是有利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互动。

以上三种处理方法, 各有特点, 各有成效, 可以因人而异。但是, 从博士生的整体素质培养, 特别是从同学们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自主研究能力的角度出发, 上述第三种处理方法更值得提倡。需要强调的是, 这样的预答辩要取得上述五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第一, 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要提前把论文初稿发给同学仔细阅读, 至少要有一周以上的阅读时间。会上要畅所欲言, 如果三言两语, 议论不够, 就难以收到效果。

第二, 同学中间应养成讨论和互相批评的优良风气, 不会因为讨论批评导致作者不满, 引起矛盾纠纷。要看到, 由于身份不同, 同学发表批评意见和专家发表批评意见是不同的。同学间可能碍于情面, 害怕影响相互关系, 而不愿指出别人论文的缺点, 尤其不愿发表尖锐的批评意见。因此, 这样的风气需要长期培养, 才能真正达到知无不言的境界。

第三, 导师要全面把握, 正确引导。首先是自己要充分尽责, 不仅在学生动笔前有详细的前期指导, 而且在学生交出初稿之后, 仍要集中精力, 仔细阅读, 心中有数, 方可拿得出中肯的意见。预答辩以后, 导师需要继续发挥作用。有的时候, 修改一轮还不解决问题, 还需要第二轮甚至第三轮修改。在这个过程中, 导师始终都要认真把关, 不断针对仍然存在的问题, 指导学生修改。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修改的逐步深入并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其次, 导师要带着和学生一样的心态和姿态参加预答辩, 真正做到师生平等, 努力营造让同学先讲话、多讲话、敢讲话的氛围, 包括真心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批评 (如果作者开题过程中导师有过指导意见, 那么初稿写出来后, 其中包含的缺陷, 有的源于学生的写作, 有的可能和导师的指导意见也有关系。这时候大家对初稿缺陷的批评, 自然就包含对导师的批评。因此, 导师是否欢迎批评, 能不能批评, 对于能否进行健康的学术讨论, 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最后是坚持不懈地在学生中间提倡共同切磋、互相帮助的精神, 使大家乐于挤出宝贵时间和精力读论文, 勇于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为别人的论文锦上添花作贡献。要反复强调, 学会评估别人的文章是提高自身分析水平的重要途径, 讨论别人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要在养成讨论、争论和批评之优良风气的制度化保证方面下功夫。

第四, 对于有严重缺陷的论文初稿, 导师必须及早指出问题, 没有得到初步改善之前, 不允许进入预答辩程序;或者认真组织预答辩, 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只有这样, 由导师及其指导的学生自行组织的预答辩 (包括组织专家举行的预答辩) 才能保证质量, 发挥积极的作用。否则, 就会走过场, 流于形式。实际上, 严肃认真的讨论, 尽善尽美的追求, 是导师应该着力培养的学术传统的一部分, 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深刻而又长远的意义。

博士生培养的优越环境, 是包含在校园整体条件和学生入学以后专业训练的全过程之中的, 预答辩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上, 同样能够反映导师及其学生的科学精神与集体风貌。

通过修改, 论文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呢可以用这样五个标准来衡量, 就是主题鲜明, 结构合理, 观点正确, 语言流畅, 注释准确。是否达到这五条, 决定了论文将要达到的水平。其中, 最重要的是三条, 就是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因为主题明确, 问题抓得准;结构合理, 该说的说到了;语言顺畅, 读者读得懂, 愿意读, 论文基本上就是成功的。

认真修改论文初稿, 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 消灭初稿中的诸多缺陷, 全面提高论文质量;第二, 进一步吃透课题, 增长知识, 提高专业素养;第三, 通过修改初稿的锻炼, 提高驾驭问题的能力, 掌握修改文章的技巧。如同前面所说, 看不出问题实际上就是问题, 就是缺乏学术把握能力的表现。无论对自己的作品, 还是对别人的作品, 难就难在看问题。就像医生, 水平高不高, 首先要看他能不能准确地诊断, 而不是看他会不会开药方。医生看病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定位法, 根据症状, 借助必要的检查手段, 分析病症, 精确定位;另一种叫排除法, 一步一步地检查, 一步一步地排除, 最后把问题找出来。高明的医生常常能够精确定位。分析评价学位论文, 必须从总体上着眼, 一次性确诊, 把问题全部揭示出来, 及时提出客观可行的修改方案。否则, 问题找得不准确, 按照错误的意见修改, 则越改越糟。

笔者以为, 科学评价有关学术作品的水平, 是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论文初稿的修改, 如能在这个方面有所收获, 应该也是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训练的一份重要成果。

转自“十九号见”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