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形成高质量论文的雏形(一)

2024/2/21 15:58:38  阅读:40 发布者:

我一直在做农业农村和土地问题,但最近我做了更宏观一点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学术研究)转型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一方面,是跟相关领域的圈子里面的人(作者及期刊编辑)不熟;另一方面是跟他们的研究范式会有所不同,所以(要想)在这个领域有一个好的突破比较难。我今天会把一些方向性的(经验)和我自己的感受跟大家聊一聊,最后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可以提。如果我所说的观点和你们的导师或者是你们自己的看法不一致,以导师和你们自己的看法为准。我们的行为都是受我们的认知框架的影响,所以不需要去纠结别人跟自己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我大概汇报的内容是四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形成高质量论文的雏形。第二,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框架。当我们有一个想法之后,要去搭建一个框架,这类似于分析的思路图,类似于一个理论框架或者是数理模型。如何去构建它,让审稿人能够认同这个分析框架很重要。第三,如何开展科学的论证。这里面我可能会谈一些关于科学的思辨性的东西,就是怎么去认定科学,如何让审稿人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证。第四,对于学生、对于青年学者来说,我们做研究、写作的时候,已经带着希望文章发表的目的了,不管我们的最初想法什么样,我们的最终目标,尤其对于刚入职的需要评职称的(老师),或者是快要毕业的需要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发表一些好的杂志,这是我们谋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在投稿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和审稿人互动以及回复意见,其中有一些技巧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如何形成高质量论文的雏形

1)让研究主题相对集中

对于如何形成高质量的论文的雏形,我觉得第一点要注重积累,要扎根系列研究。不论是我们读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我们的导师都会告诉我们,我们要在一个研究方向上不断去挖,因为我们的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都是要求我们发表几篇有关联性的文章。

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毕业之后,他无法再去延续之前的研究主题了,这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研究没有延续性?我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最初的选题缺乏拓展性和延伸性,容易进入一个死胡同。另一方面可能是研究兴趣过于宽泛。比如说硕士到博士,可能是因为导师的研究方向变了,所以也跟着变。我说注重积累,扎根系列研究,就是你在某一个阶段,你一定要培养出这样的思维习惯。

古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我自己为例,我在硕士、博士以及我工作之后,我的研究主题实际上是比较集中的。我的硕导是做农地研究的,我的博导是做农地产权的,所以衔接得相对比较好。有些人可能存在跨专业考研的情况,所以研究可能就从中间断开了。

我硕士阶段主要研究农地产权制度领域,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土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形成机制,那么到博士阶段我还是延续着土地这方面来做,一方面关注土地产权的问题,另一方面关注土地生产要素配置问题。我们最初2018年发表在《中国农村经济》的文章就是关于土地产权和趋粮化的,所以关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出发点,我还是从农地产权的角度去解释。所以硕博这两个阶段的延续性是相对比较顺滑的。

在工作之后,一方面我继续保持农地相关领域的研究,比如说农地流转市场转型。或者在土地上面做文章,包括像农业深化服务,农机服务,它还是围绕土地的,但是近一年以来,我开始尝试转换到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地方财政的问题,当然主要还是涉农财政,具体来说就是扶贫领域。不管怎样,整个研究、在某一个时间段,我总是会沿着一个研究系列展开,不太会因为最近某一个杂志发了一篇什么文章,或者是现在什么是热点,我就去跟着做,然后做一篇或者两篇文章发表了,就OK了,就不管了。

所以2021年八九月份开始到现在(2022年九月),我们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关于财政扶贫的系列研究,也基本上形成了一本书的逻辑,但是也面临着一个问题——你在转型跨度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也要能承受得起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不适,比如说很难发表。我们知道在2021年之后,扶贫就已经结束了,中国的绝对贫困已经彻底消除了。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很多期刊就不太喜欢扶贫的问题了,但我们还是继续在做,因为我们觉得,其实在中国的扶贫过程中,财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由于我们长期做微观研究,视野还相对比较狭窄,你如果长期这么做的话,你的视野可能会受局限。这个时候你就要跳出来,跳出微观的角度去看中国整个宏观经济,比如说我还是围绕着农业来做的话,那么我就要从政府的角度,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看,我们农业到底在整个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而你要去理解中国的农业,首先你要去理解政府的行为。

2)将研究视角从微观转向宏观

农业和其他产业不太一样,在于我们的三农领域其实是一个社会外部性非常强的领域,社会外部性越强就意味着社会投资就会越少,这个时候就必须依赖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或者推动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方式,一个是人事权,一个就是财权。财权可能涉及到一系列的产业政策的推广,所以(我们就)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讨论中国的地方财政对我们的三农,包括扶贫,包括其他农业产业的发展存在的具体影响。

这是我最初的一个想法,就是我将研究视角从微观向更宏观的角度。大家也可以看到,早期有很多非常厉害的学者都是做“三农”研究的,而且做得还很细,比如说林毅夫老师,他早期做的就是农地产权的问题,现在做的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政策。现在他还在构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姚洋老师,早期也是做农地方面的研究的。所以我们作为后来者,应该向这些前辈学习,从一个比较小的视野跳出来。如果有这种可能性的话,尽量跳出来,然后再回去做自己原来的微观研究效果会好得多。我这三个阶段(硕博阶段及工作后)整个的研究的延续性还是相对较好,而且我一直围绕着“三农”问题,因为我自己就来自农村,对农业农村相对比较了解,所以一些问题在现实中可以很容易观察到。

因为这三个阶段都是延续的,所以发表的论文层次都差不多。大家可以认为我这些年来没有一点点进步,也可以认为我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对于同样一个现象,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同样是一个现象,某一个人的解释并不意味着他是掌握了这个现象背后的逻辑,也就是说现象并不等于事实,即使这个人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学者,也并不意味着他所阐述的就是事实。

这也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个经验,就是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看到不同研究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质疑的精神,不能说将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上面的文章当成规律或者是不可质疑的,很多的研究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区域,它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它的约束条件不一样。所以我们去找到一些新的现象,发现一些新的规律是相对比较好的方法,我后面会具体说。

3)扎根系列研究

好的发表还是立足在系列研究之上。我们发表在《管理世界》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在我们种粮的逻辑和中国农地流转市场转型这两个系列研究基础上做的总结和拓展。早期我们从产权逻辑、要素配置逻辑和农业分工逻辑三个维度去探讨种粮的逻辑,一个趋粮化的问题,就是小农户为什么会种粮。当时也有争论,大家说农地流转之后,大土地转入户会进行非粮化(种植),所以当时我们是从这个现象来看,小农户确实会趋粮,而转入户有的进行了趋粮,有的进行了非粮。这是当时的一个争论,但我们并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只着眼于小农户,强调的是小农户种粮的自发性和组织优势,从这个角度去探讨种粮的逻辑。

我们刚出的一本专著是关于中国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研究,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一下。这本书主要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形成机理及其效应。它主要表达我们国家的农地流转市场,正在从原来的人格化交易或者叫熟人之间非正式交易逐渐朝市场化发展的趋势。如果这种农地流转市场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的话,可能它带来的结果跟我们以往所说的就不一样了。

种粮的逻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小农户有种粮的自发性和组织优势,对于熟人之间的流转,实际上起到了种粮的稳定器的作用,因为熟人之间的流转,一般不会改变种植结构,一是因为规模小,二是这不是市场性交易,所以他没必要冒风险去做(改变种植结构的)尝试。要是种很多经济作物,又缺乏技术的话,最后卖不掉,就得面临一系列的损失和风险。所以我们最后发现小农户之间的流转或者叫熟人之间的流转,并不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非粮化情况。

但现在变了,熟人之间的流转不再是人情关系的流转,也不再是人格化的流转,而变成了以市场逻辑为要素配置机制的流转。那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就形成了我们最新的研究论文——流转“差序格局”。

4)注意写作和研究中的细节

我们在《流转“差序格局”撕裂与农地“非粮化”:基于中国29省调查的证据》这篇文章里面用了“撕裂”,这里我要稍微解释一下。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将“撕裂”写成“破裂”或者“裂解”,但罗必良老师认为如果用“破裂”或“裂解”的话,那就意味着这是已经完成了的、彻底的转型,但是并不是对吧?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还是存在很多熟人之间的人格化交易的,就是说这种趋势在加剧,在不断地蔓延,不断地扩张,但实际上它还没有完成彻底的转变,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将发未发的一种状态,所以最后用了“撕裂”。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措词,中文其实很多词虽然和这个词相近,但代表的含义却不一样。

另外,我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做过关于农机服务的研究。我想大家看到这三个研究系列应该有所体会,就是你在做每一个Topic(系列研究)的时候,你都应该把你的研究线给延长。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后面会非常省时省力。因为你在做一篇研究的时候,需要找很多的资料,但如果这个研究是一个系列的话,你很多的前期工作就不用做了,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效率的方式。针对某一个研究的主题,我们把它的现状、内在机制和影响都尽量做全。

在整个的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需要去捕捉很多细节。你在做一个新的研究的时候,必须深入了解这个主题背后的一些研究,或者是现实中存在的独特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刚开始做财政扶贫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它这个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复杂的情况,我只是思考财政扶贫对于地方经济差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带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等,后来我深入了解了扶贫工作之后,尤其这种财政扶贫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举措,而这些举措实际上会对整个财政扶贫的绩效产生很重大的影响。比如中央资金下达后,要求地方尤其是贫困县进行资金配套,那么政策上对配套怎么要求的,配套比例是多少?地方政府又会怎么去配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钱,然后就不配套了?或者想什么其他的办法进行配套?这些都是需要去了解的。

扶贫的资金并不是仅仅来自于财政的扶贫专项转移支付,还包括很多的涉农资金,2016年底开始的“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就是将不同涉农资金大类打通,我想如果你对一个研究系列已经有相对深入的分析,或者是长时间(钻研),比如你花一两年时间去做,你就会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把握相对较好,这也是做系列研究积累经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的人就偏好于就做政策上强调的某个问题,就做一篇,而我更偏好于去对我所研究的领域的一些现实中的细节问题和政策上的规定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转自“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