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语新知 | 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六大关切

2024/2/20 15:21:35  阅读:31 发布者:

目前,研究生普遍对写论文感到焦虑。

这里,基于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关切,讨论以下六个问题:

一、选题如何把握学科界限

1.正确理解学科界限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学科界限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一个研究领域能否被称为学科,是有明确标准的。恩格斯说:“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这是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界定学科的。其实,界定学科的角度是多元的,学科的标准是一个系列:独立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方法;拥有一批核心成果;具备学术队伍、学术期刊、学术团体、专业教育机构等一套社会建制等。总之,学科具有明确标准,此即学科界限的绝对性。

说到底,所有学科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同一个世界,而世界是一个有机体,这一点决定了学科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学科之间彼此关联,往往存在显在或潜在的交叉。换言之,学科划分具有相对性。科学发展史表明:学科之间潜在的关联和交叉具有无限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突然被发现存在某种交叉的现象。

2.选题一般不要完全脱离本学科、本专业

理论上讲,选题不应当设置学科和专业的限制。但事实告诉我们,选题完全脱离学科或专业,对于研究生来说存在很大弊端:

1)知识基础优势丧失。由本学科、本专业转移到外学科、外专业,尽管是因为兴趣使然,但毕竟自己在外学科、外专业是生手,而一个新专业的知识基础很难仅靠自学在短时间内补上。所以,在外学科、外专业,自己只是一个未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游击队员”,要与外学科、外专业的“正规军”正面对垒,打败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毕业论文被“毙”风险加大。如果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不变,毕业论文所属学科专业只能填写本专业,匿名评审时将被送至本专业专家手中。如果一个专家看到一篇毕业论文“挂羊头卖狗肉”,内容与学生所填写专业不符,也与自己的专业不符,他会怎么做?显然,论文被“毙”的风险加大了。如果研究生更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目前的导师是否同意?院系是否同意?这都带来不确定性。

3)不利于争取导师的指导。研究生导师制有点类似传统技艺中师傅带徒弟,导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科研技能和科研作风等。后者主要属于默会知识。学生的论文脱离本专业,将会造成导师难以指导学生的尴尬局面。最终遭受损失的,只能是学生。

3.提倡在学科交叉地带选题

学科不断分化和交叉是科学发展的永恒规律,所以,学科交叉地带是科学的生长点。恩格斯在谈到由于物理学和化学相交叉而出现的“电化学”学科时说:“……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双方都宣称与己无关,但是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恩格斯的观点值得高度重视。学科交叉点具有一系列特点:容易被忽视,研究力量薄弱;便于运用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待研究的问题层出不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等。尤其是在学科交叉地带发展前景广阔这一点值得重视。因为选题有一个指标十分重要,这就是可持续性。

学位论文并不是做完就完了,或做完后再沿着这个题目的方向往下做没有前景、意义不大。例如,有一位西方青年学者,他写了一篇谈荷马时期兵器学的论文。资料越搜集越多,浩如烟海。他觉得明智的方法是缩小范围,只研究头盔。但选题范围还是太大,于是他将题目再限定为冠缨。结果论文勉强做完了,他却迷失了在学术上继续前进的方向。原则上,通过微观表现宏观、以小见大是允许的,这种做法正是当代微观史学所倡导的。但是,对于微观题目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只有那些在全局中有关键意义的微观问题,才能够实现以小见大。枝节性的、琐细的微观题目,难以以小见大,是不值得作为选题的。特别是对那些打算读完硕士再读博士,甚至读了博士还想终身以学术为业的人,更应该注意研究的可持续性。事实证明,不少沿着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继续做的博士学位论文,不仅能按时完成,而且质量较高。试想一个题目已经做了三年的前期研究工作,再接着做四年研究,还能做不好吗?

二、选题该不该追求热点

如何判定学术热点呢?上海《学术月刊》杂志社、《光明日报》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于2019110日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则于201954日组织评选出了“2018年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这两个群体所发布的2018年度学术热点竟无一条相同,从中我们至少能体会出以下两点:

1)对学术热点的判定有相当的主观性。一般说来,学术热点即是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学术问题,而“广泛关注”是多大范围则没有一定之规;学术热点应是学术事件所引发的学术问题,而不是学术事件本身;学术热点应聚焦到学术问题,而不是一个宽泛的研究领域等。依照这种对学术热点的认识,我们发现,对学术热点的判定,不仅受认定者对学术热点理解的影响,而且受认定者所在单位的诉求以及参评专家学术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2)学术热点存在不同类型。例如,重大学术理论的提出或学术事件的发生促使学界广泛参与的学术争论;重大自然科学发现所引发的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问题;重大社会事件所引发的学术讨论等。不同类型的学术热点的学术含量和学术价值不同。一般来说,社会事件引发的学术讨论关注度高、应用性强,但其学术含量和学术价值并不见得高。

选题该不该追求热点?正确的选择是,要重视热点,但不可盲目追求热点。冷门也是不可忽略的,比较恰当的做法是“热门冷做”和“冷门热做”。

“热门冷做”,即是对于热门选题,要尽量寻找热门中较少受人注意的有价值的“冷问题”。热门问题能见度高、进展快,容易受到社会支持;同时,热门问题研究领域聚集了大批精兵强将,竞争激烈,因此对于能力弱、条件差、指导教师水平一般的新手,最好避开中心热门问题。

“冷门热做”,就是对于冷门选题,要尽量寻找那些冷门中最有希望成为热门的问题。热门问题也并非一开始就热的,通常是由冷门问题一点点热起来的。许多冷门问题不会永远冷下去,条件成熟后也会逐渐热起来的。选题时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发现那些冷门中最有希望成为热门的问题。

三、如何占有和消化资料

新观点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理性认识永远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感性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即是经验材料,所以,经验材料是新观点的源泉。这一点决定了占有和消化资料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环节。

1.如何占有资料

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均有“史”“论”之分。思想史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们就以思想史类题目和理论专题类的题目为例,简要谈谈资料问题。

思想史类题目需要首先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一手资料”原指自己动手采集和发现的资料,别人没利用过。这里我们代指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始资料,如人物的论著、信件、档案等,或者历史事件的档案记载、当事人的口述、遗存与旧址等。“二手资料”是指学界关于该人物或事件特别是与作者所选定题目直接相关的研究性著述。对“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要详尽占有,最理想的做法是一网打尽。这个要求对于“二手资料”来说能够实现,但不太容易。“能够实现”是指通过各类书目、索引等工具书可以实现。如搜集1949年以后的资料比较有效的工具是《社科新书目》《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全国报刊索引》。对于1949年以前的资料,近年来整理出版了大批历代“全书”和各类专题性文献资料。其中,制成光盘版的越来越多,可以购买利用。此外,还可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读秀等各类电子版学术数据库、各种网站和搜索引擎。目前,对海外学术资料的搜集较之过去也方便多了。“不太容易”是指,一网打尽要花费不少时间,至少几个月吧。当然可以简化程序,如,只搜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等重要时段的,或只搜集重点期刊的文献。选择一定数量的重要专业学术期刊和最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对每种期刊从创刊号开始,凡与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一网打尽。在搜集资料时不下硬功夫,试图走捷径,仅通过网上搜索关键词来搜集文献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对于理论专题类的题目,首先要保证充分占有与论文题目相关的经典著作和权威论文;然后是一般性的相关文献资料。当然也是越全越好。

2.如何消化资料

详尽占有资料以后,接着是通过浏览,对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进行分类处理。核心资料要反复读,对一般资料或通读或段落抄录或内容提要,而对大量关系不大的资料过滤掉即可。

消化资料是指在全面浏览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并吃透核心资料。首先,正确处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关系:一手资料是根本,二手资料是辅助;一手资料出观点,二手资料出“问题”;两类资料良性互动,轮番阅读。其次,消化资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关心如何从资料中提炼问题,使得论文题目进一步具体化,一直下沉到“点”,聚焦到真正的“问题”上;第二个阶段主要关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导向下,重新阅读和消化资料。

消化资料要始终围绕完成论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任务来进行。不过如果“解决问题”仅仅被视为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就不太适当了。因为解决问题还包含另一层更重要的意思,那就是观点创新。凡是观点创新一定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能实现观点创新。应当说,科学研究服务于决策很重要、很有意义,但服务于决策只是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而且是外围的、表层的。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知识,即提出新概念、新命题、新理论、新学说。应当牢固树立这样的创新意识。每写一篇文章都要反问自己:我这篇文章有没有观点创新?甚至在决定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应当明确认识到自己在观点创新上的大致目标。

当然,观点创新并非易事,这将会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方法创新。

四、大胆尝试“新文科”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新方法的实质是新路径、新角度,它一定能引导人们在关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上看到平时所看不到的东西,提出新观点。原则上,实现方法创新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一般说来,灵活而适当地引进自然科学和相邻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创新途径。而这一做法正是“新文科”研究方法所主张的。

“新文科”这一概念是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最先提出的,201811月我国教育部决定实施包括全面推进“新文科”在内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文科”旨在提倡引进新科学新技术,对传统文科进行重组和改造,实现文理交融和文科内部不同学科间的交融,尤其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不可固守传统方法,而要打破学科界限,根据研究需要,大胆引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相邻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方法而实现方法创新。

事实上,“新文科”研究方法所要求的把自然科学方法引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做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存在了。列宁曾这样说过:“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弟时代(17世纪)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20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断学科热,长期以来人们热衷进行的把诠释学、现象学、结构主义、语言哲学等哲学理论和方法引进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做法,以及当前正在兴起的把大数据等新科技方法广泛引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潮流等,无不属于“新文科”研究方法的范畴,只不过,彼时还没有提出“新文科”这个概念罢了。

为什么不同学科之间的方法可以互通互用?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所有门类的学科都具有共同的认识论基础,这一认识论基础即是:任何理性认识都来源于感性认识,是感性认识通过理论概括而产生的。而理性认识的结构性、明晰性和预见性的不断改进和真理度的提高,都是沿着“经验—理论—经验—理论”的路径不断循环往复而实现的。各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决定了各学科拥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任何学科的研究方法无一不是服务于认识从经验上升为理论,并推动理论逐渐进步和完善的。

总之,“新文科”的方法创新体现了时代精神,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生写论文应当大胆按照“新文科”方法创新的原则行事。

五、怎样构思论文框架

在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较充分的消化,并且核心观点已经浮现的情况下,就可以着手构思论文的框架了。下面谈谈我本人的体会。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刚刚涉足学术研究时,对论文框架构思是一头雾水,写文章常常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兴之所至,则笔之所至,没有章法。第一次关于论文框架构思的收获,是从全国科技哲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系舒炜光先生那里得到的。1983年我在吉林大学进修科技哲学硕士生课程一年,其间舒先生推荐我参加了由他领衔、全国十几所综合性大学自然辩证法教师参加的《科学认识论》五卷本的研究和撰稿工作。该书第一卷是“导论”,专门讲科学认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其中第四章“概括科学成果的方法论”分配给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正规的学术研究。我首先普查并钻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近现代哲学家以及爱因斯坦等杰出科学家关于科学成果概括的有关论述,接着又搜集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著述。材料读了,笔记也做了,可是,脑子里仍然是一团乱麻,没有思路。这时舒老师告诉我:可以把概括科学成果作为一个过程看待,把这个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就能够形成一个框架。我立刻心领神会,最终把论文分成以下三部分:①概括对象的选择(讨论概括什么);②概括的基本方式(讨论怎样概括);③概括结论的哲学评价(讨论概括结论的处理问题)。结果,初稿写成以后,在通稿讨论会上顺利通过了。

随着后来文章写得多了,我逐渐领悟到,构思论文框架,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根能够有机串联材料的红线。选择红线的主要依据是看它能否较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和论文的中心论点。常见的红线类型有:时间顺序、空间位置、过程阶段、结构要素、内容与形式、要点并列等。其中,用得比较多的是“三层楼”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再后来,我逐渐认识到,最理想、最有逻辑力量的论文框架是“演绎式”。“演绎式”就是按照演绎方法所要求的三段论格式来安排论文的框架。大前提是介绍与论文核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普遍性道理;小前提是与核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条件性内容;最后是推导出的结论。前面两部分体现在论文中不一定各占一章,可以分别有数章,章数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最前面还要介绍点背景情况。大前提通常是按照论点的要求深刻阐释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小前提则往往是一些关于核心论点的理论证据和事实证据。例如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主张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的主流科技观应当与时俱进,由“生产力科技观”转变为“综合国力科技观”。文章的框架如下:①科技观的变革是科技工作的根本变革(普遍原理);②新时代呼唤新科技观(相关的理论与事实等条件性内容);③构建“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结论及其阐发)。

六、投稿的技巧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所以,投稿这件事也肯定有“技巧”,只不过不同的人对“技巧”的理解不同而已。我认为,投稿时最应注意的是以下三点:

1.研究期刊,了解期刊

投稿是发生在作者和期刊之间的行为,作者了解期刊势所必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不少博士生和硕士生不重视了解期刊,甚至压根就没有了解期刊的需求。于是,一些研究生的投稿行为充满了盲目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海投”。有的人一篇论文可以错时连续投数个、十几个,甚至数十个期刊。他们不去冷静、客观地评估自己论文的质量,也不想去了解期刊,而是把宝押在偶然性上,寄希望于或许有一个期刊会把录用的绣球抛到自己头上。应当说,“海投”行为是极不明智的。

期刊有什么好了解的?试看:

1)期刊的性质不同。粗略地讲,期刊可分为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两大类,这两类期刊大不相同。例如,较之综合性期刊,专业期刊的读者对象定位在本专业从业人员,因而论文发表后,在专业范围内,能见度较高;整体上看,专业期刊的编辑专业水平较高,分工较细;专业期刊所载稿件在内容上连续性、积累性较强,因而对稿件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且喜欢有深度的相对微观的论文。

2)期刊的开放程度不同。在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办刊单位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单位、各省市社科院和各类研究机构、各省市社科联、普通高等院校、军事院校和各级党校、各级各类专业学会和团体等。不同期刊接收外稿的比例不同。总的看,这些年,由于学术研究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CSSCI刊物遴选的导向作用等因素,各类期刊的开放程度都明显提升。但相比较而言,学报类期刊用外稿的比例偏低些;各地社科联办的期刊较之社科院办的期刊稍稍开放些。

3)期刊用稿的偏好不同。由于刊物的专业领域、办刊单位目标、期刊主编的个人风格以及期刊历史上的原因等,每一份期刊几乎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进而显示出不同的用稿偏好。例如,有的期刊把求新放在第一位,无资历成见,尽管研究生的文章稚嫰些,但只要材料新、观点新,照用不误;有的期刊不喜欢思辨性太强的文章,而喜欢实证风格的文章;有的期刊不喜欢微观题目的文章,也不喜欢宏观题目的文章,而较偏爱打破学科界限、以重要学术问题为导向的中观题目文章;有的期刊偏重社会科学而对于人文学科的文章采用较少;有的期刊很少采用自由来稿,倾向于主动出击,大量约请各学科知名专家组织数位作者撰写专栏文章;等等。

以上所述,还只是期刊情况的冰山一角。试想,如果了解了这些情况,是否投稿更有针对性、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些呢?

要了解期刊,就需要研究期刊。研究期刊,说来并不复杂。从学校图书馆或网上,把近三四年的某种期刊找齐,逐一浏览一下,就会对该刊的办刊宗旨、用稿偏好、重要栏目和近期的兴奋点等有个大概的了解。此外,作为了解期刊的一部分,作者还有一项功课要做,就是研究期刊的责任编辑和主编,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浏览他们的研究成果,弄清他们的研究方向等等。

2.扮靓门面“三大件”

大多数编辑都很忙,每个人的手头都有源源不断的稿件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不可能仔细通读每篇来稿。通常的做法是,依次浏览题目、内容摘要和框架等论文门面“三大件”。这“三大件”只要有一件未被相中,论文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厄运。只有“三大件”都相中了,编辑才有可能读正文。所以,扮靓门面“三大件”,是提高投稿命中率的重要一环。

框架问题已如上述,下面扼要谈一下论文题目和内容摘要。

1)论文题目。从文字表述角度看,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恰切。论文题目应能统领文章内容,力戒以偏概全甚至张冠李戴,最好直接反映论文的创新观点。二是亮眼。在“恰切”的基础上,表达尽量简洁、新颖、奇异、犀利,有冲击力,切忌平淡无味、四平八稳。一位资深编辑在谈到论文题目时,对比了这样两个题目:《论政党法治的内涵与特征》和《政党法治:政党文明的新形式》。他认为,后者更新颖、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引起编辑的阅读欲望。

2)内容摘要。在内容摘要的写法上,毕业论文和小论文有所不同。毕业论文的内容摘要在以创新观点为核心的前提下要求比较齐全:选题理由、内容简介、研究方法、不足之处等都要有;小论文的内容摘要由于篇幅短,需要紧扣创新点去写。常见有的小论文的内容摘要只介绍文章内容而不讲创新点。这样做,要么是文章乏善可陈,要么是内容摘要不合格,而这两者都极有可能使论文被拒。另外,讲创新点一方面要力透纸背、扎扎实实,让读者能感受到一定的冲击力;另一方面要客观,切忌自我评价,否则会有自我吹嘘之嫌。

3.“给自己找茬”

怎样提高投稿的命中率?最有效的办法是“给自己找茬”,即主动自我批判和征求别人的批判,也就是要高度重视“修改”环节。写文章不是单纯的“写”,而是一个研究和认识的过程。文章初稿完成后,这个过程远没有结束。“修改”乃是研究和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审查、反省和征求意见,对文章进行纠错、调整和补充。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不存在不需要修改的文章,而且修改是无止境的。

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1)冷处理。一般说来,文章写好后,作者自己往往会非常满意,可是放一段时间后再重读文章,就会发现不少缺点,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缺点。所以,文章写完后,要预留一个冷处理期。

2)千方百计征求意见。尽量在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中间广泛征求他们对文章的意见。可以对文章的全文征求、重点章节征求、摘要征求,也可以口头征求。

3)演讲。充分利用院系设立的学生论坛等场合,或者组织有关同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报告自己的论文。人在演讲时,大脑兴奋、精力集中,很容易迸发思想火花,洞察文章缺点。

4)阅读资料。文章写完后要继续扩大阅读范围。随着新资料进入视野,常常会对文章内容产生新的想法。

一般情况下,不要奢望编辑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或把审稿专家的意见寄给作者。常见的情况是,编辑部决定要采用的稿件,编辑会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此时作者要下决心,通过修改,尽最大努力把编辑和审稿专家有可能发现的文章缺陷,在自己手中消灭掉。如果自己对文章比编辑和审稿专家还要苛刻些,必定会大大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文章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年第7

文章作者:马来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转自“中国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