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读别人的审稿意见,发现自己的写作问题!(五)

2024/2/18 16:47:42  阅读:32 发布者:

 01

【题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摘要】青年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重要资源(批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科技期刊工作实践,分析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坚持科学家精神,加强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力;终身学习;科学家精神;制度建设

【框架结构】

引言

1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概念界定

2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现状

2.1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急需提升(批注:针对学校而言?)

2.2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批注:加强水平搭配不当!)

2.3缺乏学习和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

2.4创新能力不足

2.5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匹配

3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提升策略分析(批注:提升什么?)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批注:注意表述的准确性!青年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3.2青年编辑要提升对科技期刊的管理能力(批注:?)

3.3青年编辑要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3.3.1青年编辑要提高大数据分析(批注:?)能力

3.3.2青年编辑要充分了解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批注:?)

3.3.3科学制定职业规划

3.4青年编辑要坚持科学家精神

3.5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18

论文字数:约5600

【送审日期】2022-12-20

【审回日期】2023-01-08

【评审意见】

1.题名缺乏推敲,研究主题不够聚焦和明确。本文题名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研究主题是“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这个研究主题值得斟酌:第一,宽泛地讨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问题,研究主题缺乏聚焦度,研究重点不突出。第二,要全面准确客观地概括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现状”,研究难度大。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涉及哪些责任主体?怎样论述分析才合乎逻辑?这些都是作者应该考虑清楚的。第三,“提升策略”是提升什么的策略?按题名的表述似乎可以理解为提升培养水平的策略,但从语法分析并结合文章内容审视,这个表述既不严谨也不准确。总体感觉,作者的研究思路不够清晰。

2.内容扣题不紧,论述的专业性欠缺。论文第2章从5个方面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概括,节的标题分别是“2.1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急需提升”“2.2管理水平有待加强”“2.3缺乏学习和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2.4创新能力不足”“2.5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匹配”。这些标题表达的意思含混,是针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而言还是针对其培养的责任主体而言也不明确。从具体内容看,文章讨论的并非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概括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现状”显得比较勉强。第3章标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提升策略分析”与题名中一样,提升什么并不明确。5个节标题“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3.2青年编辑要提升对科技期刊的管理能力”“3.3青年编辑要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3.4青年编辑要坚持科学家精神”“3.5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内容似乎分别对应于第25个节标题归纳的问题,同样存在论述比较牵强、表达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欠缺、讨论的问题不在同一层面等不足。总的来看,文章观点缺乏新意,学术价值和发表意义不大。

3. 语言文字粗糙,论文写作质量差。文章讨论的主客体含混不清,节与节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内容跨度大,表述似是而非,论述缺乏严密的逻辑,经不起推敲。《现代汉语词典》对“培养”的解释是“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而论文作者对“培养”一词含义的理解与此似不相符,令人生疑。审稿人认为,脱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成长环境,不对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担负责任的相关组织和机构(比如科技期刊主管主办出版单位、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编辑学会等社会团体等)在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方面的作为、成效及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就难以反映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现状,提出的提升策略也就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

4. 审稿结论:不宜采用,建议退稿。

【批注稿】略

【最终结果】投稿期刊已退稿。

02

【题名】基于“卓越青年人才”发文(批注:存在歧义,建议改为“发表论文”)特征(批注:?)探讨我国青年编辑的学术成长路径

【摘要】以20202022年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立项(批注:推敲用词,规范表述!申报获批项目为入选项目,而非立项。)的“卓越青年人才”(批注:这个概念值得商榷!他们是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资助的青年编辑人才,能否称为“卓越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122021年间发文特征(批注:“发文”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是,作动词指“发出公文”,作名词指“发出的公文”。本文滥用“发文”一词,存在歧义,不妥!),以期为青年编辑的学术成长提供案例和建议。结果显示,卓越青年人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学,论文获得的基金资助比例(批注:?)较高;以机构内部合作为主,是研究的主要贡献者;丁佐奇、王维朗、沈锡宾等是高产卓越青年人才,他们的学术研究表现出一定的“以老带青”关系;卓越青年人才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紧跟编辑出版时代发展方向。可见申请各类基金项目并以此开展研究是青年编辑学术成长的主要路径,其次,资深编辑“传帮带”、以自我为主导(批注:?)加强内外合作研究、把握编辑出版的时代脉搏等均有利于青年编辑学术成长。

【关键词】青年编辑;卓越行动计划;学术成长;人才培养;科技期刊

【框架结构】

引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卓越青年人才过去10年发文(批注: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注意规范用词)特征分析

2.1 编辑出版学是卓越青年人才的主要研究方向(批注:根据选择的研究对象分析,此统计结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2.3 高产卓越青年人才的学术研究表现出一定的“以老带青”关系(批注:节编号不连续)

2.3 卓越青年人才以机构内部合作研究为主,是研究的主要贡献者

2.4 卓越青年人才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紧跟编辑出版时代发展方向

3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成长路径探讨

3.1申请各类基金项目是青年编辑学术成长的主要路径

3.2“以老带青”有利于青年编辑在学术上快速成长

3.3以自我为主导加强内外合作研究有利于青年编辑构筑学术高地

3.4把握编辑出版的时代脉搏是青年编辑学术成长的关键

4 结语

参考文献29

论文字数:约8100

【送审日期】2022-10-15

【审回日期】2022-10-28

【评审意见】

本文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的项目负责人这一特定群体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其过去10年发表论文情况,以期探索青年编辑成长路径,为青年编辑的学术成长提供案例和建议。论文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明确,研究成果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发表意义,但论文在研究和表达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还达不到发表的基本要求。现提出以下修改完善意见,供《编辑学报》编辑部和论文作者参考。

1.题名值得进一步推敲。目前的题名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1)将研究对象即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称为“卓越青年人才”是否合适?是否有更准确的表达?(2)“发文特征”存在歧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发文”一词的解释是,作动词指“发出公文”,作名词指“发出的公文”,因此,不宜将“发表论文”简化为“发文”;另外,将研究对象发表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称为“发文特征”也不够准确。(3)题名中的“青年编辑”范围太广,应明确界定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

2.论文的框架结构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目前的第1章是“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章是“卓越青年人才过去10年发文特征分析”,第3章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成长路径探讨”,第4章是结语。这个框架结构层次不够清晰,第2章和第3章将“发文特征分析”与“成长路径探讨”完全割裂开来分析和探讨,从第2章和第3章的章节标题及正文即可看出,这两章的内容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对应,论文并非基于特殊群体的研究分析来探讨总结一般规律,与题名确定的“基于……探讨……”逻辑关系不相吻合。

3.表达不够精细准确,一些表述很不规范。题名中的“发文特征”,摘要中的“以……青年人才支持项目立项的‘卓越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论文获得的基金资助比例较高”“以自我为主导加强内外合作研究”等表达,都存在问题;引言第一句将“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写成“总书记在中国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更是令人难以理解:会议名称是“中国科学家座谈会”还是“科学家座谈会”?本文的7名作者都搞不清吗?全文论述逻辑的严密性和文字表达的规范性都有很大提升空间。

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多处不规范(详见批注稿)。特别是参考文献[14],本文第一作者是文献[14]第二作者,竟然也没有将文献[14]的著录信息写准确。

5.审稿结论:退修,修改后再审。修改重点是推敲论文题名,理清研究思路,调整框架结构,提炼学术观点,严密论述逻辑,规范论文表达。请将批注稿一并发给作者。

【批注稿】略

【最终结果】《编辑学报》2023年第1期已发表(第109114页),发表稿改题为《基于“卓越计划青年人才”发表论文情况探讨我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学术成长路径》。本审稿意见则以补白形式刊登在该期《编辑学报》第28页。

03

【题名】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实践与思考——以《XXXX通报》为例

【摘要】【目的】科技期刊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媒体融合平台建设,要发挥学术组织力和人才凝聚力,而自身却编辑力量与资金不足(批注:注意主语!本句主语是科技期刊。编辑力量与资金不足的不是科技期刊,而是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尝试组建编辑志愿者队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法】以《XXXX通报》编辑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和实践为例,介绍了编辑志愿者的遴选条件、志愿者权益、招募程序,通过沟通与培训、考核和激励对编辑志愿者进行管理。【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建议组建编辑志愿者队伍要在服务项目设计、培训、反馈沟通和内容审核方面注意把关。编辑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可以实现科技期刊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双赢。【结论】科技期刊组建编辑志愿者队伍促进了期刊人才凝聚力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组建;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媒体融合

【框架结构】

引言

1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组建的必要性

1.1组建科技期刊志愿者队伍,是既保障期刊传统的内容出版又要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工作需要(批注:二级标题观点概括不到位表达不简洁,下同)

1.2组建科技期刊志愿者队伍,是对目前科技期刊编辑力量不足且新媒体技术人才缺乏的有益补充

1.3组建科技期刊志愿者队伍,是解决当下期刊办刊经费不足的现实选择

1.4组建编辑志愿者队伍,是科技期刊凝聚科技人才、发挥学术组织力 的有效方式

2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批注:应在本章内容中说明这是“以《XXXX通报》为例”)

2.1编辑志愿者特征

2.2遴选条件

2.3编辑志愿者权利

2.4招募程序

3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的管理

3.1沟通与培训

3.2考核

3.3激励

4组建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的建议

4.1服务项目设计要合理

4.2培训要系统

4.3反馈沟通要及时

4.4内容审核要加强

4.5激发主动参与

5结束语

参考文献:21

论文字数:约9700

【送审日期】2022-09-05

【审回日期】2022-10-05

【审稿评价】

选题:符合本刊读者定位,新颖

题目:切合文意,能提纲挈领地反映论文主旨及特色,内涵和外延与文章内容相符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具备

关键词:过多,选择不当,应避免选择一般性术语

引言:对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的介绍得当

附表:不是规范的三线表

结论:有,但不充分

致谢:无

参考文献:堆砌参考文献,不相关文献太多,参考文献表达不规范

文章写作:写作一般

文章结构:结构完整

【评审意见】

1.本文论述了组建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的必要性,并以《XXXX通报》编辑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和实践为例,介绍了编辑志愿者的特征、遴选条件、权益、招募程序,以及通过沟通与培训、考核和激励对编辑志愿者进行管理,并对组建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提出了相关建议。审稿人未见过类似研究成果,总体感觉文章立意有新意,但选题可能存在与现行法规不相符合的问题。

2.根据《志愿服务条例》,志愿者是指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这就是说,志愿者从事的志愿服务具有公益属性。然而,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属于经营性文化产业范畴,并且根据《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实行编辑责任制度。因此,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是否有权招募“编辑志愿者”来组建“科技期刊编辑志愿者”队伍,招募来的这些人是否有资格从事编辑出版实务、新媒体制作与运营等所谓的“志愿服务项目”,甚至这些人能否称为“编辑志愿者”,都存在疑问、值得讨论。

3.本文作者认为:“科技期刊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媒体融合平台建设,要发挥学术组织力和人才凝聚力,而自身却编辑力量与资金不足,尝试组建编辑志愿者队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编辑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可以实现科技期刊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双赢。”这样的观点,审稿人难以表示认同。尽管文中说“设立编辑志愿者一年多以来,志愿者在帮助期刊设计宣传资料、实地进行宣传、协助办刊编务、信息数据分析、新媒体制作与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否真正解决了期刊“编辑力量与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及能否说这样做“同时培养了青年科技工作者乐于奉献的精神,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实现科技期刊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双赢”,都令人存疑。下这样的结论,还是应该慎重一点。另外,文章对科技期刊现状的描述比较偏颇、不够客观准确,为“激发(志愿者)主动参与”而“采取有效的奖励措施”的建议也与志愿服务的自愿、无偿原则相悖。

4.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宣发〔202117号)明确指出:“支持办刊单位出台政策措施,探索编研结合模式,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支持教育科研单位教学科研人员与办刊人员双向流动。”因此,作者如果换个角度,从“探索编研结合模式”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选题是否更有意义?此建议供作者参考。

5.总体来看,论文在观点提炼的准确性、论述的逻辑性和表达的规范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建议在研究成果更成熟之后再考虑发表事宜。

6.审稿结论:不宜采用。

【批注稿】略

【最终结果】修改后重新投稿。

—— THE END ——

文章转载于品味纯美人生(IDpwcmrs

转自“小匠学术”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