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著《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是国内首次以综合性视野深入研究公共艺术的专著。本书从公共艺术的概念、特征、范畴、媒介和实践案例入手,在探讨公共艺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明晰公共艺术的学科立场,阐释公共艺术的时代维度,强调公共艺术在观念与方法上的自觉意识。本书明确提出了“做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怎么做公共艺术”等重要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彰显了公共艺术与生活、公共艺术与大众的紧密联系,为国内公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近年来,国内无论从学界还是大众层面,对公共艺术的兴趣与日俱增。尽管如此,想要了解这一新兴领域的概念、观念和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公共艺术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它关涉艺术、设计、建筑、城市规划、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用艺术学者、批评家孙振华教授的话来说,“几乎一切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乃至自然学科的知识都可以与公共艺术的观念产生联系”。这显然与各个学科侧重于分类细化、独立研究的传统大相径庭。其次,公共艺术肇始于西方,是西方特定语境下生成与发展的产物,如今应用于中国的现实,如何避免邯郸学步,建立适合我国的公共艺术机制和生态系统,乃至为现代城市治理贡献良策,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一书是国内首次以综合性视野深入研究公共艺术的专著。具体而言,本书探讨了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及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剖析了公共艺术这一舶来概念在中国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应用。
孙振华教授是一位不拘泥于教条的艺术学者和批评家,本书以平实的语言风格,致力于根据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来思考问题。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公共艺术研究与实践的专家之一,一方面,他对那些急于为公共艺术画像、塑形、定性的探索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他对公式化的、机械式的照搬西方理论、现成经验也充满警惕和怀疑。他在本书的绪论中写道:“公共艺术不断发展的现实从未停止为我们展现它的新面貌,它总是在不断挑战和修正我们原有的认识。”
基于作者多年来在公共艺术研究、理论写作与策划实践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本书的四个章节不仅包括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特性、范畴、媒介与方法,还有体现这些概念与方法的实践应用,这也保证了本书无论是对初涉公共艺术的普通读者、艺术学生,还是对有经验的研究人员、艺术家、项目组织者,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著者简介
孙振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雕塑》主编、《公共艺术》编委。研究领域为:雕塑理论及历史研究、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当代艺术批评。著有《生命神祇时空——雕塑文化论》《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国当代雕塑史》《公共艺术时代》等二十部著作。
公共艺术让人人有机会参与、互动和理解。决定公共艺术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客观认识公共艺术的性质与特点,是否能将构想很好地落实,而在实施过程中又能否因地制宜,避免落入照本宣科和僵化的窠臼。因此,本书第一章研究了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由来,表明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动态性。在此过程中,作者指明了公共艺术跨学科的基础,强调了公共艺术与大众文化、公众参与之间的密切关系,凸显了公共艺术中批判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性。他提出“公共艺术的定义本身是一种试错行为”,公共艺术是紧随时代发展与公众需求“不断纠错、不断调整的”,这一重要主张也成为本书指导性的主题。
空间与场所是讨论公共艺术的关键问题之一。
除了众所周知的公共性、社会性等基本属性,地域性或在地性是促使公共艺术存立的重要属性。然而,正如孙振华教授在第二章开篇所指出的,在公共艺术的视野里,没有纯物理的空间,“公共艺术的地域性讨论的是公共艺术与在地的关系、对在地的依赖”。针对公共艺术中经常出现的“场域特定性”(Site-specific)概念,他提出“时间”是使公共艺术作品与特定地域形成对话关系的核心因素,强调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即强调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立场。
在本书中,为了进一步说明场域的重要性,他结合艺术批评家道格拉斯·克林普的观点,专门探讨了美国艺术家理查德·塞拉饱受争议的艺术作品《倾斜之弧》,呈现了艺术作品在特定场域中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同时也说明了公共艺术的特殊性、艺术家与公众的关系以及多方协商的偶然结果。
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其不断为我们展现的“新面貌”早已是五花八门。不同于大众熟悉的纪念碑、城市雕塑,苏珊·雷西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概念,并提醒人们重视“新类型”所适用的历史阶段、政治意义和社会语境。
本书专门辨析了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关系,也多次提到公共艺术“南橘北枳”的特点,强调现实与理论之间无穷的张力,启发读者思考公共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此外,作者还批评了国内公共艺术不尊重艺术规律、不考虑地域属性与受众心理、盲目发展的现象。他认为,公共艺术不能速生,不能突击,不能一厢情愿。在我国,公共艺术的概念大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较为系统的公共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起步较晚。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对公共艺术认识的加深及问题意识的增强,中国公共艺术及其学科建设从未停止鲜活的、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与此同时,制度建设依然滞后。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从非典型公共艺术到乡村公共艺术、生态公共艺术、陶瓷公共艺术、灯光公共艺术等,反映出“公共艺术不断拓展新边界、不断尝试新媒介”的事实。这些事实让我们看到公共艺术实现观念转变、扎根中国的具体策略。
尤其是最后一章,作者不仅列举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实践案例,还提供了关于如何看待国内公共艺术发展中被忽略的或有待探索的地方的见解,为深入公共艺术的研究和实践拓展了途径。诸如像《深圳人的一天》这样具有开拓性的公共艺术项目所彰显的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和时代精神,乃至创作机制,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借鉴,遗憾的是它此前并未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本书的内容远不止以上所述,它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引起人们对方法论的思考与讨论的重视,而这样的思考与讨论此前很少被作为公共艺术的核心来研究。书中不少章节讨论了采用跨学科及混合方法(如调查、文献、介入、模拟、定量和定性等)的重要性,考察了针对中西方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关系和地理空间所触及的公共艺术不同的认识论、观念及路径差异,诸如客观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区别,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歧与弥合,以及社会结构和具体经验的关系,等等。
孙振华教授以其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写作,为我们揭开了公共艺术的面纱。他在书中提出的问题远甚于提供答案,这些深刻而重要的问题,正是理解公共艺术必不可少的钥匙。
*本文刊登于《艺术当代》2022年第2期
转自:艺术与学术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