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朱永新: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

2022/4/20 11:42:20  阅读:277 发布者:chichi77

未来的教育架构,应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求真的智识课程、求善的德育课程、求美的艺术课程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为枝叶,目的是让人成为他自己。

作者:朱永新,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

我认为,应该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求真的智识课程、求善的德育课程、求美的艺术课程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为枝叶,进行建构。

第一,新生命课程,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我们可以把人的生命分成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层面。教育是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的,生命都没有了,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教育首先要解决生命的问题,让人们能够更健康地活着,更有意义地活着。除了生命的长度,我们同时还应关心生命的宽度,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应关心生命的高度,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有信仰的人。

第二,新智识课程,培养思维的洞见力。为了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审辨性思维和思维的洞见力,新教育实验强调在中小学进行不分文理科的大科学、大人文教育,重视以数学和哲学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思维方法。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文理分科太早,教育中刚性的东西太多,柔性的东西太少,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新德育课程,助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怎么把德育落到实处?没有活动,不通过实践,没有参与,是很难真正培养一个人的德性的。新教育实验通过模拟法庭、模拟政协、模拟联合国,通过教育领导力的培养,让一个人有比较好的法治意识,有比较好的协商沟通能力,有比较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2021年第 41 届大会期间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 :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报告倡导构建新的“社会契约”,以实现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愿景。报告提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要遵循两项基本原则。第一,要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教育要跨越不同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增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第二,加强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公共利益的功能。作为一项共享的社会行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建立共同的目标,让个体、团体、国家和人类实现共同的繁荣。

第四,新艺术课程,注重心灵的创造性。新教育实验特别强调注重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的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养,注重培养具有艺术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 19992000 学年度与 20092010 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 5 万多名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 :“什么知识最有用?”回答的结果颇为耐人寻味 :毕业 15 年的学生认为“基本技能更有用”;毕业 610 年的学生认为“基本原理更有用”;毕业 1015 年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更有用”;而毕业 16 年以上的学生认为“艺术最有用”。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第五,特色课程,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好的教育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要。但是,如何落实呢?新教育实验的方法是推进特色课程。一般特色课程通常是教育的点缀,新教育实验推出的特色课程则是希望以人和事的特色为入口,贯穿在生命、智识、德育、艺术的各个课程之中,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为了个性的张扬,未来的课程至少要给学生留下 30%50% 的空间去满足他个人的需要。这样的课程怎么开设?我们应该动用社会力量。其实我们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时候,不能够把婴儿与洗澡盆一起倒掉,培训机构的“中央厨房”及对学科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用,满足个性化需求。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进到学生课后三点半以后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够用社会最好的课程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最好的教育是让人成为他自己。虽然众口难调,但是一定要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要。

统筹 | 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黄发强、贾元格

来源 | 河南省教育厅公众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