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4 9:43:52 阅读:364 发布者:chichi77
华人博士Nature发文:4点经验助你学术“独立”!
作者:孟凌霄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从硕士到博士,不是简单的升学,而是一次蜕变。简单“做”一个项目是不够的,长期的科研道路更需要独立“主导”研究的能力。
1月18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王玉凝在Nature网站职业专栏发表文章,回忆了自己在武汉大学跟随硕士导师、生命科学学院梁毅教授,以及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跟随博士导师Gary Shaw求学时的思路转变。
在文中,她详细记述了如何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到减少对导师指导的依赖;从简单的“行动者”进化到真正的“研究者”。由此,她迈出了独立科研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科研之外,王玉凝也不忘反哺师恩。梁毅教授告诉科学网,新冠疫情初期,世界口罩紧缺,远在加拿大的王玉凝为还他寄来口罩。
以下是王玉凝的自述:
七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是简单“做”一个项目和独立“主导”一个项目的区别,以及如何从“行动者”过渡到真正的“研究者”。
求学初期,我是个简单的“行动者”。
硕士期间,我在武汉大学进行阿尔茨海默相关的蛋白质研究。当时,我非常依赖我的导师、生物化学家梁毅。梁老师指派我参与研究项目,指导我提出想法,有时还帮我设计一系列实验方案。
我所要做的,仅仅是听从老师指导,还有分析实验数据。即使是读论文,我也只关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相关的论文。读那些论文,只是有助于当时的实验,不是为了任何更深层次的知识和理解。
这种方法有其优点:一切都为我规划好了,实验数据也是我自己完成的,我自然可以在论文上署名。
然而,即使名字署在论文上,在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按部就班行动,并不是成为科学家的方法。
做研究VS主导研究
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我延续了对蛋白质结构的兴趣。起初,我保持着硕士时期的心态:我致力于实验室工作和数据。然而,我的博士生导师,结构生物学家 Gary Shaw 并没有给我按部就班的指导。
那段时间我感到很困惑,苦于没有清晰的前进方向。我们对这个项目的讨论始终保持开放态度,总是把不确定因素留给我去解决,把决定留给我去做。
因此,我没有被告知下一步该做什么,而是学会了如何思考让我困惑的问题。我试着独立回答自己的问题,并且更大程度决定自己的研究道路。
我的博士生导师不断鼓励我提出想法、建议和实验,他告诉我:"你应该主导自己的研究项目,而不是仅仅完成它。到你毕业时,你的目标应是成为全世界对这个研究最了解的人"。
主导研究者 VS 数据收集者
一开始,独立主导研究项目令人望而生畏:我再也不能跟随经验丰富的决策者了。但是,随着更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我渐渐成长为一名科学家。追随着自己的好奇心,研究的兴奋感与日俱增,同时,我也克服了主导自己研究的恐惧感。
在博士第二年的年底,我对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能力更自信——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数据收集者。
主导自己的项目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也进一步激发了我提出假设、建立方法,以及与世界各地研究人员进行合作。
在我博士课程的最后一年,我给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神经科学家Sandra Cooper发了电子邮件,讨论她2017年发表于《生物化学杂志》的文章中的技术问题。她好心地将我引荐给华盛顿州西雅图Jain基金会的计算生物学家Bradley Williams。
这是我们实验室之间长期合作的开端,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计算生物学的知识。这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项目方向,为我的研究和实验室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四大秘籍,助力你主导研究项目
1. 思考超越日常工作的问题。
即使你的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实验室工作,也不要让它占据你工作的核心。相反,花时间思考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你想达到什么目的?能从中学到什么?目前还缺少哪些信息?实验工作应以基于文献的清晰逻辑来驱动,并以解答科学问题为动力。
2. 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
有时导师会为你制定计划,但重要的是你要为自己选定方向。
制定当天、当周和当月的待办清单,写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应该优先完成什么,这样你就能学会如何调整和管理时间。
一路设定目标,并享受每一个成就——无论成就大小。
3. 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
科学不应该是孤军奋战。导师、实验室小伙伴、其他实验室的同事,都是能帮你进行研究的资源。
你还能使用丰富的在线答疑工具来助力研究。Research Gate是一个面向科学家的社交网站,我在这个问答论坛中得到很大帮助。
如果部门或机构以外的研究人员对你有帮助,也不要羞于主动联系他们。
4. 交流你的研究。
在研讨会上与公众讨论你的研究的前提是,你对所研究的对象有充分的理解。在会议上发言常常帮助我发现新的问题。
交流总能激发协作,帮助你以新的视角观察自己的研究,这反过来又可以激发新想法。
当然,主导研究也有很多缺点。
研究者不一定能获得最好的结果,可能会经历反复试错的过程。收集到的数据不一定都能发布——其中一些可能会完全没用。
我的博士论文发表的道路也是曲折崎岖的。不过,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克服每一个障碍并找到前进之路。
作者履历 ○王玉凝
2007年-2011年 武汉大学理学学士
2011年-2013年 武汉大学理学硕士
2013年-2014年 武汉大学学科馆员实习
2015年-2019年 西安大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目前在Rapid Novor担任科学作家
参考资料:
1. Owning, not doing: my transition from master’s to PhD studen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135-1
2. Yuning Wang Scientific Writer
https://www.datanyze.com/people/Yuning-Wang/4193197727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