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028条记录
[摘要]:很多老师都听说过这句话:“问题即课题”。这是实践教科研工作时常提起的一个理念。话简单,不过,道理比较深远。它鼓励教育工作者从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那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是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转化成为教学课题?如果不是,哪些问题可以转化成为课题呢?问题又如何转化成为教学研究课题呢?一、怎么理解“问题即课题”这句话... [发表时间:2024/10/28 11:40:36]
[摘要]:一、备课三句话1、备一节课,要和整个单元相联系。2、研究教材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3、不要盲目“参考”和“复制”,备出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课。二、预设问题三句话1、导入设置悬念性问题。2、学习设置阶梯性问题。3、深化设置探究性问题。三、确定教学内容三句话1、学生看得懂说不出的内容。2、体现“课标”结合“学情”的经典内容。3、要确定“不用教”的内容。四、检查预习三句话1、检查读原文情况。2、... [发表时间:2024/10/28 11:46:08]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流程中,试卷评讲环节于单元或期中复习测试后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成效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调整教学方针、强化学生知识掌握及解题技巧的宝贵契机。针对如何高效开展试卷评讲,以下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一、深入剖析,锁定关键评讲前夕,教师应细致地对试卷进行统计分析,锁定学生的易混淆点、难点以及知识盲区。针对错误频发的题目,深入挖掘其涉及的核心知识点及解题策略,确... [发表时间:2024/10/28 11:37:46]
[摘要]:按自然常理,发生于日常教学的教、学、评总是一致的。不管是单元还是课时教学,教师都需要确定单元或课时目标,依据目标设计和组织教学,师生借助观察、问答、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评价方式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需要“补救性”教学。然而,当教师忽视学习目标或扭曲追求学业成就,不恰当地强化(超量、超范围、超难度)作业和阶段性测试时,就会导致教、学、评三者的割裂。日常教学重提“教—学—评”一致性,是返璞归真、... [发表时间:2024/10/28 11:42:28]
[摘要]:1.设置好小组定位小组建设不在于怎么坐,而在于“您所想要的是什么”。便于讨论,相对、相向、圆桌型小组都是不错的选择;便于沟通,同桌、邻近两排做成基础型小组;方便排座位,交通方便,两人型同桌、四人同组是很标准的配置;到了毕业班的时候,则适合同层级的编组,抓成绩更方便……2.注意数量的极限值管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卓有成效的管理人数,一般是三到六人,最大极限是八人。即同一个管理层级里,超过八人以上的管理... [发表时间:2024/10/28 14:09:00]
[摘要]:自新课标颁布以来,教育领域涌现了一系列新颖而深刻的概念,如大单元教学、大观念、大概念以及结构化等,这些新概念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却也令不少一线教师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许迷茫。今日,我尝试着与自己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以期能更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概念。首先,让我们聚焦于“大单元教学”。这并非是对传统单元教学的简单放大,而是一种更加宏观、整合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将知识内容按照主题或问题进行跨章节、跨学科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4/10/28 11:37:17]
[摘要]:中国独有的教研制度造就了“教研”这一教师专业学习独特路径。课例研究,即通过对课堂教学“小例子”来探讨教育教学“大道理”的过程。这种“以课为例讲道理”的课例研究正在成为中国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自上海等地区参与多个大型国际测试以来,在国际比较语境中逐步受关注的中式课例研究,进一步显现出中国教研环境中课例研究所独有的教研制度保障、磨课研究为基本范式、内隐的强学科性等根本特征。中式课例研究基于但不等同于传... [发表时间:2024/10/28 11:39:43]
[摘要]:很多小伙伴不知道“错题本”是什么?甚至考试前都会抱怨没有什么好的复习资料,考试后却又在后悔为什么做过的题目还是会错。今天小编告诉你有了错题本这些都不是问题。什么是“错题本”“错题本”,也叫"摘错本"、"纠错本"、"改错本",“错题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过的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册,便于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的... [发表时间:2024/10/28 13:32:30]
[摘要]:能落实“让学生创造着长大”的新课程目标,我们的课堂教与学的具体目标的设计中需要重点落实以下的“促进”:1.促进信息和经验向知识的转化关注创新的课堂,一定是重视探究和发现的课堂,自然不能传授现成的知识结论,而需要促进学生在探究中、实践中把发现的、积累信息和经验转化为知识和知识体系。2.促进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学习知识的重要的目的是运用,创新性的学习需要的是把一般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去,... [发表时间:2024/10/28 11:39:04]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大单元和大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一、提炼大概念深入理解大概念:大概念包括核心概念、共通概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等,具有抽象性、持久性、高阶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质。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能力,以便从不同角度识别和整合相关的数学知识,提炼出大概念。分析课程内容和标准:通过对课标、主题、整章、单元... [发表时间:2024/10/28 11:36:2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