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4期):
https://zsmb.cbpt.cnki.net
3、刊内电话:010-64012981转8110;65242081
4、刊内邮箱:zgsm@263.net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6、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重要提示及声明!!!
【官网信息】
近来,我刊收到一些作者以及评审专家的反馈,声称收到以我刊编辑部名义发送的邮件,以各种名义为由让作者以及评审专家添加私人微信或微信群。现我刊郑重声明:
(1)我刊不会以编辑部名义让读者、作者以及评审专家添加私人微信以及微信群。
(2)我刊目前唯一投稿方式为通过我刊官网投稿,网址为:
www.zsmb.cbpt.cnki.net。
(3)投稿后,我刊不收取审稿费。
(4)文稿被录用后,我刊收取版面费的唯一途径为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收取,收取单位为我刊第一主办单位:北京医院,开户行:工行北京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金街支行,银行账号:02 00000 7090 8913 5235。
请广大作者、读者提高警惕!如收到上述有关“添加微信”“收取费用”等消息时,请您务必谨慎操作,核实消息的来源可靠性和准确性;如有疑问,建议您电话联系我刊编辑部,以免造成困扰或损失。
联系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 转 8110
我刊投稿网址:www.zsmb.cbpt.cnki.net
邮箱:zgsm@263.net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 6 号 110 房间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稿约
【2025年02期信息】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双月刊,CN11-3552/R,ISSN1006-2963)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中文神经病学学术性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718;国外发行代号:BM1302)。本刊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以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IST)、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等,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多家国内商业数据库平台收录。
本刊除辟有围绕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述评、综述、进展、专论、讲座、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报告与讨论、论著摘要、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等栏目外,还将设立神经免疫医学发展史及神经科专家、研究生园地、问题解答等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欢迎国内外高等医药院校、卫生科研、医疗单位积极投稿,尤其征集国家攻关项目、重点科研和各项基金资助课题的相关稿件以及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稿件。欢迎广大读、作者积极投稿。
1来稿一般注意事项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应文题紧扣,论点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图表规范,文字通顺、精练,标点准确。(2)文章篇幅不宜过长,论著文章原则上控制在5000字左右(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类文章一般控制在6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简报、病例报告等短篇篇幅为2000~2500字。(3)撰稿时请注意区分好外文字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注等。本刊目前仅接收网络投稿,不接收邮件、纸质信件等投稿形式,具体投稿网址见后。(4)稿件应先经所在单位审核,由作者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2论著顺序及要求
2.1中文题名:力求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应在20个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与缩略语同时列出。
2.2作者姓名:所署作者应为该文稿研究的主要工作人员,应对全文内容负责。作者署名次序应按对论文贡献大小排序,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不再做改动,请投稿作者注意。
2.3工作单位:应标注明作者工作单位及科室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如为多工作单位作者,则应分别标明各作者工作单位及科室全称,后加括号,内注明所在单位或科室的全部作者名称,以示区别。
2.4中文摘要:论著应按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写成30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综述及述评可写非结构式摘要,篇幅200~300字即可。
2.5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作为关键词使用。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
2.6中图分类号:应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标注,如文章涉及多学科,在主分类号后可标注1~3个相关学科的分类号。此内容如作者查询不方便,可以由编辑部代为填写。
2.7文献标识码及文章编号:此内容可由编辑部填写。
2.8英文题名:与中文题目含义应一致。英文提名中原则上不用英文缩略语。
2.9作者署名汉语拼音: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应连写,无需加连字符,姓与名均不缩写。如:张颖———ZHANGYing,王喜连———WANGXilian,欧阳小康———OUYANGXiaokang。
国外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请在通讯作者的右上角添加“*”,以表明该作者为“Corresponding author”。
2.10英文工作单位:英文作者单位,仅需写明“Corresponding author”的作者单位即可,单位信息的项目与中文一致。还应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之后加列国名。
2.11英文摘要:应按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分为4部分。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以中文摘要的内容为模板,其内容可以较中文摘要详细,以能基本反映全文主要内容为原则,但不应包含正文中没有的内容。原则上英文摘要的内容不应比中文摘要还简洁。
2.12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应,不宜用缩略语形式。
2.13正文
(1)内容:一般应分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
(2)层次与标题:①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一致。②层次序号和排列格式按GB7713规定:一级标题序号用1,2,3……;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三级序号用1.1.1,1.1.2,1.1.3……。一般最多为4级。段落内接排序号可用(1)、1)等。
(3)图表:与正文或者图与表之间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图表应有序号和中、英文标题,图表内文字及注释一律采用英文。表格采用三线格式;图片(包括电子图片、线条图、照片等)应清晰,层次分明,并注明图序,若照片有方向的,还应于背面注明图的方向。
(4)数据:文中所有数据应准确无误;量和单位的标注应严格按照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执行,禁止使用已被废除的量和单位。
(5)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公布的和1992年公布的第二批医学名词为准。
(6)缩略语:可采用缩略语,但首次出现必须分别标注全称。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2.14文后参考文献:应为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尾,文内引出处以方角码标注。参考文献条数不做严格限制,但建议:论著限30条左右,综述不少于30条。每条文献的作者为3名及以下者,应全部列出,超过3名者,应列出前3名作者,并在后面加“etal”(英文文献)或"等"(中文文献)。应以近5年较新文献为主。
2.15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同时向编辑部提交一份基金证明复印件。
3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经验交流等短篇文稿要求应具备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正文、参考文献(建议10条左右,以近5年新文献为主)、基金项目(必要时)等。其具体要求参照论著有关条目。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信息可由编辑部填写。
4综述、述评等文稿要求
应具备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正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必要时)等。其具体要求参照论著有关条目。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信息可由编辑部填写。请在文后补充英文题目以及作者英文名称。
5其他
(1)此刊已加入ChinaInfo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并且所有稿件将纳入因特网传送交流,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超星集团“域出版”、中邮阅读网等。此刊所付稿酬包括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或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不再另付。凡不同意将自己稿件纳入以上所述系统进行交流者,请来稿时声明,此刊将做适当处理。
(2)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自投稿或收到回执3个月内若未被退稿,表明稿件仍在审理中。欲转投其他刊物者请事先联系。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此刊侧重于文字修改与内容删节,必要时当与作者联系。请自留底稿,切忌一稿多投。
(3)作者联系地址或联系方式有变化时,请及时通知编辑部(电话、Email),以便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4)稿件确定刊登后请按通知数额交纳版面费(图表按一定版面另收制版费),可用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支付。来稿刊出后酌付稿酬(于刊登30日内以汇款方式寄出,如果长时间未收到稿酬,请联系编辑部),并免费赠送当期杂志2本。
(5)投稿方式:本刊目前仅接收网络投稿,投稿请登录:www.zsmb.cbpt.cnki.net。首次投稿者,请先进行注册。
(6)编辑部地址:100010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10房间。联系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Email:zgsm@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