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zjepc.com/(202507期)
3、刊内电话:
0571-87986875;87998967;87987929;
0571-87996760;87996729
4、刊内邮箱:hjwrfz@vip.163.com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出版一期。
6、刊内微信公众号:环境污染与防治(HJWRYFZ)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环境污染与防治》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5-05-28
1.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登陆网站http://www.zjepc.com/。投稿不需要邮寄纸样。
2.点击“作者投稿查稿”输入用户名和口令。登陆后,进入作者投稿界面,按提示步骤进行投稿。如果您是第一次投稿,先点击“作者在线注册”,注册用户名和口令,注意信息填写的真实、完整,便于编辑部及时与您联系。用户名和口令将发送到您的注册邮箱,以便查询。
3.本刊实行双盲评审制度,所有稿件初评后送给不少于两位外审专家评审,对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及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原则上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给出审稿意见,对于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若改投他刊,请务必先与编辑部联系。作者可在本刊网站的“作者投稿查稿”界面登陆查询稿件处理状态。
4.为切实提高学术期刊质量、遏制学术不正之风,本刊使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务请做到诚信规范,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刊登文稿做文字和编辑技术上的增删或修改。稿件进入评审流程后,原则上所有作者的姓名、单位以及署名顺序不能改变。若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正信息,请作者出具详细的更正说明,经所有作者签名同意后,方可进行调整。
5.本刊免收审稿费,版面费(含税)约为2800~6500元/篇。来稿一经录用,即在网上通知作者缴纳版面费,文章出版后酌付稿酬,赠送作者(一般为联系作者)刊物2册。对于专家审稿费和作者稿酬,本刊实行网上电子转账(一般审稿费一年集中支付两次,稿酬在文章发表后1~2个月内支付),请相关专家和作者(仅限前三作者或通信作者)及时提供个人账户信息(包括开户行、户名和账号)。
6.本刊鼓励作者制作论文图文摘要或短视频摘要进行增强出版,以提升学术成果的传播效果,吸引读者深入阅读论文。图文摘要是能高度概括研究机理及创新点的可视化图片,要做到让文章内核一目了然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短视频摘要是对论文核心内容的创新制作,作者可以对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进行全面概述,或主要分享论文的结论和贡献,或对论文中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进行介绍,或将复杂的研究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或对论文研究结果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7.本刊开通网络首发,稿件一经录用后可优先在中国知网平台在线出版,如有需要可与责任编辑联系。
8.本刊入编“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并被有关文摘检索期刊收录,均不另付稿酬。
图文摘要制作要求如下:
(1)标题:图文摘要标题同论文标题。
(2)图片对文章内容的表达要求少而精,对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进行展示,尽量精简文字避免繁琐,排版符合阅读习惯。阅读顺序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字号大小适中便于阅读,配色舒适美观。
(3)杂志印刷版图片要求:图片清晰美观,像素300DPI;半栏图片宽度不超过200px,高度不超过500px;通栏图片宽度不超过425px,高度不超过500px;封面图片尺寸为22X725px。格式为JPG、PNG、TIFF等常用格式。请提供图片源文件,方便后期修改。
(4)新媒体平台图片要求:像素72DPI;微信公众号图片推荐使用900*383px(首封);200*200px(次封);推文内容图片推荐宽度900px。PC端图片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不使用未经授权的图标、图片或字体,图片不得包含违法、违规信息。
短视频摘要制作要求如下:
(1)视频要素。视频时长为1~5min,格式为mp4,分辨率为1080p及以上,支持横、竖屏(建议视频宽高比为16:9或者9:16);要求视频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标识,宜配旁白和字幕。
(2)视频内容。内容形式不限,如科普动画、实验演示、文章讲述等,鼓励创作创意视频;视频中应体现论文标题、所发表期刊的名称等信息。
(3)传播渠道。视频摘要将在稿件录用后对外发布,将在中国知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公开展示。
(4)合规声明。作者需确保视频内容不违反任何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信息、不侵犯第三方的版权及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等)。作者在视频中添加的图片为论文插图或附图,如使用其他配图或视频片段,请确认已取得商用授权或不侵犯原作者的权益。若发生侵权等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因此导致杂志社遭受损失的,作者应当全额赔偿。
(5)允许作者使用AI技术制作视频摘要,但作者须对合成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负责,并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6)本刊持有短视频摘要的知识产权,有权将短视频摘要用于相关公益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媒体宣传及相关视频平台播放、制作相关宣传片、对视频内容进行二次改编使用等。
《环境污染与防治》格式要求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5-05-28
1.内容。来稿报道成果要论文观点鲜明并有创新性,文字精炼,数据可靠,篇幅宜控制在6000字以内。
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或其他项目请在来稿中注明具体名称及编号(在首页以脚注表示)。来稿受基金项目支持的,在中文标题后以上标“*”标明。同一基金项目不同编号以“、”隔开,不同项目以“;”隔开。如: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PM-zx021-201106-025);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309042、No.201309041)。
3.题名。简洁、准确,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中文标题居中排。英文除句首字母大写外,其余全部小写(专有名词除外)。
4.作者、单位、地址。均按国家相关标准署名,所属单位需写明所在的具体系别、学院。若所有作者属同一单位和同一系别(科室),名字之间用空格隔开;若所有作者属不同单位或不同科室(科室),请用序号1,2…标明单位,再分别在作者名的右上角用1,2…的上标形式表示。通讯作者以上标“#”说明,第一作者简介(内容为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脚注形式放文章首页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写法:ZHANG San(张 三),WANG Xiao’er(王小二),ZHU-GE Hua(诸葛华)。稿件作者署名不得随意更改,确需变更的,需出具相关书面证明,并征得杂志社同意。
5.摘要。包含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其他,应以第三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篇幅一般控制在1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基本与中文对应,注意人称、时态和语言习惯(宜运用过去式、被动语态的表达),以便准确表达内容。
6.关键词。3~8个,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7.正文。论文按引言(不单列标题;一般包括国内外前人相关工作(引文即可)和本工作的目的、创新点和意义等,科普知识不必赘述)、方法、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的格式书写。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交待所用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仪器和条件。对于以收集和处理已有数据资料为主的论文,则应详尽报告数据资料来源及其统计、处理方法等。应准确、完整地表述所得结果,以便于同行参考(如涉及技术秘密不宜交待,则不应投稿)。结论必须明确、完整、精炼且具有条理性(最好分条叙述)。计量单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8.图、表。避免文字叙述与图、表内容的重复,各节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名、表名要有中英文对照;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2、表1、表2;表格一律用三线表,不可为图片;图件一般需提供可编辑的原图(带数据的excel格式或者origin格式,其他图精度在300或以上)。
9.参考文献。引文标注不可用尾注;近5年文献应占一定比例;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编序号,在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弧[ ]标出;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文件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引文格式应符合《信息与文摘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的规定。
a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外文名姓前名后,名以首字母缩写(外文文献中的中文作者,需标注全名),3人以上加“等”或“et al”).文题[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4] 陈朝琼,廖银章,李旭东,等.降解PVA共生菌的分离及PVA降解性能[J].环境科学,2005,26(2):181-184.
[5] KIM B C,SOHN C K,LIM S K,et al.Degrad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by Sphingomonas sp. SA3 and its symbiote[J].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03,30(1):70-74.
b专著(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版省略).译者(非译本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如:[15] 张锡辉.高等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原理与应用[M].2版.张宗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1-68.
c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如:[4] 徐新.阿尔泰运动及相关的地质问题[C]//陈毓川,王京彬.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地质与矿产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1-11.
d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如:[15] 叶发强.基于环境DEA技术的能源效率测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e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如:[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88105607.3[P].1989-07-26.
f技术标准:[序号]技术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如:[1]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g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如:[19] 环境保护部.污染场地术语(征求意见稿)[R].北京:环境保护部,2009.
h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如:[20]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i电子文献(含专著或期刊):[序号]作者.文题[EB/OL].[引用日期].http://……获取和访问路径.
如:[18]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14-12-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10.致谢。只对协作者和提供材料的相关人员表示谢意。
(具体可参考 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