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010-62200757
3、刊内邮箱:
zhufeng907@163.com
(理论视野|教学设计与点评∣教师成长研究)
szjx13@163.com
(热点聚焦|学教一得|书海泛舟)
denphned@163.com
(考试与评价|海外拾贝|杏坛一叶)
(其余栏目三个邮箱均可投稿。)
4、出版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5、刊内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课教学
6、刊内信息:不收取任何版面费。
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5年度栏目设置及选题方向
【2025年07期信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坚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中学思政课创新发展。
2025年,本刊继续设置以下栏目:
1.理论视野:聚焦研究中学思政课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立足中学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提升,通过理论分析与理念解读,强化课程理论研究。
2.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度挖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意蕴,针对一体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实践难题进行理性透彻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价值引领与实践样本。
3.《读本》教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升华经验做法,深入理论分析,形成模式借鉴。
4.教材分析:围绕新课标与新教材,通过权威性的课标解读和教材分析,为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改进及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5.课改探索: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方式改进。
6.教学研究: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探讨新课标、新教材如何具体融入课堂教学及育人实践。
7.热点聚焦:就国际国内热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为中学思政教师熟悉了解并科学把握国内外时事背景提供专业窗口。
8.学教一得:提炼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独特心得与新颖做法,用简洁清晰的论述为思政教育教学提供地区样本与个性经验。
9.教学设计与点评:征集初高中思政必修及选修教材优秀教学设计、经典案例与课例反思,为思政课教学提供范例和素材。
10.考试与评价:重点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评价研究,关注育人目的的评价机制研究以及新高考评价研究,为素养导向的学业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样本。
11.教师成长研究:围绕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系统探究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卓越教师共同体建设的独特路径,为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实践与价值引领。
12.调查研究:就与学科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调研,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科学陈述、归因溯源,并紧扣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13.杏坛一叶:记载、分享教书育人的心路历程,总结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心得。
14.海外拾贝:对海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哲学教育等进行观察分析与理论探讨,为国内思想政治课开展提供镜鉴,为相关领域学科前沿的国际比较与探讨架设平台。
15.书海泛舟:对思想政治课相关经典名著进行专业领读,拓宽思政教师阅读视野,助其搭建合理知识架构,丰富理论知识储备。
2025年,本刊拟重点关注以下选题:
1.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
2. 教育强国建设下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与教学研究
3.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4. 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新教材使用研究
5.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学探索
6. 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新设计
7. 项目化学习、单元整体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8. 素养本位的作业设计、考试试题研究
9. “大思政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10. 素养本位的思政课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11.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
12. 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投稿须知
【2025年07期信息】
一、文章格式要求
1.来稿请以word2013及以上格式排版,标题为黑体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
2.文章字数4500~6000为宜(“学教一得”栏目1500字为宜,“书海泛舟”和“杏坛一叶”栏目2000~3000字为宜)。
3.文章须附带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工作单位、学位、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等)。
4.文章须附带200~3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投稿“教学设计与点评”“学教一得”“书海泛舟”和“杏坛一叶”栏目文章除外)。
5.如果文章系某课题研究成果,请在文后附说明。格式为:【本文系“课题名称XXX”(课题编号:XX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例如:【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法治教育嵌入高中政治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17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注释规范
根据国家标准(GB/T15835-1995),结合本刊实际,引文标注采取当页脚注,用阿拉伯圈码数字(①②③……)形式,每页重新编码,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不需要文后再附参考文献。引文注释格式为:
1.著作类:作者;著作(译著须附译者);出版社及出版年代;页码。
例如: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②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2.论文类:作者;文章名;期刊及期号。
例如:①陈友芳、杨灵:“《经济生活》教材修订情况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第8期。
②邢红军:“中小学思维教学的深化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7期。
3.报刊文章: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及日期。
例如:①王园园:“新时代思政期刊建设的四个统一”,《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10日。
三、投稿邮箱
本刊提倡电子投稿。电子投稿请按照相应栏目投寄指定邮箱:
(1)zhufeng907@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理论视野、教学设计与点评、教师成长研究;
(2)szjx13@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热点聚焦、学教一得、书海泛舟;
(3)denphned@163.com 接收稿件类别:考试与评价、海外拾贝、杏坛一叶。
其余栏目三个邮箱均可投稿。
四、著作权说明
本刊实行责编初审、专家外审及编委会三审制度,作者在论文投寄三个月内未接到电子邮件发送的用稿通知时,可自行处理。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性修改,如作者有特殊要求,请在来稿时注明。作者向本刊投稿,未特别声明的,视为作者同意将作品的网络传播权转让我刊,论文一经发表,本刊有权以电子方式传播该作品。本刊无稿费,亦不收取任何版面费。文章录用后赠送样刊2本。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相应稿酬已在版面费中折抵,本刊不再另付稿酬。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