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投稿经 >> 文学类

梆缘

2022/9/21 0:32:38  阅读:325 发布者:zhaomiao

梆缘

作者:赵淼

天刚下黑,西山上还有些余光,烧红了几片云彩,天边飞过了几只鸟儿,还巢去了。村里的青瓦上空悠然的冒着几缕炊烟………

“看戏去了,看戏去了!”

孩童们大声嚷嚷着,打破了村庄本来的寂静。我们村的习俗,每年的的农历三月十五都要在大菜地举行庙会的,今年庙会又请来了戏班子。我也跟着他们去了。路上两边的桃花和不知名的野花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春风中,扑面吹来。我的心情忽而轻松了,感觉到无比的惬意。孩童们笑着闹着跳着到了大菜地,这时节还没有人种菜,枯黄的土地上纵横交错着凸起的田埂。最惹人眼的是屹立在大菜地上的一座戏棚,朦胧在远处的夜月,和夜空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在这里出现了。进了戏棚,台上灯光映着蓝色的大幕,台下乌泱泱的一片,孩童喊叫声、挪凳子的吱呀声,还有扯着嗓子呼朋唤友的,人声嘈杂,台下升起几缕旱烟。

“哒哒”随着古板声起奏,锣鼓声起,台下瞬间鸦雀无声,台上热闹了起来,戏幕缓缓拉开,赤衣白裳粉墨登台,凤冠霞脚步轻盈,水袖翻飞起落、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唱腔时而高我的作品

亢时而低沉,让人陶醉其中,一抛水袖一声叹,演的人痴了,看的人醉了,演的人不知自己身在戏中,看的人不知自己身在梦中………

那晚高低起伏的音律,铿锵有力的唱词住进我的

心中。

我在床上披着床单学唱,幻想着自己身入戏中,如那人物一般,历经故事喜怒哀乐。为窦娥法场赴刑悲惨遭遇而落泪,为王宝钏登殿受封之欢

喜,为苏武终日思国而忧郁………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我去北京的大剧院看戏。那一场是《穆桂英挂帅》,王洪玲老师饰演的穆桂英一上场就迎来了观众一片掌声。头戴七星额子一步一颤,身穿凤蟒五彩斑斓,金光闪闪,背后插着四面靠旗,胸口扎着一个大红绣球,身后小兵高高举着帅字旗,整个人往台中央一站,威风凛凛,气派极了。唱到高潮时“藩王小卒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唱出了穆桂英为国杀敌、征战沙场的气势,把河北梆子的高亢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次观戏,河北梆子的根扎进了我的内心深处。

闭上眼睛,那一段段唱腔进入脑海。“长太息以掩涕珠泪飞进,哀国殇千里白骨无鸡鸣。残日落照凄凉景,楚国百姓碧血凝。一片焦土满天泪,举国哀号故悲声。国破家亡梦已碎,长泪抛洒故乡土。”屈原对于楚国的忠心历历可见,他爱着那一片土地。楚国亡了,他仰天长叹,满脸泪水,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一声“楚国,屈原来了!”怎能不叫人痛心

“孩儿被擒在番邦外.隐姓埋名躲祸灾。儿在番邦一十五载,常把我的老娘挂在儿的心怀。胡地衣冠懒穿戴,每年间花开儿的心不开。闻听得老娘到北塞,乔装改扮回营来。见母一面愁眉解,愿老娘福寿康宁永和谐灾。”十五年流落在外,对母亲思念至极。身在番邦一夜快马加鞭,只为见母一面。杨四郎孝感动人,令人称赞。在戏里我读懂忠、孝、廉、俭

等。

那一幕幕的经典:《大登殿》《宝莲灯》《钟馗》.……那些戏曲名家:王洪玲、吴桂云、彭蕙…………那一声声的高腔:“金牌调来银牌宣,王相府来了”.

她已经刻入了我的骨髓,流淌在我炙热的血液里。

现在戏曲被加上了“只有老人才看”的名片。如今时代发展很快,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戏曲遭到了严重的冲击,这种流行了1500年的艺术,却在中国最繁荣昌盛的时候衰落了!会唱的已然不多,肯舍得走进戏院聆听的少之又少。悲矣!

现在的人愿意用5000元看一场明星的演唱会,也不愿用50元观一场戏。她从曾经的高朋满座一票难求,到观者寥寥无几,继而流落街头,无人问津。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国粹啊!本应在五尺高台,何时沦落街头?戏曲怎能这样屈辱的活着?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应当胸怀家国、放眼天下,还要把民族文化作为立世创业之基,把民族精神作为开拓进取之本,必须要传承下去,把戏曲发扬光大!我生自燕赵,我长自燕赵。她已经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叫我如何不爱她!传承河北梆子,发扬地方戏种,我愿做其中一人。

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唱出了这片燕赵大地的文化自信,唱出了这个民族的铮铮铁骨,豪迈胸襟。长枪、靠旗、鲜衣、刀马,我和河北梆子的情缘悠长而又深………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