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4 9:31:53 阅读:1094 发布者:
1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系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GCTC)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 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等来源期刊,并被CA、CABI、BA、BP、BD、ZR、UPD、EM、GeoBase、Scopus、AGRIS 等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本刊宗旨是及时报道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动态、理论、方法与成果。主要内容: (1)区域环境与发展; (2) 自然保护与生态; (3) 污染控制与修复。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2 来稿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晰、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学术论文与综述文章一般不要超过10 000 字,研究简报一般不要超过4 000 字。文稿编写格式顺序为: “文题”—“作者( 所有作者工作单位全称,大专院校需注明院系或专业,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 ”—“摘要”—“关键词”( 以上附相应英文) —“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1 ~ 3 个,置于中文关键词的下一行) ”—“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第1 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 ,籍贯(×省×市) ,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动态、简讯类文章务求简明。
3 请作者通过网上投稿系统( 网址为http://www.ere.ac.cn) 投稿,并在网站上查询稿件处理信息。投稿时请推荐同行审稿专家3~ 5 名。
4 参考文献只列入直接引用的。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标注。非正式出版文献请勿引入,需要标注的,可以脚注方式给出。参考文献主要著录格式如下:
a.普通图书( 包括专著、教材等) 、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 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等) 、参考工具书( 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 译者) .版次( 初版省略)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 期) :起止页码.
c.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
d.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题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e.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f.电子文献
对于载体为磁盘( DK) 、磁带( MT) 和光盘( CD) 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 对于载体为联机网络( OL) 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外,尚需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 加圆括号) 、引用日期(加方括号) 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如:
[1]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DB /CD].英文版.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 [2002 - 04-15].http:// 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212190019.html.
对于主要责任者( 作者、译者、编者等) 一项,责任者为3 人或少于3 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分隔; 3人以上列出前3 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用各种文种书写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外国人的姓字母全大写,名缩写为首字母( 大写) 。
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相同,其中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外文期刊名写全称,勿缩写。
文献类型标志: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汇编G,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
中文文献著录需同时提供相应的英文著录。
5 图、表要精选,设计合理,具有自明性,勿与文字叙述重复。插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宽( 包括纵轴标目名称、单位) 为6.5 cm 或13 cm,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采用6 号宋体。表格采用三线表。图题、表题附相应的英文。
6 对不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的来稿,编辑部先将稿件退还作者修改,达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审,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寄到时间作为收稿日期。
7 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 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结果( 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 。作者修改稿在1 个月内未返回,且未及时申明理由者,按自行撤稿或重新投稿处理。
8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刊登与否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各类项目资助论文,请注明项目来源及编号。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 基金) 以及基地和人才专项等资助的优秀创新论文,本刊将优先安排发表。
9 编辑部有权对刊登文稿进行文字上的增删和修改。稿件一经采用,将收取版面费。稿件发表后酌付稿酬。
10 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署名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本刊所有。本刊已被有关数据库收录并入编《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凡不同意自己论文被收录或入编、入网的作者请在投稿时声明。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不再另付。
11 本刊发表的论文或产文课题项目获国家或院( 部) 级成果奖者,请作者及时向编辑部提供获奖复印件或单位证明,可获适当奖励。
12 编辑部地址: 南京市蒋王庙街8 号
邮政编码: 210042
电话: (025) 85287092,85287036,85287053,85287052
E-mail: ere@vip.163.com; bjb@ni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