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推介 │ 杨志刚《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述论稿》

2023/1/3 15:33:06  阅读:118 发布者: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述论稿》

杨志刚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11

作者简介

杨志刚,1962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曾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兼管校博物馆)、文科科研处处长、文史研究院院长,教授并担任“文化遗产理论与管理”和“亚洲历史、艺术与宗教”两个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重点科研基地主任,《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主编。兼任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第六届上海市博物馆协会会长,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亚欧基金会博物馆联盟(ASEMUS)执委,世界博物馆馆长Bizot Group 成员等。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和博物馆、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著有《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礼学论集》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本书选编作者多年来在博物馆、文化遗产及相关方向的61篇文章,主要侧重于观念和方法的讨论。博物馆方面,记录了作者在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思考,涉及博物馆文化、机构特点、功能拓展、管理与能力提升、文明互鉴、中国博物馆早期历史、新时代新使命及新馆建设等。文化遗产方面,讨论了遗产概念及观念的变化、遗产保护新思维、遗产管理与伦理、社会教育与民众参与以及如何构建文化遗产学诸问题。作者关注博物馆和文化遗产背后的“现代性”,致力于现代新文化建设。

序言:追索另一重现代性

 

中国的博物馆现象与博物馆观念均滥觞于上海。19世纪下半叶,一些西方人士在上海创办了两所博物馆,最先舶来博物馆这种非营利、公共的文化机构的雏形。1886年,其中的一个博物馆所坐落在的马路,改名为博物院路,直到1943年再改为虎丘路。1895年,上海强学会成立,在其发布的章程中,提出变法自强的四项要事:译印图书、刊布报纸、开大书藏、开博物院。上海强学会宣示了博物馆与现代社会制度之间的关联,呼吁通过创建博物馆等方式“讲求西学之法”,改变中国、发奋图强。后来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张謇,名列上海强学会,是前揭政治主张的拥护者。

博物院路路名“消失”半个多世纪后,2018年,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展出了当年位于博物院路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旧藏,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学、考古学、艺术类藏品及相关展品共151件。这个展览钩沉史实,接续文脉,扩展视野。与展览配套,上海博物馆又联合上海科技馆同步举行了“都会里的博物精神”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历史”“博物学家与博物馆收藏”“博物精神与城市文化”三个角度,唤起中国早期博物馆历史的诸多记忆,追溯博物馆在中国萌发诞生、蹒跚起步的那段历程,讨论博物馆的收藏、学术与城市精神之间的关系,审视都市文化中博物馆的地位与作用。

20048月,作者探访宁波乡村遗产

 

上海百多年的博物馆往事,在我敲击键盘写作这篇序言时,再次兜上心头。我忽然有种“幡然醒悟”之感:作为生于上海、工作于上海的一名学人并且最终又成为了博物馆工作者,是怎样的被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土壤中,去选择应该面对的问题,从而展开思考和探究。

 

 

上海设县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此后上海县城有260多年未筑城墙,明显有异于中国古代城池的一般形态。这固然与“上海以镇升县,故无旧城。后之作令者尝欲建请,然无遗址可因,其势颇难”有关,也和当时“库藏空虚”,又“无从筹措经费”不可分。另外可能也有民风方面的原因,即“邑人多以海营生,素习武艺,并不惧海寇来犯,认为无筑城必要”。此间可略察傍海城市的个性特点。

 

时至明代中叶,倭寇频繁来犯,骚扰日甚,遂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兴修城墙。可是,上海城墙兴建颇晚,拆毁却极早。辛亥革命前,一些士绅商贾认为上海城墙妨碍经济交通及与租界的联动发展,倡议拆除。民国元年(1912年)1月,在苏沪地方当局准许下,首先拆掉了东城一段城墙,填没城壕,埋设下水管道。到民国三年冬,整个城墙基本拆尽,填壕筑路,即今人民路、中华路。此距梁思成等人保护京城文物史迹的陈情无效,北京大规模拆除城墙,早了整整四十年。此距耿彦波市长主政大同市、太原市(约20082019年),力排众议,大刀阔斧重建城墙、修复古城,相隔一个世纪。百年后,中国尚有古城墙保留的城市,已寥若晨星;而沧桑巨变后重建的城墙,又价值几何?回首过往,上海史研究专家、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曾感喟:上海人带头把城墙拆了,以为这样才能搞现代化。

 

是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上海在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带头”作用!其变动也速,其经验与教训也深,其建设、发展之成果也广。大约1982年冬,我曾陪同在复旦大学校内陪住的一位美国博士进修生,在人民路大境路口一个嘈杂拥挤、光线灰暗的街道工厂内,找到了想要探访的一段幸存的上海旧城墙——其实它早在1959年已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当地区政府成立上海市保护老城厢文物古迹基金管理委员会,集资修复了这段老城墙及大境阁,并于1995年竣工开放。此后,这里慢慢成为了解申城历史的一个重要打卡点。古城墙的拆与留,饶是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曲折和不易。国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不断地呈“螺旋式”上升,同时逐渐地积淀,生成出现代社会一种可贵的理性。

20109月,作者参加英国伯明翰大学遗产保护研讨会期间,考察英国铁桥峡谷

 

近代以来,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所带来的现代意识的觉醒,其如何关乎并助力传统中国逐步走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如何接轨现代社会治理,正需要进一步追索,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前路。

 

继编选《中国古代礼学论集》,从一个特定角度省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之后,我又转入这个专业领域,回望本人于这方面研学的来路、走向,辑录参与讨论或致力于“转化”“发展”“治理”的部分旧文。一些具体的文字内容可能已时过境迁,或事过景迁,留存于此,在于它们具有树木“年轮”的意味,刻录着不断成长的印迹;也无非想表明接近真理、奔向理想,绝非易事,需要久久为功,更须不断提高站位。

 

 

本文集分三个部分:第一,博物馆专辑。第二,文化遗产专辑,含笔谈、编后记等相关文字。第三,近年所写的各类序文。收入的文章风格差异较大,论述对象有点庞杂,但基本都在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这个领域。少数论涉人类学、艺术史及相关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等问题,也在同一个大的旨趣、范围之内。题名“述论稿”,非敢续貂于前贤大师,只是点明这里的有些文章迹近于讲稿,或者就是讲座、发言的整理稿。

 

另外有附录五则。第一篇写于19841985学年的寒假,是译介当时离世不久的法国思想家福柯。书籍、资料由后来出版了《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的作者顾德曼(Bryna Goodman)提供。她当时以博士候选人身份在复旦大学做高级进修生,与我前面提到的那位进修生常相往来,都来自美国名校。我曾介绍顾德曼到小东门枫泾路一带——那里现在已变身为名声大震的“BFC外滩枫泾”集市,也是外滩金融中心所在地——一起找寻当事人搜集同乡会馆的研究资料。彼时的我,是在攻读中国思想文化史方向的研究生,同时也热衷于西方哲学,包括现当代这段。对于西学,固然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为多,然也打开了眼界,有了比较对照。这篇很可能是国内最先引介福柯的文章,初为一本《青年史学》所约,完稿后被导师朱维铮先生获知,不由分说径直拿去。两年多后我在《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5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上方知“下落”,看到拙稿已变成了铅字。也更加明白,中国文化的研究,与西学之间实无太刚性的畛域。撰写这篇练笔的小文,对于福柯的理解,自难免肤浅,存在偏差,却确确实实提醒了我,有一些看问题的“眼光”至为重要,无论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从思想方法着眼的。

 

第二篇是我接任教育部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时的致辞。承蒙杨玉良校长和葛兆光教授的力邀,我加盟文史研究院。本想借此避开繁琐的行政事务,得以稍稍安心治学,然而一年多后我即奉调上海博物馆。这次发言中的一些想法,在我转行以后,仍然秉持、奉行,这是可以稍稍宽慰旧雨新知、新老同事的。

20202月,受新冠疫情影响上海博物馆临时闭馆期间,馆领导与部分干部值守

 

第三篇系《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顾村言主编的采访稿,我谈论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的一些思路与方案。此后,东馆的有些计划进行了调整,这里未予改易,照旧移录,留存一个“阶段性”的思考样本。

 

最后两篇是接受《解放日报》首席记者郭泉真的访谈。在我到上海博物馆工作快三年的时候,他联系我对谈了一次,有了《上博这三年》;快6年时,他再约“跟踪”采访,成文为“上博又三年”,即《上海博物馆东馆钢结构封顶之际,听上博馆长谈“东馆”与“名山”》。将它们收入在此,记录一段历程,也多一个媒体观察的角度,便于自省。

 

这六七年里,感谢《解放日报》、澎湃新闻(原《东方早报》)等诸多媒体的一路相伴。博物馆是属于人民的事业,媒体的关注和提问,帮助我们进一步感知并努力贴近“人民性”的真义。

 

最后特别申明,集内个别文章当初发表时署笔名“闻泽”“潇扬”。

起笔于20204月“禁足”扫墓的清明小长假

完稿于2021529日初夏的习习凉风中

来源:未曾读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