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推荐 ∣《中日古典文学关系十六讲》

2022/12/23 11:43:08  阅读:135 发布者:

《中日古典文学关系史十六讲》

郭雪妮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11月出版

88.00

978-7-5732-0506-3

内容简介

本书原是陕西师范大学慕课“中日文学关系”的讲义。以文学“人物”和“书籍”的交流往来为纵横轴线,由点及面,用别具匠心的选目分章,对中日古典文学关系史进行精彩导读。人物方面聚焦于遣唐使、入宋僧侣、遣明使和清朝赴日商人对于文化与文献传播的重要作用,内容方面则着重探讨了《史记》、白居易诗、东坡诗、《剪灯新话》、《水浒传》、李渔的作品(及其形象)、《聊斋志异》等在日本的接受。注重对文学文本的细读、鉴赏、批评和美学评价。关注跨学科接受,尤其是中国文学文本在日本绘画史、艺术史领域的跨界接受。

作者简介

郭雪妮,女,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日本汉文学、中日比较文学及东亚古典文学关系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2015年、2021年)、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项目等,已出版学术专著《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合作翻译学术著作三部,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域外汉籍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

目录

 

一、探源与借镜:古典时期中日文学关系史综论

二、两个轴心:人物交流与书籍之路

三、流动的文本与跨媒介接受

 

第一时期 遣唐使的往来与隋唐以前文学的影响

第一讲 开端:遣唐使的海上心路

一、遣唐使的文学

二、吾子大唐行:《万叶集》中的遣唐使歌

三、离合与游仙:空海入唐诗的一个侧面

第二讲 早期中国文学典籍在日本

一、遣唐使开辟的书籍之路

二、《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的记载

三、六朝隋唐文学典籍的影响

第三讲 《史记》与平安朝文学

一、《史记》的传入与讲读

二、《史记》竟宴与“文章经国”

三、紫式部如何读《史记》

第四讲 平安朝的崇“白”风尚

一、雪月花时最忆君:白居易与日本传统美意识

二、“三月尽”诗语与平安朝的岁时文化

三、《长恨歌》在日本的图像化

 

第二时期:禅僧的崛起与宋元文学的讲释

第五讲 憧憬与超越:入宋僧的心态

一、宋日贸易与入宋热潮的发生

二、入宋僧及其说话文学

三、入宋僧与禅宗、宋学的东渐

第六讲 元代禅僧往来与五山文学的兴起

一、乱世中的元日禅僧

二、入元僧的江南怀古诗作

三、函谷关西放逐僧:雪村友梅的入元体验

第七讲 宋元文学典籍和五山禅僧

一、宋元文学典籍在日本

二、“五山版”汉籍与宋元诗文集

三、五山禅僧与“汉籍抄物”

第八讲 苏轼与五山禅林文学

一、苏轼和他的日本读者

二、五山禅僧的东坡诗讲释

三、《翰林五凤集》中的苏轼形象

 

第三时期:遣明使的延续与明代文学的接受

第九讲 遣明使与五山文学的繁荣

一、勘合贸易船上的遣明使

二、绝海中津的入明及其怀古诗

三、遣明使搜集汉籍的倾向与困境

第十讲 《唐诗选》与江户文艺

一、盛唐诗情的诱惑

二、服部南郭的情感解诗法

三、《唐诗选画本》中的视觉转译

第十一讲 《剪灯新话》何以成为经典文本

一、《剪灯新话》与东亚知识圈

二、龙宫意象:《水宫庆会录》的影响

三、战乱与爱情:《爱卿传》的翻案

第十二讲  层叠的接受:《水浒传》的多种读法

一、《水浒传》的传入与训点

二、从梁山好汉到女豪杰

三、《水浒传》绘本的魅力

 

第四时期:长崎贸易与清代文学的东传

第十三讲 清日文人往来与诗文唱和

一、江户锁国与长崎开港

二、长崎唐通事的中国俗文学阅读

三、乱世遗民陈元赟与诗友元政

第十四讲 清代文学的东传与影响

一、长崎贸易中流入的汉籍

二、商船书目中的清人诗文别集

三、王士禛、袁枚诗学备受追捧

第十五讲 另类文人李渔的跨媒介接受

一、 《芥子园画传》与李渔文人像的生成

二、从李渔诗文到《十便十宜图》

三、旨趣淡薄:李渔戏曲在江户日本的回响

第十六讲 《聊斋志异》:近代日本人眼中的中国童话

一、《聊斋志异》的初期影响

二、科举•黑衣仙•乡愁:《竹青》的故事

三、《聊斋志异》与日本儿童文学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

紫式部如何读《史记》(节选)

《源氏物语》约成书于十一世纪初期,作者紫式部,为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彰子的侍从女官。《源氏物语》以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分五十四回,描写了理想化的主人公光源氏的感情生活。物语从源氏与继母藤壶私通开始,叙述了他与正妻葵上结婚、葵上病逝,他又以三公主为正妻,但三公主与他人私通生下一子,最后以他最喜爱的女子紫上去世而终了的故事。中间穿插着源氏在宫廷政治地位的晋升,以及与众多女性的交往,每一回都像一个独立的短篇小说。

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于一百五十二处情节中,摘选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语句,按汉籍引用数量依次有《白氏文集》《史记》《文选》《游仙窟》《诗经》等。其中,《史记》仅次于《白氏文集》,居第二位。论及《史记》与《源氏物语》的关系,最著名的就是《源氏物语》“少女卷”中的这段话:

他打算将应读之书尽行读完,早日加入群臣之列,立身用世。果然只消四五个月,已经读完《史记》等书。夕雾现已可应大学寮考试了。源氏内大臣先叫他到自己跟前来预试一下。照例召请右大将、左大弁、式部大辅及左中弁等人来监试。又请出那位师傅大内记来,叫他指出《史记》较困难的各卷中考试时儒学博士可能提到的各节来,令夕雾通读一遍。但见他朗声诵读,毫无阻滞,各节义理,融会贯通,所有难解之处,无不了如指掌。其明慧实甚可惊。监试诸人,都赞叹他的天才,大家感动流泪。

这是源氏儿子夕雾读《史记》以及被考察《史记》中的难解之处,以应对大学寮考试的情节。由此可知,在《源氏物语》成书的时代,《史记》依然是日本贵族男性的重要教科书。

有关《源氏物语》学习、征引《史记》的研究,大体可以追溯到《源氏物语》早期的注释书,如《明星抄》认为《源氏物语》流畅优美的文体模仿的是《史记》笔法,各卷的安排与设计,也有《史记》影响的痕迹。此外,四辻善成《河海抄》、一条兼良《花鸟余情》等注释书都从不同角度论及《源氏物语》与《史记》的关系。本节主要以《源氏物语》第十回“杨桐卷”为中心,讨论《史记》的影响。

“杨桐卷”中,源氏的父亲桐壶天皇去世,藤壶皇后出家,曾经相好的六条御息所离京下伊势神宫。源氏与胧月夜私会之事也被发现,这成为他后来被迫离京、流配须磨的导火索。总之,源氏周边的政治环境在“杨桐卷”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为了渲染这种政治气氛的变化,紫式部在三处引用了《史记》:

A.她(藤壶)回想桐壶院在世时对她无微不至的宠爱以及恳切的遗言,觉得现今时世大变,万事面目全非。我身即使不惨遭戚夫人的命运,也一定作天下人的笑柄。

B. 此时这头弁正前往探望其妹丽景殿女御,恰巧源氏大将的前驱人低声喝着,从后面赶上来。头弁的车子暂时停住,头弁在车中从容不迫地朗诵道: “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意思是讥讽源氏将不利于朱雀帝。

C. 诸人皆极口赞誉源氏大将,或作和歌,或作汉诗。源氏大将得意之极,骄矜起来,朗诵“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这自比实在很确当。但他是成王的何人,没有继续诵下去,因为只有这一点是疚心的。

A是藤壶皇后决意出家之际的心理描写。戚夫人的典故见于《史记·吕太后本纪》,戚夫人在刘邦生前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刘邦甚至有意立其子刘如意为太子。但在刘邦去世后,戚夫人却遭到吕后的疯狂报复。先是被砍去手脚、剜去双眼,继而被用药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最后被扔入厕中,称为“人彘”,受尽折磨而死。紫式部引用《吕太后本纪》,将弘徽殿女御比作吕太后,让藤壶皇后自比戚夫人,掌权的弘徽殿太后极有可能因为桐壶天皇生前过于宠幸藤壶和皇太子,而对她们母子疯狂报复。此处引戚夫人的典故来写藤壶的忧虑,很是传神。另外,藤壶认为自己即使免遭戚夫人一样的厄运,但“也一定作天下人的笑柄”,即是暗指与源氏私通诞下皇太子之事。

B描写的是源氏与朱雀帝畅谈之后,出宫之际遇到弘徽殿女御的哥哥藤大纳言的儿子头弁之事。他是自源氏一派失势、右大臣一派得势之后的宫廷红人,所以出言讽刺源氏。“白虹贯日”是指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这种自然现象被古人视为一种异常事件即将发生的象征,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邹阳在狱中给梁孝王写的上书,其开篇曰:“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邹阳信中举“白虹贯日,太子畏之”一语,是为了说明荆轲的精诚之心感动天地,甚至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异象,但燕太子丹却怀疑他,实在是可悲!在《源氏物语》“杨桐卷”中,头弁引用“白虹贯日,太子畏之”的意图,主要是揶揄源氏与朱雀帝宠幸的女御胧月夜私通,背叛朱雀帝之事。

C是源氏召集事简多暇的文章博士至府邸,与他们吟诗作文、观摩古籍珍本、竞赛掩韵游戏,借此消磨岁月,以远离政事。在宴席上,源氏醉后失态朗呼周公旦之言。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诫子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周公旦是西周开国重臣,曾辅佐武王战胜殷纣。武王死后,周公担忧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遂替幼小的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政,但此举却招来管叔等人的嫉妒。其子伯禽代其到曲阜就封时,他对伯禽说了这段话,意在告诫伯禽不要因为自己身份高贵就轻慢于人,要谦虚待人,才能不失贤士归心。《源氏物语》“杨桐卷”中,“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源氏醉后的自夸之词,他是桐壶帝之子、朱雀帝之弟,身份的确如同周公一样高贵。然而,紫式部却并不是为了显出源氏的高贵或者谦虚才让他说出这样一句话,此处的重点恐怕在于“但他是成王的何人,没有继续诵下去,因为只有这一点是疚心的”,换句话说,他作为今世之帝王冷泉帝未公开的生父却不能再说下去了。该典故最后其实依然指向了《源氏物语》的主题—— “私通”问题。

以上三处引用分别来自《史记》的“本纪”“列传”“世家”,在这三个部分各取一篇,将桐壶天皇驾崩后掌握政治实权的弘徽殿女御一派,以“本纪”的故事来对应,将天皇侧近遭受谗言攻陷的源氏,以“列传”故事假托,而将预言源氏将来重新掌握政权的事情,以“世家”故事来暗示。田中隆昭指出,《史记》的纪传体、列传体结构,促生了《源氏物语》的叙事表现和结构,可以说,《史记》在深层结构上与《源氏物语》的叙事相关联。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