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中国时刻——“东方明珠大讲坛”讲演录(第2辑)
来源:全文转载自公众号“学术华政”。
1
编者的话
“东方明珠大讲坛”是华东政法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学术兴校”发展模式和“多科融合”发展格局,由科研管理部门牵头打造的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20年3月29日开坛以来,在众多国内外一流学者的鼎力支持下,“东方明珠大讲坛”迅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学界美誉度,形成了全国影响力,为华东政法大学建设“令人向往的高雅学府”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向莅临“东方明珠大讲坛”的各位学者致敬,向关爱“东方明珠大讲坛”的各位同仁致谢,华东政法大学携手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丛书,每十讲为一辑,将大讲坛的精华内容陆续结集呈现。
“东方明珠大讲坛”始于新冠疫情肆虐之际,这使它具备了与其他系列讲座不同的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由于疫情的阻隔,从一开始,“东方明珠大讲坛”就主要以线上方式进行。没有觥筹交错,只有知识交互;没有迎来送往,只有智慧碰撞。借助视频会议软件,学者们跨越时空,在清晨的大西洋海岸、傍晚的佘山广富林同登“云端”,切磋琢磨,论道长谈,真正营造了一种高雅的学术氛围。其次,疫情让“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东方明珠大讲坛”聚焦全球共同关心的主题,超越单个学科故步自封的局限。通过遍邀各领域前沿学者参与,论坛实实在在地推动法学与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乃至医学、动物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真正拓展了一种广阔的学术视野。最后,“东方明珠大讲坛”作为管理部门主动请缨“科研抗疫”的产物,由科研管理者与二级学院热心师生利用业余时间持续举办,传承着爱岗敬业的服务观念和追求真理的学术理念。二者的结合,真正凝聚了一种无私奉献、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苦中作乐的“科研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是一流学者和广大师生支持“东方明珠大讲坛”的根本原因,这种精神将推动“东方明珠大讲坛”不断前进。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重地,高水平的大学一定要有一个响亮的学术交流品牌。“东方明珠大讲坛”就是这样一个品牌。作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华东政法大学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科研育人能力水平,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决克服“唯论文”等顽瘴痼疾,努力把“东方明珠大讲坛”打造成一流学术平台,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学术力量。
2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性与中国时刻”为题,结集出版华东政法大学“东方明珠大讲坛”最新十场讲座实录。
第十一讲《法律与概率》指出在风险性与不确定性都大大增加的现代社会,追求确定性的法律将不得不对概率问题进行处理;第十二讲《抗日战争的国际视角和现代意义》揭示了中国抗战所面临的社会组织效能和社会治理不足的问题,亦强调抗战是中国从传统国家转向新型民族国家的重要环节;第十三讲《1840年以来的中国时刻》聚焦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庚子之变等历史时刻,讲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如何走入近代以及近代与当代之间存在何种内在关联;第十四讲《<民法典>的实施与新闻传播法研究的过去和未来》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进入关键时期的背景下,讨论了《民法典》相关条款中的“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概念。
第十五讲《两大法系背景下的作品保护制度》指出我国《著作权法》杂糅了英美法系的“版权”理念和制度,没有准确反映大陆法系“作者权”以人为核心的传统,对中国作品保护制度的未来持以审慎开放的态度;第十六讲《大道之行》分析了决定现代福利国家建构的关键因素,包括现实的财政基础、该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与官僚体制的动员能力;第十七讲《宪法的性质》围绕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问题展开充分对话,拓展了我们对宪法性质理解的广度与深度;第十八讲《从西方经典发现中国镜像》回顾了孟德斯鸠、伏尔泰以及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理解,从这段中西交流史中提出了“文明互鉴”的命题;第十九讲《法学知识的演进与分化》立足知识论的“元科学”立场,深入分析了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关系问题;第二十讲《思而在》围绕“法律职业伦理的特殊性”展开了层次丰富的论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职业伦理在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3
作者简介
郭为禄,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教学和研究、高等教育法制。著有《大学运行模式再造》《高等教育法制的结构与变迁》等,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民卫生健康治理法治化研究”,以及多项省部级立法研究课题和决策咨询项目。
叶青,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诉讼证据法学和中外司法制度。
4
后记
去年年底结集出版了“东方明珠大讲坛”第1辑《自主性与共同体》,现在第2辑十场大讲坛的实录文字,以《现代性与中国时刻》为题,也在商务印书馆的支持下与读者见面了。
书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的讲座“1840年以来的中国时刻”。那是“东方明珠大讲坛”为数不多的线下讲座之一,当晚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忠夏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研究》编辑李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广德,与上百名华政学子一道,听法学界的“王大爷”讲述了中国人如何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庚子之变等历史时刻,基于自己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和应对西方及其挑战。这场富有哲学解释学意味的讲座揭示出,现代性与中国性并无矛盾,中国人基于中国性理解现代性,经由中国性抵达现代性。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主讲“从西方经典发现中国镜像——孟德斯鸠江南特殊论及其他”,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李宏图教授、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王氏讲席教授於兴中,以及我校李秀清教授与谈。这场讲座把中西交流史追溯到双方地位更加平等的18世纪,提出了“文明互鉴”的命题。的确,现代性内在地蕴含着多元性,没有文明互鉴,就没有现代性。不仅中国观察西方,西方也观察中国,双方都以对方为镜子,照见自己的不足;中西的相互观察,也不仅是带着前见的直接观察,而且还包含着对对方的自我观察的观察。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聂鑫教授主讲“大道之行——从‘孔门理财学’到近代福利国家的建构”,特别邀请了两位留德背景的与谈人: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院长谢立斌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吴文芳研究员。与英美国家不同,自近代以来,德国走上了一条福利国家的道路。中国在国家建构路径上与德国的相似,原因显然不仅在于现实的财政基础,而是更在于悠久的政治和文化传统,以及官僚体制的成熟程度。三位学者再次提醒我们注意“多元的现代性”,但进一步说明,一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不可任意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李明德研究员的讲座“两大法系背景下的作品保护制度”,由我校丛立先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李雨峰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李扬教授与谈。这场讲座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进入关键时期的背景下举行,同样关乎“梳理源流,回应历史,做出选择”。李明德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由于立法之初对于哲学理念、基本概念与制度选择的阐释不足,我国《著作权法》杂糅了英美法系的“版权”理念和制度,没有准确反映大陆法系“作者权”以人为核心的传统。但他并不认为中国作品保护制度的未来必须依循传统,而是表达了一种“知所从来,再问前路”的审慎开放态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关于“抗日战争的国际视角和现代意义”的讲座,也告诫我们不能把中国性与现代性对立起来。在汪朝光老师看来,抗日战争之所以打得“万般艰难”,就是因为它从无论从物质基础、组织效能还是社会治理层面讲,都是一场“前近代中国”对抗“近代日本”的战争;而抗日战争的意义,正如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马建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瞿骏教授和《探索与争鸣》编辑杨义成老师都特别注意到的,则在于它构成了中国从传统国家转向新型民族国家的重要环节。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志铭教授带来了题为“思而在——法律职业伦理的特殊性何在?”的讲座,另外两位“法律职业伦理”的重要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景辉教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林林教授与谈。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律职业伦理”是事关“法治中国”目标的问题。但“职业伦理”本身又是一个现代问题,正是由于现代社会分工扩大,不能再依靠一套统一的伦理整合全社会,因个人而异的内在道德与因职业而异的外在伦理才分化开来。令张老师感到隐忧的恰恰就在于,中国人的思维容易混淆二者,往往在正确主张法律职业伦理的同时,向法律人强加不适当的道德要求,这可能威胁到现代法治本身。
《民法典》的诞生,既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里程碑事件,又是法治中国的高光时刻。“东方明珠大讲坛”已有两场围绕该主题展开,都收录在《自主性与共同体》一书中。本书收录的有关讲座,则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立新教授与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魏永征联袂主讲的“《民法典》的实施与新闻传播法研究的过去和未来”。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和彭桂兵副教授作为这场讲座的与谈人,与两位前辈一道,共同讨论了《民法典》相关条款中的“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概念。在新闻传播专门立法进展缓慢,媒体行为依靠民法加以规范的背景下,这样的讨论无疑极富“中国问题”意识。
另有两场讲座呈现了我国法学界近年来的重要争论,表明我国法学研究开始形成“方法论自觉”和“自我反思”,这是法学作为现代学科在我国走向自主发展的前兆。一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主讲的“法学知识的演进与分化——以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为视角”,由我校于改之教授主持,《中国法学》编审白岫云、北京大学法学院车浩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杜宇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何荣功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付玉明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王充教授、盈科全国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春雨律师分别与谈。正如陈兴良教授所说,这场讲座立足“知识论”的“元科学”立场,涉及对我国法学知识“自身的反思”。另一场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景辉教授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张翔教授联合主讲的“宪法的性质——法理学与宪法学的对话”,澳门大学法学院翟小波副教授、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忠夏教授(现为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与谈。这场争论涉及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问题。二者是“总则—分则”关系,还是共同服膺于的“法理”的平等关系? 对这个基础理论问题的回答意义深远,事关法理学、宪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未来道路。
回到第一讲“法律与概率——不确定的世界与决策风险”,可以看到这一辑“大讲坛”开坛就展现了现代性的极致图景。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化,任何决策都面临着不可预期的后果,原本致力于追求确定性和稳定秩序的法律,不得不处理概率问题。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季卫东,是上辈法学家中“学贯中西”的典范之一;两位与谈人——上海交通大学宾凯副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院长泮伟江教授,则是中国“系统论法学”研究的中青年代表人物。三位学者都立足中国实践,倡导一种新的法学研究范式;都基于对当代中国风险治理的观察,回应从本体论向非本体论转变的世界法学潮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可能逆转,今天可以很明确地说,就法治文明而言,如果没有中国性的参与,现代性就无法超越西方性、地方性,获得普遍性;希望法学研究也是如此。
谨以此书献礼华东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感谢郭为禄书记、叶青校长、应培礼副书记、唐波副书记、陈晶莹副校长、张明军副校长、周立志副校长、韩强副校长对“东方明珠大讲坛”的鼎力支持!感谢时任科研处处长、现任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教授的亲自策划、亲自参与,以及练育强教授、彭桂兵副教授、陈蓉、陈叶、甘芬、王海波、郑菲、俞岚、张贤炯等同事的辛勤付出,大讲坛是我们共同的美好记忆!科研处两位助管同学任缘、张文胜整理了本书初稿文字,何伟、林沁然、梁葵珍、翁壮壮、吴术豪、徐佳蓉、王逸菲、谢婧轩、冯紫祥、张恒、杨洋、刘芳辰、杨云皓等助管同学制作了大讲坛的讲座预告和讲座实录,并将这些珍贵的学术资料呈现在“学术华政”公众号上,在此一并致谢!“问渠源”基金为“东方明珠大讲坛”保持一流学术水平、展现华政科研风采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此特别鸣谢!
陆宇峰
2022年5月6日
目录
第 11 讲 法律与概率——不确定的世界与决策风险
(季卫东 宾 凯 等)
第 12 讲 抗日战争的国际视角和现代意义
(汪朝光 马建标 等)
第 13 讲 1840 年以来的中国时刻
(王人博 李忠夏 等)
第 14 讲 《民法典》的实施与新闻传播法研究的过去和未来
(杨立新 魏永征 等)
第 15 讲 两大法系背景下的作品保护制度
(李明德 李雨峰 等)
第 16 讲 大道之行——从“孔门理财学”到近代福利国家的建构
(聂 鑫 谢立斌 等)
第 17 讲 宪法的性质——法理学与宪法学的对话
(陈景辉 张 翔 等)
第 18 讲 从西方经典发现中国镜像——孟德斯鸠江南特殊论及其他
(李天纲 李宏图 等)
第 19 讲 法学知识的演进与分化——以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为视角
(陈兴良 白岫云 等)
第 20 讲 思而在——法律职业伦理的特殊性何在?
(张志铭 陈景辉 等)
后 记
(陆宇峰)
转自:“法学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