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叙事早已读腻,史实框架也烂熟于心,你是否好奇,漫漫的人类文明长河中有哪些细节值得深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待考?若将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书写比作基础性骨架,今天这份书单则力求丰满血肉,呈现一个更立体生动的历史现场,原来贴地飞行的历史书写真的可以比小说还精彩。
其中有从个体故事出发、以小见大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菜园简史》;也有研究对象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饥饿:一部现代史》;还有指出前人研究盲区、推翻经典历史论断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货币、食盐、税收的新证据》《文艺复兴》;更有摒弃西方中心立场,展现亚洲主体视角的《自行车、港口与缝纫机:西方基建与日常技术在亚洲的相遇》《骆驼与轮子》。
本期书单,希望学者们的匠心旨趣能带领你从历史的缝隙中发现全新的风景。
01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作者:苗子兮
本书从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两宋的千年壁画史中遴选14部墓葬壁画的杰出作品加以解读,呈现一部别具一格、色彩斑斓的中国历史。
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每幅画,是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它,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故事,还有大时代的起承转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读解的14部壁画作品中,近半数与华夏文明“边境”的族群有关,由此为突破时空、民族的界限,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互融互鉴提供了图像史的依据。
本书资料翔实、推论严谨,想象丰富、情感充沛,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在目前的中国历史读物中,本书以图叙史、见微知著的写作手法颇具特点。
02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作者:王笛
本书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馆为研究对象,力图以此为窗口,探求20世纪上半叶成都人的生活实态。作者采用微观历史的研究方法,从茶馆的休闲、社交、娱乐、经营、群体、组织、秩序等多个角度,切入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使读者得以真切感知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成都城市历史的脉动。全书以丰富的档案资料、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和细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极佳地达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社会史、城市史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也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03
《骆驼与轮子》
作者:[美]理查德·W.布利特
译者:于子 轩戴汭等
校者:罗新
传统观念一般把轮子看作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发明,而骆驼则是笨拙落后的运输形式。本书通过回顾骆驼从古至今的驯化和使用历史,层层深入、有理有据地挑战了这一出自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作者借鉴考古学、艺术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与骆驼饲养业相关的知识,同时运用大量图像证据,探讨了骆驼的使用对人类历史,尤其是中东和北非的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揭示了骆驼运输的社会、军事、经济、技术意义。本书具有开阔的世界史视野和鲜明的跨学科特色,曾荣获美国科技史协会颁发的“德克斯特奖”。
04
《风的历史》
作者:[法]阿兰·科班
译者:曲晓蕊
这是一本以风为研究对象,视角新颖奇特的历史小书。
风作为西方文学经常呈现的一个对象,常被当作歌颂自然的力量、活力的象征性符号,科班在本书中带领读者开启了一次从18世纪到今天对风的科学和文化探寻,通过广泛搜集了西方科学对风的研究成果,以及西方文学史、文化史围绕风的创作,描写了人类对风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从气象学到天文学,从战争到发电……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能量和灾难的同时,也不断改变和激发着人们对于自然的想象。
05
《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
作者:[美]埃里克·方纳
译者:杨钊
《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是当代著名史家埃里克·方纳的成名作之一,自出版以来就成为研究美国早期史的必读经典。作者深受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史以及美国“新劳工史”的影响,试图从潘恩的生平际遇和多本著作出发,将潘恩的思想话语(尤其是社会平等主义和改善经济的激情)与为美国独立而进行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对美国革命时期政治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深入探析,有力推动了学界对于潘恩形象及其时代的重新认识。本书采用“跨大西洋视角”来研究革命史,不仅精彩揭示了潘恩及其思想如何深刻影响革命时期的美国,而且细致考察了英法美三国对潘恩动态且多样的接受情况。
06
《菜园简史》
作者:[法]弗洛朗·凯利耶
译者:卫俊
本书展现了菜园从15世纪至今在欧洲作为人类农业的起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的非同寻常的作用和价值。
基于丰富的原始材料,本书刻画了西方社会中,菜园如何成为和承担了浪漫主义田园的象征,与局促阴暗的城堡相区分,代表一种自然诗性的生活方式。本书论述了菜园理想在城市的格局变化中产生的重要印象,从西方郊区城市普遍拥有花园和草坪,到菜园为城市边缘人提供工作和交流社区,就是菜园所代表的田园理想的现代延续。
07
《行者诡道:一个16世纪文人的双重世界》
作者:[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译者:周兵
1518年,葡萄牙海盗在地中海上抓捕了一位北非外交官,他叫哈桑·瓦桑,来自菲斯,正奉苏丹之命出使土耳其。这是海盗们头一次抓到身份如此显赫的穆斯林,如获至宝,将他敬献给教皇利奥十世。哈桑·瓦桑被关押在罗马圣天使堡。一年多后,他表示愿意改变自幼抱持的信仰,皈依基督教。教皇亲自施洗,并为他改名约安尼斯·利奥。改变信仰大概只是哈桑为获自由的权宜之计。在意大利生活九年之后,他销声匿迹,很可能伺机回到了他成长和热爱的北非伊斯兰世界。
滞留意大利期间,哈桑以基督教世界的欧洲读者为对象,撰写了一部《非洲寰宇地理志》,回忆和记录自己早年出使埃及、土耳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各地的见闻经历。这是中世纪欧洲的第一部非洲地理志,出版后风靡一时,甚至塑造了此后数百年间欧洲人对非洲和伊斯兰世界的认识。
08
《自行车、港口与缝纫机:西方基建与日常技术在亚洲的相遇》
作者:曹寅
基建作为改变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强大力量,已然成为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本书探讨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基建在亚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近代,西方殖民帝国和亚洲传统帝国,都在通过各种基建进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强化对国家的治理。本书以奥斯曼帝国、英属印度、英属锡兰、荷属东印度、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菲律宾等地区为个案,以这些地区的饮水工程、港口建设以及自行车、缝纫机、发动机、厨房的推广为线索,用生动的细节剖析了亚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展现了西方基建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巨大改变。
作者在本书中将基建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设备都置于同一视域之内,呈现了基建以及现代化对于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同时还阐明了基建不是单向地在改变亚洲,它们也被亚洲进行在地化的重新诠释、改造和利用,从而展现了亚洲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与主动性。
09
《饥饿:一部现代史》
作者:[美]詹姆斯·弗农
译者:沈凌
本书主要阐述了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40年代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在英帝国的范围内,饥饿含义的变迁以及治理饥饿的现代体系的形成。本书涉及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年代学、历史学、地理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用大量的历史材料和史实提供了研究现代饥饿史的新思路。
作者认为,英帝国在改变饥饿的含义和现代饥饿救济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一阶段的英国可以作为现代征服饥饿的典范。作者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讲述了人们理解饥饿和感受饥饿的显著变化史,追踪了现代人对饥饿的理解的三大转变(神圣观、道德观、社会观),梳理了现代营养史与饥饿史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对饥饿的理解的转变也促成了治理饥饿的方式的转变,随着各种新观点和新方案的涌现,产生了饥饿的权力观、政治观和消除饥饿的治国方略。随着治理饥饿的现代体系逐渐形成,英国人开始重新反思社会民主和福利国家政治。
10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货币、食盐、税收的新证据》
作者:[瑞士]傅汉思
译者:党宝海 马晓林 周思成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傅汉思就马可·波罗是否曾到过元代中国这一经久不衰的学术论争而撰写的新著作。作者一一回应了对于马可·波罗之书真实性的质疑,综合近年来学界马可·波罗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他自己在元代的纸币和贝币、西南地区的食盐生产和盐币、长芦和两淮的盐业及盐税、杭州及其辖区的税赋收入、元代行政地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坚实的证据得出结论: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
11
《文艺复兴》(第2版)
作者: [英]彼得·伯克
译者:张宏
文艺复兴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保有不朽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杰出之士,从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到但丁和蒙田,无不创作出了惊才绝艳的作品。这一“文化奇迹”究竟如何兴起,又如何走向消亡?
在本书中,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优美的文笔,对文艺复兴做了精彩介绍。他有力地挑战了布克哈特等人的传统观点,即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意大利,是自觉发生的,并且与所谓“黑暗中世纪”截然断裂。相反,他强调了中世纪传统的“延续”,强调了古典形式和价值对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地区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创造性适应过程。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