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富主编
甲骨文基础知识丛书
《课本里的汉字探秘》出版
一、基本信息
书名:课本里的汉字探秘
主编:李运富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二、项目背景
2019年11月2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总书记向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致贺信,高度评价了甲骨文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座谈会上指出,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贺信精神,进一步深化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2020年11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
语文出版社作为教育部直属出版社,全国唯一的语言文字类专业出版社,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贺信精神,促进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普及事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开发了《甲骨文基础知识丛书》。
三、丛书介绍
四、前 言
致同学们
汉字既是记录语言音义的符号,带有工具性;也是包含构造理据的符号,带有文化性。什么是构造理据呢?就是造字时为什么用这样的形体表达这样的音义。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既要清楚汉字在课文中所表达的音义, 也应该明白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在课文中所表示音义的关系。这就需要通过古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是至今发现能够识读的最早的古文字,主要见于殷商晚期,距今3600 多年。甲骨文之后,汉字历经两周金文、战国古文、秦汉篆隶、魏晋楷书,加上草书及繁简之变,才成了今天的样子。古文字是现代文字之源,古文字的构造蕴含着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如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适当利用古文字的材料和知识,会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汉字学习的兴趣,理解课文中汉字的表达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为此目的,我们编写了这套“甲骨文基础知识丛书”。
丛书的主旨是利用古文字资源辅助小学语文学习。对应统编语文教材(共12 册),每册从课文中选择若干可以利用古文字进行讲解的汉字,按所表达的意义范围大致归为“数理”“时空”“天地”“人类”“草木”“鸟兽”“艺术”“思想”“社会”等类别,便于同学们集中识字和相互关联。每类中的单个汉字讲解,一般包含“形义解说”“关联汉字”“文化链接”“阅读拓展”四方面的内容,根据各学段的接受能力,适度增减难度。
“形义解说”列举所讲解汉字在各时段有代表性的古文字字形,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并简要说明其构造理据和表达意图,解释字形与音义之间的关系。一般只说明该字的本义和常用义,以及在小学课文中出现的意义,不求全,不求深,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汉字的形体构造和变化都是有道理的。
“关联汉字”是跟该汉字相关的字。可能关联一个字,也可能关联几个字;被关联的字可能是课文中出现的,也可能见于课文之外;发生关联的依据可能是形体(如义符相同),可能是意义(如意义相关),也可能是声音(如声符相同或分化)。关联的目是让同学们感知汉字的系统性,并利用汉字的系统性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
“文化链接”是与该汉字相关的古代文化现象。汉字的构造、书写和使用都是发生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的,必然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适当链接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既能展现古代文化现象,丰富语文内涵;也能帮助同学们发散语文思维,涉猎更多、更广语文课本之外的东西,以体现“大语文”教育理念。
“阅读拓展”的目的也在于开阔眼界,突破语文课本的局限。所选内容不仅与所讲的汉字相关,而且范围在语文教材之外。具体而言,或者引用古代诗文进行阅读,或者讲述相关的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此检验和巩固语言文字知识,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此外,每个单元之后设有“甲骨文小百科”,介绍某个甲骨文知识或者甲骨文中某方面的字词内容,以增强同学们对汉字的源头——甲骨文的感知。
本丛书由语文出版社策划,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编写,得到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支持,是工程项目G2827“面向中小学生的古文字普及读物”的成果之一。参与具体编写的人员有张素凤、齐航福、暴希明、苗利娟、刘风华、章秀霞、李银等。感谢语文出版社编辑团队和郑州大学编写团队的精诚合作!
希望丛书能给同学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助益。
李运富
2021年9月
五、丛书目录
课本里的汉字探秘(上一)
李运富主编 苗利娟编著
著者简介
苗利娟,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与殷商史。在《中国语文》《考古与文物》《史学月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汉字中的生肖》,参与编纂《安阳博物馆藏甲骨》《甲骨春秋》等。
目 录
课本里的汉字探秘(上二)
李运富主编 章秀霞编著
著者简介
章秀霞,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与先秦史,讲授《古文字学概论》《古文字与先秦史》课程,合著有《花东子卜辞与殷礼研究》《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类纂》,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
目 录
课本里的汉字探秘(上三)
李运富主编 刘风华编著
著者简介
刘风华,郑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教师,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学研甲骨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殷墟村南系列甲骨卜辞的整理与研究”“殷墟卜辞词汇的分组类对比与甲骨分期断代校正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清华大学所藏甲骨的整理与研究”等,参加国家、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专著《殷墟村南系列甲骨卜辞整理与研究》、论文《村南系列甲骨中的同文卜辞》《殷墟小屯村南系列甲骨田猎卜辞的整理与研究》等获得省级奖励。
目 录
课本里的汉字探秘(上四)
李运富主编 李银编著
著者简介
李银,湖南省诗歌协会会员,衡阳市楹联家协会副秘书长。先后从事过教师、记者、编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字源学。
目 录
课本里的汉字探秘(上五)
李运富主编 齐航福编著
著者简介
齐航福,郑州大学特聘教授,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甲骨学研究,出版学术著作4部。先后在《中国语文》《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考古与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省部级、国家级项目7项。
目 录
课本里的汉字探秘(上六)
李运富主编 张素凤、王艺科编著
著者简介
张素凤,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博士。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燕赵文化英才工程”人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主要从事汉字理论与汉字史研究,以及汉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研。出版《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一本书读懂汉字》《汉字结构演变史》《汉字趣味图典》《字里中国》《古文字与语文教育》等。
转自:“墨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