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三大战争,铸造了强盛的拜占庭帝国…… ​

2022/9/19 9:56:05  阅读:503 发布者:

汪达尔战争(上)

西部帝国皇帝洪诺留在位期间(395-423),蛮族人占领了西罗马国土。我要讲一下这些蛮族人是什么人。他们是怎样占领西罗马帝国的。从古至今都存在着许多日耳曼民族,其中最大、最重要的民族有哥特人、汪达尔人、西哥特人和格庇德人。在古代他们被称为绍罗马泰人(Sauromatae)和梅兰齐赖尼人(Melanchlaeni),还有人称这些民族为盖塔人。尽管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他们在体貌特征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白色皮肤,浅色头发,个子很高,长相英俊。他们遵守同样的法律,信仰同一种宗教,即阿里乌派基督教,他们都讲哥特语。在我看来,他们都源于同一部族,后来依据不同部落首领的名字将他们区分开来。这些人以前生活在多瑙河上游,后来格庇德人占领了多瑙河两岸的辛吉敦纳姆(Singidunum)和锡尔米厄姆(Sirmium)附近地区,他们便在此定居直至今日。

而西哥特人在从哥特人中分离出来之后,先是与阿卡狄乌皇帝缔结联盟,后来(因为信仰不同)在阿拉里克(Alaric)领导下,与东、西罗马帝国为敌,把从色雷斯开始的所有欧洲都看成是敌人的领土。洪诺留皇帝本来一直住在罗马宫中,纵情享乐,从未想过战争,但当他听说蛮族大军已经到达陶兰提(Taulantii)时,便弃皇宫而走,逃往位于爱奥尼亚湾的坚固堡垒拉文纳。也有人说是他自己把蛮族人引来的,因为他的属下发动了一次起义,所以他招募蛮族人作为雇佣军镇压起义。但我不相信这种说法,至少从这个人的性格来判断,这是不可能的。蛮族人见没有军队阻止他们,就愈发猖狂起来,将占领的城市夷为平地,尤其是爱奥尼亚湾以南的城市都遭到摧毁,以至于在我生活的时代那里仍是一片废墟,只有残破的一个塔楼、一扇门或其他碰巧留下的东西。他们但凡遇见居民,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勿论,其结果导致直到现在意大利还人烟稀少。他们还抢夺了欧洲所有的钱财,当他们迁移到高卢去的时候,把罗马的公私财物全部都带走了。接下去,我讲一讲阿拉里克是怎样占领罗马的。

他先是围攻罗马很长时间,用武力和其他方法都不能占领该城,于是他制定了如下计划:从其军中未长出胡须的年轻人中选出300个出身良好又有勇气的战士,秘密指示他们装扮成奴隶混入罗马贵族家中,对主人表现出温顺和体贴,按照主人的吩咐做事。之后他指定某一天的中午,当所有的主人们都在饭后睡午觉时,他们便聚集到萨拉里安(Salarian)城门处,发动突然袭击杀死守卫,尽快打开城门。阿拉里克又派使者去见元老院成员,说他本人因元老们对皇帝的忠诚而非常尊敬他们,为了表示对他们勇敢和守信的敬仰,他希望能为每位元老提供一些家仆,他宣布这一决定后就派出化装成奴隶的士兵,然后在通知罗马人之后撤兵。元老们对阿拉里克的恭维感到非常高兴,也乐于接受他的礼物,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个阴谋。这些年轻人都温良顺从,取得了主人的信任。围城的蛮族军队陆续撤退。当指定日期来临时,阿拉里克率领大军在萨拉里安门外等候,碰巧这里也是他最初围城时扎营的地方。城中所有的蛮族年轻人都在这天(410824)的同一时间来到此处,杀死卫兵,打开大门,把阿拉里克及其军队放进城。他们点燃城门附近的房屋,其中也包括萨鲁斯特的房屋,他曾撰写过罗马人的历史,现在他的房子只剩下断壁残垣了。蛮族军队在劫掠全城杀掉大部分罗马人后撤离。据说洪诺留皇帝在拉文纳接到一个太监传来的消息,说罗马已经不存在了,便大喊道:“它是从我的手中被吃掉的!”因为他有一只大公鸡,名叫罗马。他的话是指,罗马城在阿拉里克手中毁掉了。皇帝获得解脱似的说:“我的伙计,我认为我的公鸡罗马也已经消失了。”看,这个皇帝是多么愚蠢啊!

另一种说法认为罗马城不是这样被阿拉里克占领的,而是一个出身于罗马元老显赫之家的女子普罗巴(Proba)因为见罗马城内已上演了人吃人的一幕,而河流港口也都已沦陷,她可怜罗马人所受的饥饿和肉体折磨,认为罗马人已经失去美好的希望了,便命令仆人在夜晚打开了城门。

当阿拉里克离开罗马城之前,他宣布让一个叫阿塔鲁斯(Attalus)的贵族作罗马人的皇帝,给他穿上紫衣,戴上皇冠以及其他皇帝所戴的佩饰,其目的是废黜洪诺留皇帝,把整个西部帝国的权力交给阿塔鲁斯。于是阿塔鲁斯和阿拉里克要分头率兵攻打拉文纳。但是这个阿塔鲁斯既无头脑,又不会用人,所以当阿拉里克不同意他的计划时,他还是派毫无兵权的统帅去了利比亚。这些事就是这样的。

此时不列颠诸岛也都反抗罗马人的统治,那里的士兵们选出身卑微的康斯坦提努斯(Constantinus)作国王(407)。他立即组建了一支舰队装载能征惯战的军队进攻西班牙和高卢,想要掳掠这些国家。洪诺留也招募了舰队、等着收拾利比亚的残局。他的计划是:如果阿塔鲁斯派来的军队被击败,他自己就要航行到利比亚,保有自己王国的一部分;如果形势与他的意愿相反,他就去投靠塞奥多西,因为阿卡狄乌很久以前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塞奥多西(408-450年在位)还是个孩子,掌握着东部帝国的权力。洪诺留急切地等待着未知的结果。这时,碰巧他交了好运,因为上帝习惯于偏爱那些既不聪明也无能力独立思考的人,如果他们不怀有恶意,那么当他们处于绝望之时,上帝就会帮助他们,这样的事就发生在这个皇帝的身上。他突然得到从利比亚传来的消息,说阿塔鲁斯的部队全军覆没,拜占庭方面派来大批的舰队和众多的士兵前来援助他们,这是他没料到的。阿拉里克因为与阿塔鲁斯发生了争吵,所以褫去其皇袍,将其软禁起来。后来阿拉里克病死,西哥特人军队在阿道夫斯(Adaulphus)的率领下向高卢进发(411),康斯坦提努斯在一场战役中惨败,他和他所有的儿子一起阵亡。然而,罗马人从未成功地夺回不列颠,这个地区从那时起直到现在都处于僭主的统治之下。哥特人在越过伊斯特河(多瑙河)后,先是占领了潘诺尼亚,后来,经过皇帝的允许,他们定居在色雷斯乡村。不久后,他们又征服了西罗马帝国。

本文选自《地中海战争史》第二章。感谢大象出版社提供该书资讯

波斯战争,汪达尔战争,哥特战争   

三大战争,昭示了查士丁尼一世的野心   

三大战争,显示了贝利撒留的智勇双全   

三大战争,铸造了强盛的拜占庭帝国  

 (点击链接购买)

地中海战争史作者:[东罗马]普罗科比定价:186.00译者:崔艳红大象出版社书号:9787571111472

大象出版社

服务教育,介绍新知,沟通中外,传承文化。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激昂振奋的战前动员,巧舌如簧的政治游说,细致逼真的战争场面,本书为读者谱写了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诗

本书语言流畅,描写战争场面细致入微,是目前普罗柯比的《战史》的中译本,内容丰富,可以从多方位满足读者的需求:文学爱好者可以从中研究古代罗马的雄辩术;军事爱好者可以从中研究古代战争的规律,战斗中双方排兵布阵的情况;历史爱好者可以从中研究拜占庭帝国的强盛时期的文化、军事、地理等情况:科技爱好者可以从中研究古代的攻城机械、城池的建筑技术等情况。  

战争在人类历史中占据了很大篇幅,古今中外,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此书在描述战争方面,可以说颇费心思:既有宏观的战斗场面,也有一对一的个人决斗,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内容简介】

《地中海战争史》记载了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对波斯人、汪达尔人和哥特人发动的三大战争,这些战争使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扩大到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东南部,从而成为帝国历史上国势强盛的时期。本书对战争场面的描述非常细致和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书比较全面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欧洲地中海世界和西亚的民族风土,使很多几乎湮没无闻的历史记忆重现在读者眼前。   

本书详细描写了拜占庭帝国的统帅贝利撒留的机智勇敢,富有谋略。三大战争的胜利,全都倚赖贝利撒留在战争中能够审时度势,在形势有利时,他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形势不利时,他率军撤退,保全实力,以利东山再起。贝利撒留对查士丁尼一世非常忠心,在他打下罗马后,哥特人劝他在罗马称王,他拒绝了。

【作者简介】

普罗柯比(Procopius,约公元500565年),是查士丁尼一世时代的修辞家和散文作家,是位才气横溢的文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战史》(即本书《地中海战争史》)《秘史》《建筑》。他是一位地方贵族子弟,接受了系统的贵族文化教育,通晓多种西亚语言,并擅长古典风格的写作。

【译者简介】

崔艳红,女,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审校注释】

陈志强,于1994年毕业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院,取得历史与考古学博士学位。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自2009年,当选为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拜占廷历史与文化、世界中古史、欧洲史、基督教史等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