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这部经典导读,激励着读者有勇气走进黑格尔的巨著《精神现象学》

2022/9/7 9:52:45  阅读:497 发布者:

著者:(英)罗伯特·斯特恩

译者:丁三东

定价:98.00

ISBN9787559849687

关于本书

本书是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作者斯特恩是黑格尔研究领域的专家,书中对《精神现象学》,尤其是黑格尔思想的辩证特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从客体、主体、理性、精神、宗教等多个角度深入黑格尔思想。除了《精神现象学》全书的导论式概览外,本书在每章结尾写有内容概览和延展阅读书目,并介绍了《精神现象学》的成书经历和接受史,等等。
本书逻辑流畅、语言扼要,以一种简明的方式扫去了笼罩在黑格尔该著上的雾霭,启迪和激励着读者有勇气走进黑格尔的这部巨著。

作者、译者简介

: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英国人,谢菲尔德大学哲学教授,毕业于剑桥大学,自1989年以来一直在谢菲尔德大学工作。出版有大量关于康德、黑格尔和先验论证作品,代表作有《黑格尔、康德与客体结构》(1990)和《黑格尔形而上学》(2009)等。

:丁三东,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实践哲学、生物学哲学和演化论的教学研究工作。

学者、读者推荐

这是一部清晰的、易懂的、哲学的导读,针对黑格尔经典著作《精神现象学》。斯特恩的解释与众不同,但通俗易懂,对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都很有用,这本书的确很受读者欢迎。

——Kenneth R.Westphal(东安格利亚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哲学教授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带我们突破险阻,几无逗留地一路走到开阔之境,最终让那些萦绕不去的困难得以聚焦和消解。

——Tim Themi (期刊COSMOS AND HISTORY

清晰简练的导读,对于理清《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脉络来说完全够用了,而且所谓导读不就是读完即扔然后开始“刚”原著吗?开头给出的全书结构表和每小节最后的概括很有助益。相比逻辑学,精神现象学是更可读也更易读的,当然它没有那么“纯粹”和“概念性”,但是其中蓬勃的激情、讽刺和批判,不如说恰恰就是实现了的概念。不是从概念中生发出世界,概念史、意识史同时就是世界史。

——Cohen(豆瓣网友)

斯特恩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指南。它不仅针对黑格尔的文本提供了清晰简明的评论和解读,还向读者介绍了一些传统的概念(例如黑格尔左派、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美国实用主义等)。……在进入黑格尔的迷宫之前,我相信我会再次查阅他的书。

——Leegoodreads读者)

斯特恩教授用了大约250页的篇幅,不仅解释了黑格尔这本奇特的杰作,并将其置于其写作时代的历史背景下,还将其与黑格尔之前和后来的作品联系起来。这并不一定会让阅读变得很容易,但那感觉就像,当你发现自己溺水时,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一个发光的浮标。

——Dr Johnson(亚马逊读者)

本书目录

序言和致谢

中译本序言

新版前言

导言

缩略语表

第一章 语境中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与他的时代

《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生平和作品中的位置

黑格尔的体系

《精神现象学》的任务

文本概览

“序言”和“导论”

内容概要

第二章 对象的辩证法

感性确定性

知觉

力与知性

向自我意识的过渡

内容概要

第三章 主体的辩证法

主人与奴隶

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幸的意识

内容概要

第四章 理性的辩证法

理性主义和理念主义

观察的理性

行动的理性

实践的理性

内容概要

第五章 精神的辩证法

真实的精神:伦理

自我异化的精神:教化

对其自身有确定性的精神:道德

内容概要

第六章 宗教的辩证法

自然宗教

艺术宗教

启示宗教

内容概要

第七章 哲学作为辩证法

绝对认知

内容概要

结论

第八章 《精神现象学》接受史

进一步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章节选读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译后记

| 丁三东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哲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也是最晦涩难解的文本之一。

两百多年来,对它的解读和评论层出不穷,进路各异,本书第八章已对此有所介绍。

斯特恩在本书中呈现了一种特别的解读进路。首先,尽管有研究者基于《精神现象学》的实际创作过程,把该著视为一部主题驳杂的不连贯作品,但斯特恩从方法论的角度把它解释为一部统一的作品

具体来说,斯特恩认为,尽管黑格尔在该著中讨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它们都植根于同一种日常思维的错误思考模式,它涉及对个别性和普遍性的一种简单、因而谬误的构想,以为普遍东西和个别东西是截然二分、非此即彼的。

因此,在斯特恩看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所展示的乃是,正是这个根本性的错误导致了我们在一系列问题上的迷思和困境

进而,斯特恩解释了黑格尔自己对《精神现象学》“梯子”的定位:只有我们遍历了上述错误思考模式所导致的种种困境之后,我们才会完全地准备好,放弃这种错误思考模式,转而采取思辨哲学的立场,进入“科学的”体系。

无疑,斯特恩的这个解释作为一种“解释”,异常简明有力,它对我们解读《精神现象学》中的具体话题也提供了非常深刻的启发。不过,它也面临一些疑难。

最主要地,斯特恩把贯穿《精神现象学》始终的批判性线索归结为对个别性和普遍性错误的二分构想,然而,个别性、普遍性(以及特殊性)概念在黑格尔《逻辑学》中是在第三部分“关于概念的学说”开头才正式出场的。
也就是说,斯特恩的解释进路所倚重的东西乃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局部性“真理”。

因此,即便我们通过斯特恩眼中黑格尔的“梯子”,克服了上述错误的二分构想,似乎这也不足以让我们顺利地走向黑格尔整个的“哲学体系”。

我们需要对黑格尔的这架“梯子”给出更具全局色彩的解释。

第二,斯特恩的解释进路赋予《精神现象学》的统一性在于,对为同一种错误的普遍性-特殊性二分法构想所支配的各种具体谬误和困境的分析

可是,这种统一性似乎太弱了。至少它不足以解释,《精神现象学》所讨论的诸意识形态为什么会呈现为实际那样的“进程”或“次序”?

黑格尔自己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就诸意识形态之进程的方式和必然性说了很多,例如:“非实在的意识所具有的诸形式的完整性将通过一种必然的进程和联系体现出来”;“目标就像进程的顺序一样,都是必然已经确定下来”;“但对认识而言,目标就像进程的次序一样,都是必然地确定的。”(Werke3, S.73-75,强调是我加的)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一个更好的《精神现象学》解释必须加以考虑和处理的。

但无论如何,斯特恩的这本评论都值得阅读,因为它以一种简明的方式扫去了笼罩在黑格尔该著上的雾霭,启迪和激励着读者自己有勇气走进黑格尔的这部巨著

本书的翻译始于2020 7 月。我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慧眼识珠,我多年前尚在求学的时候就读过斯特恩该著的第一版,深受启发。

所以,当梁鑫磊编辑和我联系译事时,我立刻就答应了。我也要感谢四川大学哲学系为我提供了便利的工作场所,使我能够专心译出本书初稿。

我还要感谢郭延超、彭晓涛、周凯等细致地阅读译文初稿,指出了其中的不少错漏。

我也期待读者对本书的译文多多批评。我在书中写下了几条较长的译者注,简单地表述了我对一些哲学关键术语的汉译理解,期待得到读者的反馈!我的邮箱是:springbottle@hotmail.com

丁三东 

20213

于长沙岳麓书院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