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骨相思知不知:《上海词钞》里的“上海爱情”
2022/7/29 11:27:20 阅读:159 发布者:
清代乾隆年间的上海嘉定,有一个叫王初桐的人。1776年应召试,列二等,“授四库馆誊录,历署新城、淄川、平阴、寿光、知县,宁海州同知”。致仕还乡后,应知县吴桓聘,编纂嘉庆《嘉定县志》二十四卷,又编纂《方泰志》三卷。其擅填词,有《杯湖欸乃》《选声集》等。这便是王初桐的一生。《上海词钞》收录其词作三百七十余首,却有三首颇为与众不同:《虞美人影》“中秋夜,山塘舟次对雨,缄怀六娘”、《忆真妃》“再别六娘之郡”、《西江月》“槎溪别六娘之郡”,每一首词里都出现了同一个女子“六娘”的身影,每一首词里都蘸满了欲见而不能、想见而不得的无尽相思。“六娘”是谁?王初桐的好友毛大瀛的《戏鸥居词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嘉定有六娘者,名湘萍,字采于,名家女也,归某生。某生狂荡无检,家产奁资,挥霍净尽,绐六娘至勾栏迫之。六娘涕泗交横,号恸欲绝,假母以计污焉,遂堕入娼家。后居槎水上,卖珠补屋,种竹浇花,幽窗曲几之下,熏炉茗盌间,静若书生。悦吾友王君竹所之才思,委身而不得,作小影以贻之。图中用‘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两句补景。竹所署以‘绝代佳人’四字,携入都门。”“王君竹所”即指王初桐。两百多年后的我们无法得知六娘之“委身而不得”究竟因何,只能在王初桐的歌声里,偶然窥见他内心深处隐秘的痛苦与挣扎。“横塘路。扁舟暮、怕看山。半似伊家螺黛、半烟鬟”,独坐薄舟上,却连远山都不敢看一眼,只为一眼便会忆起故人眉黛。“销魂无奈别离何。不是不曾真个”,“橹声咿轧满烟波。一夜拥衾愁坐”,明明满腔真情,却不得不在桨声烟波里,独拥薄衾忍待天明,唯“空忆旧家眉妩。分付夜潮流去,直到销魂浦”,除了往昔旧忆,其他的早已付水流去。王初桐另有一首《角招》,词序中说到“淮安程允元,幼聘平谷刘登庸女”,但因世事流变,两人离散五十余年而不相闻,后“密知消息,互以庚帖为验”,“合巹于堂。花烛之下,皆白发萧萧矣”。王初桐感怀于此,遂为此歌。只是“重圆镜约。红笺证了,早有填河鹊”,“三生梦觉。也不恨、从前离索”,于他和他的六娘,终究是不能了。
本书收录宋代至清代上海籍词人约六百余家一万八千余首词作。全书以词人时代前后为次,时代不详者,殿以某代之末。所收之词,以别集为准。无别集者,录以总集。别集、总集有不同版本者,择善而从,他本为校勘之资。全书以人立词。先词人名,次小传,次词。词末注其文献出处。全书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且多有新的发现,不仅是上海地区的第一部郡邑词总集,也集中呈现了千年以来上海的词史演进。本书尤有价值者,在于以《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等断代词总集中的上海籍词人之作为基础,充分利用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所藏稿本、抄本、稀见刻本,对已出断代词总集补遗、纠错,或补人,或补词,或正其缺失,历时近二十年完成,内容经过多篇学位论文的检验,先后有数篇学位论文以书稿中的内容为题,如《姚椿词研究》《康熙时期上海词研究》《清代雍乾时期上海词研究》《清代上海女词人研究》等,诚有益于学术研究。
《上海词钞》
彭国忠 倪春军 徐丽丽 编
定价:998.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1.11
转自:初见好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