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宋代建盏艺术研究》
2022/7/26 10:36:47 阅读:352 发布者:
赤日炎炎似火烧,高温难耐心内焦。
雪糕刨冰酸梅汤,唯有品茶最降躁。
人们抵御夏季闷热天气的办法不仅是吹吹空调,必须还要配上一些冷食、冷饮才能达到效果,但现在大家更注重养生,往往也会选择一些传统的方法消暑降温,例如饮茶这种穿越千年的解暑形式,至今仍不过时。开门七件事就有茶,它不仅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其本身也有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盛夏时节饮一盏清茶,味品其清甘,心生悠然,凝神静气。
茶
茶文化之起源
流传已久 积淀深厚
据《神农食经》中描述“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代指“茶”,也就是说茶源于神农时期,而“茶圣”陆羽也将此事记录在他的《茶经》中。但关于茶文化起源却各有其说,这仅仅是其中一个版本。由此可见茶文化在我国流传之久,积淀之深。
茶文化鼎盛于宋代
虽然对于茶文化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被大家公认的,那就是无论追溯茶文化源于何时、兴于何代,而最鼎盛的时期当属宋代。承接了前唐的繁荣,大宋并末放缓发展的速度,尤其是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甚为迅猛。因此宋人便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其中以饮茶之风最为普遍。
在宋代上至宫廷显贵,中至文豪绅商,下至市井百姓都对茶有相当的依赖,宋人的饮茶方式与六朝时期的煮法、隋唐时期的煎法、明清时期的泡法都不相同,他们更偏好点茶。这种方式对茶汤的要求也颇高,既观汤色又鉴汤花,还要闻汤气,如此繁复的饮茶方式,宋人却玩得不亦乐乎,还为此举起了个雅号叫“斗茶”。
盏
上乘茶具:建盏
建盏之制造、种类及其魅力
已将风雅融入日常的宋人,在饮茶方面追求品质与艺术也是顺理成章,自然是好茶当配美具,在众多茶具中当属建盏最受推崇。建盏因产于建阳的建窑而得名。建盏是以建阳当地含铁量较高的红壤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碎土、淘洗、揉泥、拉坯、塑形、上釉等多道工序,通过窑炉烧制而成的。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都曾对建盏有过赞叹。
建盏的釉色大体上可分为兔毫釉、乌金釉、曜变釉、龟裂纹釉、彩虹釉、鹧鸪斑釉、虎皮斑釉、油滴釉、杂色釉等。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茶盏应以色泽黑青、有兔毫纹且毫纹似玉者为最上品,因为它的釉色能呈现出茶汤的最佳效果。蔡襄也在《茶录》中提道,浅白色的茶汤最适宜使用釉色黑的建盏。因其坯体微厚,盛入热茶不易变冷,保温效果好,同时建盏器型精美,各种釉色与不同茶汤相结合呈现出的色泽甚是美妙,很适合点茶、斗茶。
由于建盏会根据窑炉内温度的变化产生出不同成色的纹理,而这种纹理则是无法进行人为把控的。因此建盏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点,这也是建盏的魅力所在。
宋代茶盏 艺术研究
一本书可以让你领略建盏的发展历史和鼎盛时期的艺术面貌。
随着茶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不仅注重茶叶的品质,对茶器的热衷与追求也尤为强烈。建盏作为茶器的代表之一,呈现的不只是美轮美奂的精湛工艺,更承载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大多数玩建盏的人,其认知仅停留在能吃茶、能收藏、好看且很文艺这种较为肤浅的层面。因此,既玩之,则知之,了解相关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中国造物智慧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一直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同和喜爱,而中国的陶瓷史,也是从新石器时代抔土为器、浴火为陶开始,逐渐在中国先民的手中承传延续、薪火相传。宋代瓷器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陶瓷科学技术史上“第五个里程碑”。建窑的黑釉瓷器,尤其是建盏,其中的曜变、兔毫、油滴、玳瑁等多样性工艺和釉料的运用创造,无疑丰富了宋代瓷器的种类,对于釉彩工艺和材料学的探究贡献非凡,也为后世中国陶瓷釉料的改进和创制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作者简介
周亚东,1968年生于江苏射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漆艺方向,获硕士学位。2011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方向,获博士学位。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理事。主持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项目、中国出版集团“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中国设计全集·武备篇》,负责主编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持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宋代传统器具造物思想与设计文化研究》。
转自:初见好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