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 苏霍姆林斯基:认识性体力劳动是进行热爱劳动教育的另一种手段
2022/7/21 9:19:45 阅读:313 发布者:
儿童的体力劳动始于教学的最初阶段。开始时,在这种劳动中占优势的是认识的目的,即摸索大自然的规律性,认识劳动的创造性,学习各种技能和技巧。这种目的把认识性劳动和生产劳动区别开来,后者首要的任务是创造物质财富。认识性体力劳动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称为实验性或研究性劳动。
在任何一种耗费体力的生产劳动中都可以看到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就是弄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由于劳动者表现出个人的爱好、才干、责任感和技能,这个方面可以称之为劳动的个性方面。其二,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这是劳动的社会性方面。
生产劳动的这两个方面既密切相关,又各有特点。一个人进行劳动,为的是给自己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如食物、衣服,等等。但是,自从人在社会发展初期开始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他就在劳动过程中找到了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源泉,因为劳动活动一开始便产生了人的精神生活。虽然劳动带来的物质成果是激发人投入劳动的最重要的内在原因,但是,他之所以爱劳动并不仅仅是因为劳动使他获得食物。甚至在有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中,在被迫进行劳动的条件下,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会在劳动过程中,在运用技艺的实践中获得满足。这一方面在苏维埃人的劳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对于某项工作的行家来说,他通过哪一种劳动掌握生存的手段,这点并不是无足轻重的。他喜欢的不是“笼统的”劳动,而是自己的专业。他熟练地掌握专业,尽力把自己的头脑和双手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这一过程中,他在道德上感到了深深的满足。在我们的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选择劳动种类时不是局限于物质利益,而是着重于兴趣和责任感。这一点之所以得以付诸实现,就是由于社会主义消除了劳动的个性方面和社会性方面之间的对立。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的个性方面和社会性方面的完满结合对于引导青年做好选择职业的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结合使人们有充分的可能去考虑发展、巩固和激励受教育者的个人兴趣和才干。
只要劳动教育得法,孩子们从到校的最初几天起,就会被吸引到目的在于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中来。他们由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的高尚目的而热情高涨。不过,儿童在逐步理解劳动的社会意义的同时,还应当把握劳动的另一个十分明显、与他们关系十分密切的方面——深入探索自然规律,获得实践的技能和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在长时间的劳动活动中,在道德上感到很大的满足,不仅是因为他们理解劳动的社会价值,而且是因为他们完成了具体的劳动任务。如果一个学生已经上了三年级,对技术产生了兴趣,却对栽种作物漠不关心;而另一个学生尽管被吸引参加改造自然和在园地上劳动,却没有注意到车间、工具和模型,那么,这并不意味着这时他俩真正理解了某种劳动的社会意义。
阐述这种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对具体劳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应当建立在最初产生兴趣和对具体劳动过程心驰神往的基础之上。
只有在那种条件下,即通过劳动创造出在儿童看来具有决定性社会意义的物质财富时(在集体生活中、游戏中和独立活动中),才能逐渐形成获取技能和技巧、了解自然规律的强烈愿望。例如,唤起儿童投入需要很大耐心、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制造发动机)的,首先是这样一个念头:他们正在制造的样机将用于玩具发电机站。虽然认识性体力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价值有限,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劳动,就会导致脱离生活,就会依赖经验对科学基础学科做出简单的图解。
从事认识性劳动——这是与学生的体力、年龄特点和兴趣相适应的劳动教育的决定性阶段。在学生的体力和能力不允许他们把生产物质财富作为主要目的之前,应当在劳动活动中把进行试验和探讨作为首要的目的。在劳动教育的第一阶段,物质基础应当尽可能地使试验性和研究性的活动接近于现实的劳动条件,以便顺利实现从单纯的认识性劳动向生产劳动的过渡。
认识性体力劳动的重要教育意义在于:脑力劳动——思维和创造发明——在这类劳动中居于首要地位,而双手的劳动好像具有从属的性质。特别是在向生产劳动过渡时,在认识性劳动中,思维活动仍然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越明显,劳动所带来的道德满足感便越发强烈。
学生从事的认识性体力劳动,同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构成教学科目内容本身的各种技能和技巧(一至四年级的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车间和教学实验园地的劳动等);另一类是与系统学习基础科学知识密切相关,学生怀着浓厚兴趣参加的某些课外活动小组的劳动。
文章节选自《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转自:中国教科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