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基础知识——ISBN是什么?
2025/4/2 16:26:17 阅读:178 发布者:
您是否知道,90%的自费作者因选错书号导致作品滞销?作为图书的“国际身份证”,ISBN不仅是13位数字,更是作品进入主流渠道的通行证。许多作者陷入“丛书号可单卖”“电子书号无价值”等认知误区,最终让心血之作沦为仓库积压品。本文深度解析:
✅ ISBN编码奥秘:国家代码/出版社标识的隐藏价值。
✅ 书号选择雷区:单书号/丛书号/电子书号的核心差异。
✅ 防骗指南:3招识别虚假书号,避开数万元损失。
一、ISBN:书籍的全球通行证 ISBN(国际标准书号)是图书合法身份的象征,如同公民身份证号一般,由13位数字组成唯一编码体系。对于自费出版作者而言,获得ISBN意味着:
1官方认证:国家新闻出版署可查的合法出版物凭证
2流通资格:实体书店/电商平台上架的必要条件
3版权保障:作品著作权登记的重要依据。
二、ISBN结构解码(示例:978-7-5000-1234-5)
• 前缀码:978代表图书商品类别
• 国家代码:7为中国大陆专属
• 出版社代码:5000对应具体出版机构
• 书名代码:1234为出版物唯一标识
• 校验码:5为防伪验证位
三、自费出版选号指南
▍单书号:独立发行特权(费用4-8万) • 可单独定价销售 • 适用职称评审/馆藏收录 • 出版周期4-6个月
▍丛书号:系列作品经济方案(费用1.5-3万/册) • 需成套统一定价 • 适合文集/系列作品 • 出版周期延长风险
▍电子书号:数字优先新选择(费用2-3.5万) • 需配光盘联合发行 • 审批周期缩短至3个月 • 纸质版可同步印刷
四、ISBN申请避坑指南
⚠警惕"虚假书号":核查新闻出版署备案信息
⚠拒绝"书号倒卖":直接对接出版社或正规代理
⚠规避"类型错配":学术专著慎用丛书号
五、ISBN申请全流程解析
选题预审(15-20日):内容合规性筛查
三审三校(60-90日):编校质量三重保障
CIP备案(30日):图书馆入藏数据登记
书号核发(15日):ISBN/CIP双号下发
印刷监制(30日):版权页规范印制
转自北京金熙腾达图书出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